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野蜂飞舞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野蜂飞舞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11 21: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课《野蜂飞舞》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作品《野蜂飞舞》(选自西师版小学音乐二下教材)
教材分析:
一、音乐作品分析:
《野蜂飞舞》是俄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在1890-1900年间,根据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长诗创作的歌剧所作的歌剧《萨尔丹王的故事》第三幕中的一首插曲。它原本为歌剧的一段喜剧音乐,因其生动的音乐形象和别具一格的音乐素材,很快得到人们的喜爱,很多乐器相继编曲演奏。
乐曲全长1:30,a小调,四二拍,活泼的快板。乐曲从快速下行的半音阶开始,然后是上下翻滚的音流,生动地描绘了野蜂振翅疾飞,袭击两个坏人的情景。
旋律一开始,即从高音区做快速的半音阶下行两个八度,恰似一只硕大的野蜂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急切、勇猛的破空而来。预示了整首乐曲的强烈气势和紧张气氛。
乐曲突然间强烈,密集的半音阶快速运作,极具意外感和紧迫感,一下子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使之具备亲临其境的真实感。
接下来的旋律在四度以内作半音阶上下翻滚,汇聚成一股密集的音流,仿佛野蜂已经飞临眼前,在耳边盘旋、翻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接着整体提高四度,在下属调上再现,这部分音乐描写了王子在公主的帮助下化作野蜂,召集群蜂随船飞行,前往萨尔丹王宫殿的情景。
然后出现的同音反复和不协和音,把野蜂盘旋时近时远的情形表现得栩栩如生。
中段音乐在高声部继续进行野蜂飞舞的音型运作,低声部出现了新的旋律,这个三度小跳进行的旋律,与前面半音阶进行的旋律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十分跳跃、有力,象征着野蜂上下盘旋,四处飞舞,寻找复仇对象.这段旋律强而有力,给人一种怒气冲冲的感觉。
最后,乐曲变换八度再现主题,它在小三度以内的半音之间的下行级进和在纯四度跳进之后的半音循环构成了整首乐曲的性格特点,生动地描绘出野蜂疾驰而过的音乐形象。在这种半音循环的反复出现中,纯四度的跳进象征着野蜂上下盘旋,四处飞舞,寻找复仇对象.这段旋律强而有力,给人一种怒气冲冲的感觉。
在经过一段变形和一长串半音上行级进后,干净利落的结束在主音上。
《野蜂飞舞》作为歌剧的幕间序曲,主要是给歌剧后面的内容作引子或做铺垫的。作曲家在这里想要表现的是一只施了魔法嗡嗡作响的飞舞的野蜂,这只野蜂正跟随着航行的海船从遥远的海岛飞往萨尔丹沙皇的皇宫。乐曲忽强忽弱,如同野蜂的时远时近,时高时低。乐曲具有"无穷动"的体裁特点,“无穷动”指以快速的音符演奏的器乐曲,是一种从头到尾贯穿着急速节奏(通常是十六分音符的乐曲)乐曲。
二、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以上作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些音乐线索:
1.作品结构为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二段式。
2.乐曲是a小调,四二拍,活泼的快板。
3.乐曲的引子从高音区做快速的半音阶下行两个八度,恰似一只硕大的野蜂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急切、勇猛的破空而来。预示了整首乐曲的强烈气势和紧张气氛。
4.乐曲节奏规整,采用了很快的速度。力度忽强忽弱,音区时高时低。
基于以上线索和二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为:
1.采用游戏方式初步感受音乐速度
结合音乐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对比感知,从而抓住乐曲的速度。
2.感知音乐形象
在音乐背景介绍中,以微课形式结合音乐展示情景,引导学生在聆听全曲时展开想象,在音乐故事情节的引导下,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整体聆听和分段表现,感受音乐情景的变化,理解音乐形象。
3.在活动中感知乐曲的音乐要素及音乐风格
乐曲节奏是从头到尾贯穿着的规整急速十六分节奏,凸显了乐曲的音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语言、线条、节奏体验、肢体动作等方式感知乐曲中的速度、力度、音区等音乐要素。
4.在音乐体验中提升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结合作品的音乐形象,采用逐步深入的感受方式进行,通过对力度、速度、节奏的感知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力,并用动作来进行音乐表现。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喜欢参与音乐活动。因此,本课设计从音乐导入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把握乐曲的情绪、速度,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感受乐曲,
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野蜂飞舞》曲子短小,对于二年级来说非常适合聆听。由于音乐的速度较快,要熟悉乐曲主题,所以在听的同时要以多种方式去想象、模仿、表现音乐。本课采用了画线条、身体律动、节奏拍击、语言描述、演唱等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紧张、迫切的音乐情绪,表现野蜂形象,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2.在音乐欣赏中能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音区的不同所带来的情景变化。
3.在音乐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借助音乐游戏、语言、线条、肢体动作,通过聆听、想象、节奏拍击、模仿、演唱等方法感受和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能用语言、线条、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听辩音乐要素,感受乐曲紧张、迫切的音乐情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年级:二年级
教具准备:钢琴、白布、手电筒、蜜蜂指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教师展示光影
师:孩子们, 咱们来玩一个游戏,我需要两个小助手,接下来请大家仔细听注意看。
教学行为:
⑴ 关灯
⑵ 播放游戏音乐
⑶ 教师展示光影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略)
师:灯光在白布上画出了线条,它的速度很(快),谁想和我一起来玩。
2、师生光影游戏
教学行为:
⑴播放游戏音乐
⑵教师带领学生玩游戏。
⑶开灯
师:游戏画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略)
师:哪一次的画面更适合背景音乐呢?
