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 钢铁长城
1.(史料实证、主题概括)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从网上收集了以下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新中国的工业化演变历程
B.外交事业的发展
C.人民军队的建立与现代化
D.现代的社会生活
2.“交付战斗力,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而奋斗”——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舰身悬挂的这条横幅,醒目而壮观。2023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74岁生日。70多年来,那支从白马庙走来的小小舰队,已发展成多兵种合成的“海上长城”。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3.(史料实证)早在1928年,时任国民党海军署署长的陈绍宽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1970年7月,中国正式启动了航母研制计划“707”工程,迈开了自行研制航母的步伐,但直到2012年中国才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由此可推测,我国第一艘航母诞生的主要因素是我国 ( )
A.海权意识增强 B.综合国力提升
C.国防实力增强 D.造船工业进步
4.(历史解释)这支掌握着“大国利剑”的神秘部队从诞生伊始便肩负着保障中华民族根本生存利益的重任,可以说,对于潜在的敌对势力而言,它堪比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震慑敌人的最有力杀手锏。关于该部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它以前的名称是第二炮兵部队
B.它是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的
C.它的成立是我国重大战略决策
D.它是中国战略进攻的核心力量
5.(历史解释)“要抓住当前带动或制约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的高速计算机、航天与天基信息系统、航空与船用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不断提升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整体水平。”材料说明 ( )
A.我国大幅度扩军备战
B.我国的军事力量超过其他所有国家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我国坚持走科技强军的道路
6.人民军队以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引领,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格局一新”是指( )
A.战略支援部队组建
B.成立五大战区
C.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D.重塑领导指挥体系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美援朝战争后,中央军委系统总结了同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作战的经验,积极推动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战略转变,提高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列举我国在兵种发展和武器装备现代化上的史实。
材料二 由于中国海军在军事管理体制上有足够的自主性,政府对海军有一定的重视,加之军民之间有良好的合作,随着中国国防经费的增加和海军造舰技术的发展,中国海军的发展及其重要性的提升是可以预期的。
——摘编自《中国海军发展的20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海军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判断,军事战略方针由“积极防御、诱敌深入”改为“积极防御”。80年代我军先后完成百万大裁军和新的军衔制度改革,军队正规化建设迈出新步伐。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3)综上所述,你认为强国和强军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
1.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南昌起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建立;人民空军、核潜艇、导弹部队都与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有关。故选C。
2.A
3.B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海军不断发展壮大,海军兵种建制不断完善,装备不断更新。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象征,但是由于技术难度和国力所限,尽管我国很早就启动了航母研制计划,但终究没有能够较早完成研制任务。因此,我国第一艘航母的诞生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有着重要关系。故选B项。
4.D 5.D 6.C
7.(1)兵种发展:新中国成立时,人民解放军陆军兵种较少,后来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20世纪60年代,我国原子弹、氢弹先后爆炸成功,组建了战略导弹部队;20世纪70年代,研制了核潜艇并装备海军;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等等。
(2)军事管理体制上有足够的自主性;政府重视发展海军;良好的军民合作关系;中国国防经费的增加;海军造舰技术的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强国为强军打下经济政治基础,强军是强国的重要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