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我是小小芦笙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我是小小芦笙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11 21:1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是小小芦笙手》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领域一: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要素
内容标准: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辨别节拍,体验二拍子的律动感。
领域二:表现—演唱
内容标准: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表现—识读乐谱
内容标准:结合所学歌曲认识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具有初步识谱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苗族儿歌。歌曲为我们描绘了苗家儿童吹芦笙,歌唱美好生活的画面。歌曲为短小的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F调,四二拍。歌曲由3个短小的乐段组成。演唱需采用跳跃和抒情连贯声音进行演唱来表达情绪。
【学情分析】歌曲的音域为六度,从音域上来看,整个旋律均在中音区进行,适合三年级的学生演唱。歌曲节奏排列规壁,学生能较好的掌握附点八分节奏,学生能正确说出歌曲速度力度与情绪,三年级学生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有进一步提高,在歌唱技能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础,能较好的把握歌的良好状态,保持自然的声音,轻声的歌唱。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有情感地演唱歌曲,感受族儿童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2、通过对比聆听、微课学习、感知模仿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能认识降记号,掌握附点八分节奏。
3、学会用声断气连的方法以及气息连贯的方法,正确表观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附点八分节奏。
2、认识降记号。
【评价任务】
1、师生节奏活动、多媒体微课学习、游戏互动、自主体验学习(检测2)
评价标准:节奏、节拍、力度、音准准确,初步识谱
2、生完整演唱歌曲(检测1,3)
评价标准: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创设情景导入(上节课内容和本节课串联,用节奏挑战提高学习兴趣)
预设学生行为:兴奋,积极投入接下来节奏挑战环节
设计意图:挑战任务开课,学生注意力集中且积极性增强。
教学环节二
2、引趣激情,节奏导入
节奏挑战 (模仿 探究)
(1)出示节奏,生说拍号。
(2)师拍节奏,生辨别。
(3)师生有强弱地共同拍节奏
(4)微课复习附点八分节奏
(5)难度升级:师生接龙拍打四条节奏。
(6)全班拍打第一乐段的四条节奏。
预设学生行为:三年级学生节奏模仿能力较好,积极参与节奏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节奏互动环节、微课复习环节,能区分八分节奏与附点八分节奏,提前解决了本节课的节奏难点。
教学环节三
1. 师生合作 学唱新歌
2. 听录音范唱,感受情绪 回答问题。(感受体验)
(1)歌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2)歌曲中苗族小朋友吹奏的乐器?
(3)微课介绍乐器:芦笙
2. 师生合作 旋律学习(探究)
(1)师吹奏第一乐段,生摆出正确的顺序。
(2)师吹奏,生哼唱旋律检查
(3)师弹奏,生带入歌词欢快地演唱。
3. 自主体验 (探究 体验)
(1)师弹奏第二乐段旋律,生用lu模唱,找出新的音乐记号。
(2)微课认识b记号,生摆出b记号音高位置
(3)师弹奏,生聆听感受不同的音高。
(4)生手势进行模唱1 2 3;1 2 b3 的音阶
(5)师弹奏,生模唱b记号的乐句。
(6)生带入歌词,抒情连贯演唱第二乐段。
4. 自主学习
(1)师弹奏,学生聆听第三乐段旋律。
(2)师弹奏,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第三乐段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4)学生同桌自学第二段歌词。
(5)学生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词
(6)用多媒体回放学生演唱的乐段,学生聆听评价
(7)整首生用不同情绪完整演唱歌曲,表现苗族儿童幸福生活。
预设学生行为:三年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歌唱。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微课的学习,学生能直观掌握知识点,师生游戏环节和自主体验学习环节,学生能全体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不仅增强学生对音乐旋律、节奏、音准的感知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环节四
4、歌曲表现拓展 (合作 实践)
1. 师用肢体拍打节奏表现歌曲,生模仿。
2. 一名学生拍打非洲鼓进行伴奏,全班学生用肢体进行节奏伴奏
3. 生跟琴和鼓进行节奏伴奏并完整演唱歌曲
4. 布置作业
预设学生行为:三年级学生乐于展示自己,并能用肢体进行节奏的拍打。
设计意图:通过用肢体为歌曲进行伴奏的表现形式,丰富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助于音乐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