生:(略)
师:你们同意吗,为什么?
生:(略)
师:在你们的脑海中肯定描绘了很多奇妙而丰富的画面,那这样的音乐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请大家安静聆听。
二、完整聆听
1、安静聆听全曲
教学行为:
⑴播放乐曲《野蜂飞舞》,学生安静聆听音乐,教师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感受。
⑵教师体态引导
师:音乐怎么样?
生:(略)
师:这就是一首充满着紧张、激烈情绪的管弦乐曲。名叫《野蜂飞舞》,它,是根据一个童话故事创编的。
⑶开启展示平台
2、背景介绍,微课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姐妹。大姐和二姐都好吃懒做,什么重活儿都推给三妹做,还幻想有一天能当上王后。三妹,美丽善良,嫁给了国王,成为了王后。两个蛇蝎心肠的姐姐嫉妒王后,决心害死她。不久,王后生下了漂亮可爱的小王子,两个姐姐诬告王后生下的是一只怪物。远在异国的国王信以为真,下令将他们装进木桶投入大海。王后母子死里逃生,飘到了孤岛,王子渐渐长大,成为了一个勇敢的青年。在仙子的帮助下,王子变成了一只大野蜂,带着一群野蜂,飞回王宫复仇雪恨。
教学行为:
⑴教师讲故事摆放图片
⑵播放乐曲《野蜂飞舞》
⑶学生观看图片,并安静聆听故事和音乐。
3、看图片,再次完整聆听音乐。
3、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
1、第一段路(群峰出发)
师:王子带着野蜂士兵向着王宫出发了,你们听?
教学行为:
⑴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出发)音乐
师:如果用线条来表现这段音乐,你会怎么画?拿出你的手,随着音乐画一画。
⑵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出发)音乐
⑶生随音乐画线条
师: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一只野蜂还是一群野蜂,我们再来听一听。
⑷教师画旋律线(多只不同颜色粉笔)
⑸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出发)音乐
生:(略)
师:它表现的是一群野蜂在飞舞,这就是乐曲的主题旋律,这段主题旋律由弦乐组演奏,他们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在主题旋律的下方还出现了一种声音,请听。
⑹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出发)音乐
师:你们听到了吗?谁能模仿一下。
生:(略)
师:这个低沉的声音用了怎样的节奏在演奏呢,再听一听。
教学行为:
⑴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出发)
⑵教师体态引导提示节奏
师:谁来拍一拍这个节奏。
⑶学生拍击节奏
生:(略)
师:还有谁听到了和他不一样的节奏
生:(略)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拍一拍这个节奏
⑷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出发)音乐
⑸教师补充图形谱
师:这样的节奏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略)
师:正是由于这样低沉的音色、稳定的节奏才带给了我们这样紧张的感觉。王子带领着野蜂战士们,飞过了第一段紧张的路程,我们听听第二段路上,发生了什么?
2、第二段路(群峰蛰刺)
教学行为:
⑴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蛰刺)音乐
⑵聆听音乐,教师画图形谱(蛰刺)
师:在这段音乐中,老师用了这样的符号来表现,为什么?
生:(略)
师:力度有变化吗?
