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18:0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语文园地二 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利用减一减、加一加的方法认识“宾、吉”等12个生字。 3.与同学交流近几十年新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4.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4.积累《江畔独步寻花》,理解诗句。
学习 重难点 1.学会运用近几十年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
学情分析 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旧词新意”,在教学这里时我们需要学生提前查找或者老师帮忙查找这些词语变化前后的具体形象,进一步让学生想象是可以实现的,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梳理、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教学辅助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遇到不懂的问题,该怎样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回顾,梳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回顾本单元内容;
单元主题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单元课文回顾:我们跟随着科学家的脚步,想象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感受了纳米技术的神奇;见证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
3.回顾单元学习,围绕语言要素的落实,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单元阅读要素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课文 阅 读 要 素 提出问题
《琥珀》 “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联系上下文试着解决” “松脂球为什么会变成化石?”
《飞向蓝天的恐龙》 “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并试着通过查资料、联系课文内容来解决。 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提出“与同学交流”的解决方法; 我们身边还有什么是纳米技术?
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1.生联系本单元课文,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2.示例:
①姗姗:学习《琥珀》一文时,看了课题,我的脑海里立刻产生了一个疑问:什么是琥珀?于是,我上网查找资料找到了答案。原来,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
②林林:我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我会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找到答案。如: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通过阅读全文,我知道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身体发生变异,逐步演变成鸟类。
③小刚: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我会请教老师。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这句话太难理解了,于是我问了老师才明白了它的意思。
④文文:学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时,看了课题,我产生了疑问: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技术?“身边”表现在哪些地方?面对这些问题,我通过联系上下文,从文中寻找到了答案。
总结用到方法。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请教别人后知道的。
自己认真思考。
补充,你还有什么方法:
预设:多思考,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与同学讨论……
三、延伸拓展,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1.读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尝试用学过的办法解决?
他们的传统观念,病不是风生,就是火起,不是火起,就是水涌上来的,而不知冥冥之中还有我在把持活动。
因为冥冥之中,他们看不见我,所以又疑云疑雨地叫道:“有鬼,有鬼!有狐精,有妖怪!”
其实,哪里来的这些魔物,他们所指的,就是指我,而我却不是鬼,也不是狐精,也不是妖怪。我是真真正正、活活现现、明明白白的一种生物,一种最小最小的生物。
既是生物,为什么和人类结下这样深的大仇,天天害人生病,时时暗杀人命呢?
——《灰尘的旅行》
提出问题:猜猜“我”是什么?为什么会害人生病?
运用方法——通过阅读《灰尘的旅行》我知道,“我”是指细菌。
学习任务二:识字加油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字旧字的对比,发现汉字的规律,帮助学生了解生字的字义,增强学生的辨识能力,学习区分形近字,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出示词语表
1.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
滨—宾(bīn)(宾馆) 洁—吉(jí)(吉利) 减—咸(xián)(咸菜)
挑—兆(zhào)(预兆) 挺—廷(tínɡ)(宫廷) 预—予(yǔ)(赠予)
第二组;
中—肿(肿胀) 介—阶(台阶) 止—趾(脚趾)
凡—巩(巩固) 正—政(政府) 刘—浏(浏览)
学生说我的发现:
第一组:熟字去偏旁,变成生字。
第二组:熟字加偏旁,变成生字。
识记生字:
xián zhào tíng yǔ zhǐ liú
宾 吉 咸 兆 廷 予 肿 阶 趾 巩 政 浏
结合偏旁部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肿胀——肌肉或皮肤等组织因发炎、充血或瘀血而使体积变大的现象。
宫廷——帝王的住所。 泛指房屋。以喻范围。
学习任务三:词句段运用
【设计意图:学习新出现的词语,了解词语新的意思,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了解词语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生活需要而增加、变化。学习作比较的表达方式,更容易明白事物的特点,学习运用增强学生的说明能力。】
一、读词语
1.理解哪些是新出现的词语,哪些是原有含义的词语富有了新的意义。
云技术 多媒体 克隆 互联网
窗口 桌面 潜水 文件夹
第一组词语是近几十年出现的;第二组词语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含义。
二、理解词语:
师引导: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与同桌互相交流。
老师结合图例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随着科技发展新出现的词汇以及一些词语新的意义。
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克隆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
“潜水”的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
窗口——比喻同外界相互往来联系的单位、部门或地区。
学习运用:
学生举例: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说话;全班交流。
示例1:老师上课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我们觉得非常有趣。
示例2:我将旅行时拍的照片,设置成我的手机桌面背景。
还有哪些新词:团购 轻轨 低碳 博客 磁悬浮 场所码 内卷
熟词新义:冲浪 主页 灌水 包装 锦鲤 冒泡 打酱油 粉丝
二、学写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出示句子: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
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
3.小组交流:这些句子加点的部分有什么作用?
4.师小结:加点的部分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5.仿写句子。
①师引导:你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照样子写一个事物吗?
②生练写句子。
③交流展示。
课件出示:
已发掘的3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
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狗的嗅觉十分灵敏,有研究表明普通犬类的嗅觉大约是人类的40倍以上。
学习任务四:积累古诗,感受古诗大意。
【设计意图:拓展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补充杜甫其他《江畔独步寻花》的诗,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体会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1.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纠正字音:
懒(lǎn) 倚( yǐ )簇( cù )
4.读准节奏。课件出示: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二、读古诗,理解诗句;
1.提出你想了解的问题,小组交流。
2.参照【注释】
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散步。
塔:墓地。
懒困:疲倦困怠
簇:一丛。
开无主:自由自在地开。
可爱深红爱浅红:深红的桃花像火,浅红的桃花似霞,绚烂绮丽。
3.理解大意:
学生借助插图和词语意思,说诗句意思。
师引导:
黄师塔前——交代地点。
春光——点明时间是春天。
译文: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4.感受诗情。
师:当你在春风中懒困之时,看到这一簇簇的桃花,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体会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的快乐心情。
三、拓展阅读:
1.师引导拓展阅读:
杜甫当年以《江畔独步寻花》为题一共写了七首诗,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自由阅读另外六首。
.课件出示:
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其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其七 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加(减)偏旁识字
作比较说明事物
积累古诗
【教学小结】
语文园地由“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部分内容组成。本次语文园地教学,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养成自主提问解决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运用减一减、加一加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识字能力,并积累一些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学习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日积月累”,通过朗读、引导引导学生提出不懂问题,然后结合插图,注释,想象画面等方法,让他们去体会、去感悟作者情感。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