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跳起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并通过手势等方式让学生掌握音高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准确地齐唱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以及设计圆舞曲风格舞蹈,并培养学生在音乐中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更加深刻地理解、体会到圆舞曲的风格、音乐感觉以及节奏感。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圆舞曲带给我们的律动感,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对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圆舞曲的律动感以及设计其舞蹈动作的能力,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以及学习新的音乐标记“反复记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以及自信、热情的表现音乐。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相关视频、MP3。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聆听两首分别为进行曲风格与圆舞曲风格的乐曲,跟随老师一起律动起来。
二、提出问题,导入新课课题
聆听过后,提问两种风格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德国儿歌《大家一起跳起来》
三、感知音乐,聆听学习(将学生分为莫扎特组与肖邦组,在竞争中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初听旋律
(1)请莫扎特组的学生回答歌曲是什么拍子
(2)用画△的方式感受三拍子的律动,在长音处用“~~~”表示
2.再次聆听
(1)请肖邦组的学生回答歌曲最高音在哪些地方(1、2、4乐句的第一小节)
(2)用高手位表示歌曲当中的最高音。
3.聆听歌曲
回答问题,并带上所有的手势律动起来
4.完整聆听
并找出与之前所听的不同之处,引出反复记号,并讲解。
四、演唱歌曲,解决问题
(1)跟音频范唱一起轻声哼唱,在哼唱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预设1:高音上不去;解决:让声音跟着高手位往上走,声随手去
预设2:第三乐句歌词的区分;解决:利用好手上的动作舞动解决
预设3:结尾延长记号的使用
用合作演唱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歌曲
(2)改变歌曲速度,让学生轻声哼唱感受速度加快带来的热情,并放声高歌。
五、创编拓展
1.欣赏圆舞曲舞蹈视频
2.讲解圆舞曲舞蹈特点
3.分小组为歌曲创编舞蹈
4.小组长台前展示小组设计
5.所有人一起展示创编的舞蹈
【学有所获(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圆舞曲风格的歌曲,也学会了优雅的圆舞曲舞蹈,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去发现更多的三拍子或者圆舞曲风格的音乐。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总结话语让学生在脑海中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最后一步的回顾复习,加深了课堂学习的印象)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