⑶师用身势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变化
生:(略)
师:突然变强的力度变化表现了野蜂在干什么。
生:(略)
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野蜂,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⑷学生用动作模仿
生:(略)
师:用你们的动作,跟着音乐随王子去战斗吧。
⑸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蛰刺)音乐
⑹学生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表现
师:故事还在继续。
3、第三段路
教学行为:
⑴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第三段)音乐
⑵教师画旋律线
师:这段音乐中我们依然听到野蜂嗡嗡嗡的声音,除了这个声音你还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生:(略)
师:到底是怎样的,再听一听。
⑶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第三段)音乐
⑷教师补充低声部旋律线
师:有谁能模仿这个声音
生:(略)
师:原来是这个声音,我们一起用(beng)跟着琴声唱一唱
教学行为:
⑴教师弹奏旋律片段
⑵提示学生演唱速度,声音位置
生:(略)
师:速度加快了
生:(略)
师:注意听,这个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
⑶教师弹奏旋律片段(音区变化)
生:(略)
师:能够感受到高和低,是由于演奏的音区发生了变化。用我们的声音,感受这样的变化。
⑷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第三段)音乐
⑸学生用(beng)的声音加入演唱
师:这样短小,音区不断变化的旋律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生:(略)
师:带着这种感觉,合着音乐唱一唱。
⑹播放野蜂飞舞第一部分(第三段)音乐
⑺学生用(beng)的声音加入表现
师:战斗越来越激烈了,野蜂一次又一次的发起了进攻
(二)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
教学行为:
⑴播放第二部分音乐
师:你在这段音乐中听到了什么?
生:(略)
(预设:
1、孩子没有听到旋律片段
师:你们有听到和这些相似的音乐吗?我们去音乐中找一找、
教学行为:
⑴教师指旋律谱提示学生聆听
生:(略))
2、学生直接听到旋律片段(预设1可省略)
师:原来出现了主题旋律,主题旋律演奏的音区有没有变化呢?请听
⑵播放第二部分(第一片段)音乐
⑶教师引导学生加入身体动作感受音乐变化
师:有怎样的变化
生:(略)
师:这样的音区变化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生:(略)
师:还发现了什么声音。有没有发现这样的声音(bengbengbeng),这个声音又出现了,和前边感觉有什么不同。
⑷播放第二部分(第二片段)
生:(略)
师:带着这样的感觉,用你的动作,随着音乐加入野蜂王子的战斗吧。
⑸播放第二部分音乐
⑹学生边听音乐边加入动作表现
四、完整表现
师:在小野蜂的帮助下王子经历了重重困难,终于复了仇。最后,王子一家又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让我们再次伴着音乐随野蜂王子一起飞舞吧,戴上你的指套。
教学行为:
1 师生完整表现音乐
师:大家的表演非常精彩,掌声送给自己。今天咱们听了一首速度很快的管弦乐曲,名叫《野蜂飞舞》,这首乐曲是俄国作曲家为歌剧《萨尔丹王的故事》所作的一首插曲,后来这首曲子被人们用不同形式来表现,请听。
⑵教师出示ppt剧照图片。
五、拓展
教学行为:
⑴学生观看两个不同版本的《野蜂飞舞》。
⑵师生讨论作品表现形式。
1.欣赏钢琴演奏的《野蜂飞舞》
师:这是用什么演奏的。不错,咱们再来听一个
2.欣赏无伴奏合唱《野蜂飞舞》
师:这一次又是用了什么表现形式呢。
生:(略)
师:今天咱们听了《野蜂飞舞》的三个版本,管弦乐,钢琴和人声合唱,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略)
师:这些艺术家用自己的声音、乐器来表现让人激动紧张的音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更多乐器演奏的版本和大家一起分享。
六、小结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孩子们,再见!
环节目标:在游戏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受乐曲的速度。
环节目标:通过故事和图片创设教学情景,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景中,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安静聆听乐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环节目标:通过听音乐画线条、节奏拍击、想象音乐情景、模唱等方式,引导学生从音乐的速度、力度、音区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感知音乐的变化。
环节目标:通过第一部分的聆听、感受、表现,在第二部分音乐欣赏中学生自主发现、感受、表现音乐,进一步感知乐曲音区的变化、情景发展。
环节目标:在乐曲的完整表现中,整体感知乐曲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加入身体律动和不同的动作表现力度变化完整的感受音乐情景。
环节目标: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野蜂飞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