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
《祖父的园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感受作者对园子的喜爱,及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快乐的童年生活。
3、学习作者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感受作者对园子的喜爱,及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心情。
2、学习作者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2、学习作者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简介、课文录音、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好,前几节课我们跟随古诗一起走进了古代儿童的世界,可以说是多姿多彩、无忧无虑,那么这节课我们跟随现代作家萧红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感知萧红的儿童世界。首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作者萧红。
1. 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
2.简介《呼兰河传》(课件出示)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3.谈话导入
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祖父的园子》就选自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听课文录音,要求:
(1)圈出生字,注上拼音。
(2)思考:园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我会认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
(蚱蜢 明晃晃 啃掉 樱桃 蚌壳 割掉 毛嘟嘟 倭瓜 拴着 啰嗦 逛街)
(2)检查自学情况。
(3)指导学生认读。
3.学习多音字“晃”
4.学习本课“我会写的生字”
课件出示要求会书写的生字
(蝴 蚂 蚱 嗡 樱 拔 瞎 锄 铲 割 承 栓 瓢 逛)
(1)检查自学情况。
(2)学生交流:
(3)教师指导。
①“蝴、蚂、蚱 ” 都是“虫” 字旁,与昆虫有关。
②“承”的书写指导。
③“拔”和“拨”的区别
③“割”和“瞎”的区别
5.我会读词语
课件出示以下词语(并展示倭瓜和谷穗图片)
蜜蜂 蝴蝶 蚂蚱 蜻蜓(昆虫)
倭瓜 谷穗 韭菜 黄瓜(植物)
栽花 拔草 铲地 浇水(活动)
(1)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分行说说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
(3)过渡:同学们,其实这篇文章就是围绕着“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和“我在园子里的活动。”这两方面来写的。
三、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让学生根据以上三行词语来说,也可以自己用自己的话来说。)
2.浏览课文,说说哪些自然段描写的是“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那些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
祖父园子里有什么?(1-3自然段和15-19自然段)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4-14自然段)
3.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四、细读课文,初感园子
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我”对园子的印象。
1、读一读前三个自然段,说说祖父的园子里都有什么?
课件出示:蜻蜓、蝴蝶、蜜蜂、蚂蚱图片
2、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这些景物的呢?(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你关注了哪一处描写?
师生交流:
(1)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呢?(总起句)
(2)第一自然段都描写了园子中的哪些景物?
(3)在对蝴蝶、蜻蜓、蚂蚱、蜜蜂进行描写时哪些景物描写是详写,哪些景物是略写?
(详写了蝴蝶和蜜蜂,略写了蜻蜓和蚂蚱)
(4)赏析作者笔下的蜜蜂
(课件出示蜜蜂图片及对蜜蜂描写的文段)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交流“胖乎乎”、“圆滚滚”写出了蜜蜂的什么特点,本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积累叠词,并用这些词进行填空。
从文章中找出所有的叠词
(胖乎乎 圆滚滚 毛嘟嘟蓝悠悠 明晃晃 )
天空(蓝悠悠 )的,又高又远,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毛嘟嘟 )的狗尾巴草惹人喜爱,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 ),(圆滚滚 ),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4、赏析作者笔下的榆树(课件出示对榆树描写的文段)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叶子就发光,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一课怎样的榆树?(师生交流)
师点拨:从两个“先”字,读出了这是一棵高大的榆树。从“发光”和“闪烁”两个词,读出了这是一棵富有生机与活力,非常的茂盛。
师: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本文段,边读边想象,读出你眼前的这棵榆树。
5、赏析“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这句话
课件出示有关图片,感受园子的五颜六色,新鲜漂亮。
师结:
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师生交流)
(五颜六色、生机勃勃、丰富多彩、景物繁多)
五、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
学习15-19自然段
课文中有很多都能体现出“我”的内心感受。默读15——19自然段,考祖父园子里都有什么?那些句子触动了你的心?在旁边批注。
1.自由读课文15、16自然段,看看能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根据交流情况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相机引导以下问题:
问题1:
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课后第2题)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呢?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树和土墙都当成人来写,突出这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力的,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园子的无比喜爱之情。)
师点拨:
作者用这些富有孩子气的语言,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描绘了来,在她的心中,蚯蚓、蝙蝠、大树、土墙都是有灵性的,这简直就是一个童话的园子。祖父的园子里充满光明,健康,漂亮,充满了活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父园子的热爱。
初试身手:
凡是在太阳底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 );叫一两声,好像( )。
问题2: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呢?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活了花儿,写活了鸟,写活了这里的一切,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祖父园子的喜爱之情。)
仿写:
请你用上“就像……就像……就像……”来写个句子吧!
问题3: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从“愿意、就”写出了倭瓜的自由自在,从而感受到作者的自由自在,突出了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问题4: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课后第2题)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句话,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描写,写出了黄瓜的自由自在,作者自由快乐,突出作者对园子的无比喜爱之情。)
问题5: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人管。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玉米、蝴蝶的自由自在,同样写出了作者的自由快乐,突出了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朗读第15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景物的自由自在,读出作者萧红的自由自在的心情。)
师点拨:
作者表面写倭瓜、黄瓜等植物自由自在,实际是通过拟人化描写,寄托了自己自由快乐的心情,这种将人的情感寄托在某一物上,通过拟人化的描述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就是寄情与物。
师结:
原来,萧红是在借这些景物,传达这自己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呀!
4、小练笔:
同学们,你能用这种写法写个句子吗?注意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哦!
例句:晴朗的天空飘着快乐的白云,手舞足蹈的青草上滚动着顽皮的露珠,青蛙的鸣声里有着无尽的快乐,小鸟的歌唱是那样的婉转动听。
师点拨:
(通过对白云、青草、露珠等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六、课堂小结: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是一个丰富多彩、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自由的园子,这里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那作者为什么对童年祖父园子有如此之深的感受呢?是谁给了作者萧红这份自由和欢乐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每个生字2遍,组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八、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作者也是自由快乐的)
祖父的园子
祖父和我在园子里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