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中考真题篇(精编解析) 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7.2 弹力---中考真题篇(精编解析) 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3-16 21:32:12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弹力---中考真题篇(答案)
1. 【答案】2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明确其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线相垂直.由图知:弹簧测力计上1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此时指针指在“2”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故答案为:2.
2. 【答案】=;=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二力平衡的知识和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用大小均为F的拉力作用在弹簧秤的右端,弹簧测力计受到了一对平衡力,无论弹簧的左端情况怎样,弹簧受的是平衡力,它两端的拉力总相等.且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三个弹簧的伸长量相同. 故答案为:=;=.
3. 【答案】2.5;0
【解析】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指针所指示的刻度来读数;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据此求合力大小.
(1)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是5N,则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1N,该物体的重为2.5N; (2)弹簧测力计受到向上、向下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受到的合力为0. 故答案为:2.5;0.
4. 【答案】B
【解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
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乙=L丁<L甲=L丙;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 【答案】C
【解析】只有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由二力平衡以及相互作用规律,可准确得到物体重力的大小.
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即弹簧秤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弹簧秤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才是准确的.所以,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故选C.
6. 【答案】C
【解析】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各加6N的拉力,虽然弹簧测力计是静止不动的,但弹簧在6N的拉力作用下是被拉长了,故示数不可能为零.因为弹簧是在6N的拉力下被拉长的,故示数为6N. 故选C.
7. 【答案】C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弹簧相连的挂钩受到的力的大小;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再提着挂钩时,挂钩受到的力应该是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和.
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拉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5.0N. 故选C.
8. 【答案】(1)正;(2)0.5;(3)0~9N
【解析】(1)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是原长,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即为弹簧伸长的长度,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分析它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2)根据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由此计算出弹簧伸长的长度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该实验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1N,弹簧伸长0.5cm,说明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10N时,弹簧的长度应为8.5cm,而表格中是9cm,说明此时超出了弹性限度,因此该弹簧测力计的范围是0~9N. 故答案为:(1)正;(2)0.5;(3)0~9N.
9. 【答案】探究一:F=kx;探究二:弹簧的粗细有关;弹簧越容易拉伸;探究三:大.
【解析】根据弹簧的伸长量x与拉力F成正比关系,则x与F的比值是常数,设比例系数为k,便可得出F、k、x间的关系式;正比例函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反映了比例系数k的值;若力相同,伸长量越大,力和伸长量的比值即比例系数k越小,说明弹簧越容易被拉长;根据(2)的分析,橡皮筋难拉伸,说明k值变大.
(1)因为弹簧的伸长量x与拉力F成正比关系,若设比例系数为k,则F/X=k,即F=kx; 则F与x的图象应为过原点的直线: (2)根据F=kx,拉力均为2N,即F相等,甲的伸长量是乙的二倍,说明k甲0.5 k乙;由题意知,绕制甲弹簧的钢丝更细更柔软,说明比例系数k与钢丝的粗细有关,k值小则弹簧更容易被拉伸; (3)将几根橡皮筋并排使用,更难拉伸,说明整体的k要比一根橡皮筋的k大. 故答案为: 探究一:F=kx; 探究二:弹簧的粗细有关;弹簧越容易拉伸; 探究三:大.
10. 【答案】(1)0.5;(2)见下图; (3)1.75N;(4)正比.
【解析】根据G=mg可求得弹簧受到的拉力;横坐标表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长度,用数学上的描点法可以画出弹簧长度L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象;该实验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然后可求得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1)弹簧受到的拉力G=mg=0.05kg×10N/kg=0.5N. (2)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 (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所以当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1.75N; (4)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定限度内,各点的位置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因此由此实验可得: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0.5; (2)见下图; (3)1.75N;(4)正比.
第二节 弹力---中考真题篇(精编解析)
1. (2013?北京)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 (2012?杭州)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l;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 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则Xl、X2、X3的大小关系是:Xl X2,X2 X3.
3. (2013?贵港)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物体A处于静止,则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 N,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合力为 N.
4. (2013?绵阳)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
5. (2011?安徽)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6. (2013?常德)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6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7. (2011?苏州)某同学在用已校零的弹簧秤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5.0牛,则该物体的重力 (  )
A.一定等于5.0牛 B.一定大于5.0牛
C.一定小于5.0牛 D.一定不小于5.0牛
8. (2010?呼和浩特)小刚同学做“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的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拉力大小/N
0
4
5
6
9
10
11
12
弹簧全长/cm
3.5
5.5
6
6.5
8
9
10.5
14
(1)经分析数据得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 比(填写“正”或“反”);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每增加1N的力弹簧应伸长 cm. (3)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
9. (2013?朝阳)小明是一位爱刨根问底的孩子,他和他几个同学在物理实验室里.想对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一探究境.
探究一:测力计面板上的刻度为何是均匀的,他们打开测力计的外壳,发现内部结构如图丙,探究结果:弹簧的伸长量x与拉力F成正比关系,若设比例系数为k则F、k、x间的关系式可写
为: ,并在丁图中用图象表示这种关系. 探究二:察看不同的测力计,如图甲与乙同样2N的拉力,甲的伸长量是乙的二倍,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发现,绕制甲弹簧的钢丝更细更柔软,结论:比例系数k与 有关,k值小则意味着 . 探究三:他们联想到橡皮筋也近似符合弹簧的规律.那么,若将几根橡皮筋并排使用,更难拉伸
则他们整体的k要比一根橡皮筋的k要 (填“大”“小”或“相等”)
10. (2012?乌鲁木齐)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弹簧下悬挂50g的物体,物体静止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N(g取10N/kg).
(2)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图乙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线.
悬挂物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弹簧伸长量/cm
0
1
2
3
4
5
(3)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N. (4)由图线得出,弹簧的伸长量和其受到的拉力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