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设计
课题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图画应用题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但它也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本节课的内容,作以下设计说明: 1.课堂教学的引入简洁高效。 引入环节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虽然它在一节课中所占的时间非常少,但是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与成败。本设计的引入环节虽然是以复习为主,但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说出思考方法,并尝试通过例子正确表达出来,看似简单,实则是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深入理解和延伸,既巩固了旧知,又为学习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的引入比冗长的情境创设更简洁高效。 2.注重活动创设,融入数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在第一学段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进行,因为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认识数学。本设计在教学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猜想活动,通过讨论和交流活动,深入理解了两个数学符号在题中所表示的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出示复习题。 计算。 1+5= 2+3= 3+4= 7-3= 6-1= 7-7= 2.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举例说出加减法的意义。 3.说明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1.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订正。 2.分别选择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同桌交流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看图列式计算。 (1)☆☆☆☆ ☆☆☆ 4+( )=( ) 3+( )=( ) (2) 6-( )=( )
二、合作学习,理解计算方法。(10分钟) 1.教学用加法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46页兔子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图,提出问题。 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把看到的内容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②组织学生继续观察情境图,把看到的内容和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2)大胆猜想,初步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鼓励学生说出:图中还有哪些你以前没有见过的数学符号?你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3)看图完成算式。 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表述图意。 ②引导学生尝试解答,交流汇报。 2.教学用减法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47页青蛙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青蛙情境图,比较与兔子情境图的不同之处。 (2)组织学生尝试解答,汇报解答过程。 1.(1)①观察情境图,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和同桌交流。如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 ②首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合作解决,然后选代表提出本组疑问,全班共同解决。 (2)观察大括号和问号,思考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3)①交流表述: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②尝试解答后汇报:4+2=6(只)。 2.(1)观察、对比、交流两幅情境图的不同之处。如两幅情境图中的“?”位置不同,第一幅图是求总数,第二幅图是求部分量。 (2)看图解答,汇报解答过程。 7-2=5(只) 2.看图列式计算。 (1) (2)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8分钟) 1.(1)组织学生观察教材46页企鹅图,并试着提出问题。 (2)出示大括号,在大括号下面写“?只”,引导学生回答大括号表示什么,“?只”表示什么。 (3)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 2.完成教材47页“做一做”。 (1)观察教材47页企鹅图。提问:“6只”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从图中都可以知道些什么,求什么,怎样解答。 1.(1)观察企鹅图,提出问题:一共有几只企鹅? (2)交流后汇报。 生1:大括号表示把两群企鹅合起来。 生2:“?只”表示求一共有几只企鹅。 (3)用加法计算,即2+5=7(只)。 2.(1)表示一共有6只企鹅。 (2)观图后汇报。 生1:从图中可以知道一共有6只企鹅,其中右边有4只,求左边有几只。 生2:用减法计算,即6-4=2(只)。 3.看图列式计算。 □-□=□(只) □+□=□(只)
四、反馈应用,拓展延伸。(14分钟) 完成教材48页1、4题。 观图,说出图中蕴涵的数学信息,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 4.草地上有5只小鹿,又来了2只小鹿。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五、课堂总结。(4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4+2=6(只) 7-2=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