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2 08:1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1.从1978年开始,中国经济领域吹来一阵阵“新风”。“新风”最先吹向 (  )
A.农村 B.城市
C.金融业 D.国有企业
2.(跨语文)对联“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层浪”的横批应为 (  )
A.翻身解放 B.对外开放 
C.公私合营 D.联产承包
3.(历史解释)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形成了“苏南”“温州”“珠江”等模式;90年代乡镇企业开始向股份制新型企业发展,到1993年,其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3以上。这表明 (  )
A.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B.掀起农业合作化的热潮
C.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4.(跨语文、历史解释)《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指 (  )
A.废除全国范围的人民公社体制 
B.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
C.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D.提高工资待遇,增强企业活力
6.(历史解释)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
A.乡镇企业的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7.(历史解释)在企业改革之初,某集团实施“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制度,将全体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种,分别享受不同的三工待遇,并根据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进行动态转换。这一制度 (  )
A.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B.调动了企业职工劳动积极性
C.调整了企业与政府的角色
D.改变了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8.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建立 (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跨数学、历史解释)下图是1993—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从图中你能得出怎样的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因素。
材料二 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那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经济效益十分不理想。1984年,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发行300万元股票。股份制改革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2)(教材P41“知识拓展”改编题)依据材料二,分析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是如何解决诸多困难的。概括北京天桥百货商场在改革后发生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不断深化,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体制。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关系。这一经济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A
2.D  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故D项符合题意。翻身解放与包干到户不符,排除A项;对外开放与题干对联内容无关,排除B项;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排除C项。
3.D
4.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农村政策的认识。在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纷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干到户,因此说“大家都散伙了”。故选D。
5.C  农村和城市旧的体制存在的共同问题表现在经营和分配上,经营上农民和企业缺乏生产自主权,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吃“大锅饭”。因此,农村进行生产经营责任制的改革,将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这一举措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一做法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经验,C项符合题意。
6.B  材料反映了1984年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后,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增长,这说明企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而不是乡镇企业,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国有企业改革,未涉及多种所有制经济,故排除C;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7.B 8.C
9.D  由图中信息可知,1993—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于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促进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故选D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于1978年开始实行,排除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展开,排除C项。
10.(1)信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性因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解决:通过股份制改革(或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变化:实行股份制,由缺乏经营自主权变为拥有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
(3)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
(4)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