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卖火柴的小女孩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2 20:0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单元
卖火柴的小女孩
8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出生于丹麦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的影响,安徒生从小热爱文学,通过刻苦学习,成了著名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坚定的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第1课时
字词学习



都和火有关系
多音字
1.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2.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zhènɡ( )
zhēnɡ( )
挣钱
挣扎

jī( )
jǐ( )
几乎
几个
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huǎnɡ( )
huànɡ( )
明晃晃
晃动

pèn( )
pēn( )
喷香
喷泉
小练笔: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家具城里的茶几( )太多了,大概有几( )十个,我都挑花眼了。
一阵风吹来,明晃( )晃的烛光轻轻地晃( )动了起来。
看见桌上喷( )香的奶酪,小熊的口水都快要喷( )出来了。


huǎnɡ
huànɡ
pèn
pēn
在这个漂亮的小女孩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用几句话说出来。
初读课文
精读课文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
问题:
1.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2.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
3.结果怎么样?
1.原因:小女孩的手冻僵了,想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
2.看见了一个大火炉。从“大火炉”我体会到了小女孩对温暖的渴望。
3.结果:火柴很快就灭了,大火炉也不见了。
第5自然段一共有几个感叹句?感叹句的运用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5个
写出了小女孩对温暖的渴望,表达的感情很强烈。
幻象 原因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自由朗读第6~9自然段。
说一说:小女孩又擦燃了几次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幻象?
烧鹅
太饿了
圣诞树
渴望家的温暖
奶奶
奶奶是唯一疼爱她的人
奶奶搂着小女孩
想把奶奶留住。
在这寒冷的旧年的最后一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最终结局是什么?你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来?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默读第10~11自然段,想一想:
(1)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描写她“两腮通红”“带着微笑”?
(2)为什么要特别写明她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夜”冻死的?
(3)从文章的结尾,你体会到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再读课文
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简要概括文章大意。
第一部分(1~4):一年的最后一夜里,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
第二部分(5~9):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
第三部分(10~11):小女孩冻死在了旧年的最后一夜。
同学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年的最后一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为了温暖自己擦燃了一根又一根的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了种种美好的幻象,这些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这个童话,寄予了对穷苦人民的密切关心与深切的同情。
课堂小结
和同学交流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