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1功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11 20:2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戴琳芸 单位名称 三甲集中学 填写时间
学科 物 理 年级/册 八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11.1 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认识“劳而无功”和“不劳无功”的意义,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不能劳而“无”功,亦不可不劳“有”功。
核心素养 通过功内容的学习,受到启发,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功的计算
教学方法 说明法、归纳法、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案等 课时 1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导 入 多媒体展示课本中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说明哪些力做了功,哪些力没做功。提出问题:物理学中的功指的是什么? 分析四幅图片中那个力有“成效” 1、引导学生理解物理中的“功”与“力”有关2、由图片引入,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
新课讲解 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三.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根据前面展示的四副图片并举例分析不做功的三种情况,让学生识记1.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2.无力有距离(不劳无功)3.力与距离垂直(劳而无功)四.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W=Fs(S指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2.单位:焦耳(国)简称焦,符号为J.1 J=1 N·m应用举例小亮扛着重200 N的课桌从一楼爬上二楼,小李扛着重200 N的课桌从一楼爬上三楼。谁做的功多?结论:小李做的功多,因为他扛的距离长。经典例题质量为50 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 kg的原木,一匹马拉着雪橇沿着平直的路面匀速前行,将原木运到了3 000 m外的货场.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 N,求马的拉力做的功。g取10 N/kg)解:雪橇在平直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F=F摩=800 N雪橇沿拉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s=3000 m所以,马的拉力做的功W=Fs=800 N×3 000 m=2.4×106 J 1.思考并判断哪个力有“功劳”2、对照功的定义,分析起重机的拉力是如何对货物做功的3、通过例子分析归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4、学生讨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5.学生阅读课本中“功的计算”相关内容,并理解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6.学生讨论完成应用举例中的问题。7.学生自主学习课本习题 1、进一步理解做功含有“成效”、“贡献”的意思。2、加深对做功的理解3、通过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4、进一步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引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5、由例子得出“做功有多有少”从而引入下一课题“做功的计算”6、将功的计算量化,明确公式中个物理量的意义7、强化计算公式的应用
课堂小结 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示的问题回顾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思考回忆并回答。 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课后作业 1.课本64页1.2.3.4题2.完成本节相关配套练习习题 强化对本节课的重点的学习。
板书设计 11.1 功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功的计算:W=Fs 4、单位:焦耳(焦 J)1J=1Nm
课后反思
起重机将货物竖直吊起20 m
工人师傅用力推着煤车前进10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