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常规及队列队形
课的构思与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动作技能学习规律,逐层递进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技术动作。为了避免队列队形学习的枯燥,防止学生走神,增加学习效果,教学中大量运用师生的互动,师生轮换领呼领做,使学生始终跟随教师的教学进程开展学习。教学过程坚持集中学、练,并随时提示提示学生相互的配合,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从教材性质出发,把注意力强的队列队形变化安排在课的一开始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把以游戏形式、趣味性较强的跑跳练习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二列横变四列横队在队形变化中占有重要的的位置,也是学生集体活动中表现班级整体形象的能力之一,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注意力、集体主义精神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1、小学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2、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三年级这个班的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乐学,爱好运动,而且大部分学生运动能力较强。
四、单元教学设计
课次 教学内容 备注
1 《体育课堂常规学习》
2 《课堂常规及队列队形变化》
3 《课堂常规及队列队形变化复习》
五、教学步骤(教学过程)
1.身心动员:课堂常规--慢跑—徒手操。
2.技能学习:队列队形基本技术(第一课时:稍息、立正、报数、集合、解散、蹲下、起立原地转法,队列队形变换(1变2,2变4、1路变2路)
3.体能发展:高抬腿,纵跳,深蹲。
4.身心放松:做放松操--师生评价--安排收放器材。
本课点评
教学目标明确、全面、具体;教学环节紧凑,由易到难,层次清楚,层层递进,引入过渡自然流畅;授课过程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教态亲切,举止自然;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的能力强,能积极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课堂常规及队列队形
年 级:水平二三年级 人 数:50人 执教教师:× × ×
内容 1.队列队形 2.游戏 模块 课次 第一节课
学 习 目 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队形变化的口令及要领,理解短跑、跳跃的动作概念以及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 A、学会接力跑,力争有9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 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 B、通过游戏,练习跳跃以及短跑技术与速度 ;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重点 队形变化时的要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难点 队形变化后的秩序。
教学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身 心 动 员 9分 一、开课常规 1.宣布本课内容和达成目标 2.安排见习生 二、游戏:喊数字抱团 三、热身操 1分 2分 3 分 一、集合站队要求令行禁止,动作整齐,精神饱满 游戏方法:四列横队,学生之间半臂距离,听老师口令做反向转动,做错同学表演一个小节目。 三、常规徒手操
技 能 学 习 20分 一、队列队形:稍息、立正、报数、集合、解散、蹲下、起立、原地转法、队列队形变化 二、学生展示,教师讲解纠正动作方法的要点 三、集体练习 四、分组进行竞赛练习 10分 10分 一、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认真观察,突出动作要领 二、讲解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三、学生整体、分组练习根据学生接受情况不同重点指导、鼓励
游 戏 6分 女生:丢手绢 二、男生:机器人开大炮 6分 学生做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轮换角色,继续做游戏 教师总结学生游戏情况与结果
身 心 放 松 5分 一、做放松操,调整身心 二、讲评本课学习情况 三、收拾器材,师生互礼再见 3分2*8拍 1分 一、练习时强调身体放松,听教师口令按节拍放松 二、表扬积极练习,掌握技术较好的同学,指出需改进的共性问题 三、值日小组负责收拾器材
场地 器材 操场一块 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约135次/分 练习密度:40——45%
安全 措施 1.学生着装符合体育课常规要求,不佩戴饰品 2.充分做好热身活动,身体舒张开 3.保证练习场地平坦,没有杂物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