12 端午节 教案—湘美版 美术三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端午节 教案—湘美版 美术三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2-14 10: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端午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屈原其人其事、端午节的来由与相关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了解端午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掌握龙舟及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将赛龙舟场面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感受赛龙舟时团结协作、坚持不懈、勇夺第一的精神,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享受创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菱角”香包的折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彩纸装饰香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纸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感受
1、谈话: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它的来历吗?有什么习俗?
2、欣赏各种端午节气的庆祝物件,如:粽子、香包、艾叶、菖蒲、龙舟等。
二、方法学习
1、展示纸折香包实物,请你仔细观察:
①纸折香包有几个面? ②还有哪些小配件?
2、请学生上台拆香包:
①拆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纸条,尾端为三角形)
②纸条上装饰的图案有什么特点?
3、教师示范折剪纸香包
①剪掉尾端三角形,将靠近尾端的六个小三角形进行装饰后,沿折叠线朝箭头方向折叠,包折成六面体。
②将香料放入小三角锥里,继续朝箭头方向折叠。
③将尾端三角形插入口内,折叠成香包。
④装饰完成。
三、自主表现
1、作业要求:课本P37页学习活动一,了解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尝试用卡纸折叠一两个纸香包,做到棱角分明。
2、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欣赏评价
五、知识延伸:香包因地域不同,工艺也各具特色,有缝制、刺绣、包扎等。
第二课时
一、欣赏感知龙舟文化
1、听划龙舟的录音或观看赛龙舟视频。
提问:①知道这是在举行什么活动吗? ②划龙舟这一项活动是怎么来的? ③你们有没有见过划龙舟? 当时的场面是怎样的?
2、小结,板书课题。
二、学画龙舟 展示龙舟图片,观察思考:
1、一艘龙舟有哪几个主要的部分组成?
还有哪些小配件?
2、看了这条龙舟,你觉得最难画的是哪个部分?龙舟以什么为元素设计的?
3、龙是什么模样的?出示课件。
学会了画龙,画龙舟头就很容易了。
4、教师示范画龙头。
三、学画人物
1、仔细观察龙舟上的人物都在干什么?比赛时他们是如何分工的?(他们缺一不可)
2、尝试画一画:用线描的方式画一个你喜欢的人物动作。
3、教师示范并小结。
四、构图指导
1、龙舟上的人物,拼摆游戏:找一找这些运动员在龙舟上的合适的位置,并把他们摆上去。
2、画面整体构图。
五、尝试创作
作业要求:课本P39页学习活动一,感受划龙舟热闹激烈的场景,并将它画出来,注意人物动态的刻画和场景的渲染。
教学板书
端午节
历史
方法
教学反思
本周我执教了《端午节》公开课,在本课教学中我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
教师要做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
《中国诗词大会》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节目,教师创设线索答题环节,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描述再一次了解屈原的地位。通过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2.走进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通过提问交流法让学生说一说对屈原的了解,抒发情感,教师适时播放沙画作品——《端午节》,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习俗。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学习。
3.揭示课题
通过跟学生的交流,自然的引出本课课题《端午节》及端午香包这一教学内容。
4.小组探究
教师将学生分成6组,请小组成员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依次探究并书写小组成员交流后的答案。通过学生观察分析香包实物,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端午香包的图案特点,拆开后的香包的形状和香包的配件,尝试香包的折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端午香包象征着屈原的品德节操将馨香溢世,流芳千古的深刻内涵。
5.教师示范
为了帮助在自学中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师生互动,进行直观的演示,对知识点进行巩固,这一环节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问题。
6.学生创作
宋代诗人陆游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在这一环节中,我创设了“共度端午”的教学情境,邀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香包,设计符合主题的香包图案。引导学生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7.“共渡端午”展示评价
小组成员将自己设计制作的端午香包挂在展示板上,根据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认识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8拓展延伸
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很多艺术家都以屈原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画作品《屈原泽畔行吟图》,走进屈原的灵魂深处,感受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屈原的爱国、为民、求真、向善的精神,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以上环节,我引领学生完成了本课教学。
不足之处,本课学生的难点在于理解传统文化,和粽子的制作方法,在教学中,由于时间关系,还不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同学,是本节课总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