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共60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共60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1 21:4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逻辑的力量 01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含义:心理学上认为,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1.概念的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
2.概念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
内涵: 含义 是什么 质
外延: 适用范围 包括那些对象 量
(一)概念的含义
任务一:初识逻辑
【练习】区分下列哪些属于概念的内涵?哪些属于概念的外延?
(1)能够使用工具,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高级动物。
(2)男人、女人、女博士、男会计。
(3)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4)刑法、合同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
(1)和(2)在表述人类这个概念,(1)属于描述人类的特征,属于人的内涵;而(2)属于列举具体人类中的个体,属于人的外延。
(3)和(4)在表述法律这个概念,(3)属于描述法律的特征,属于法律的内涵;而(4)属于列举具体法律中的个体,属于法律的外延。
依据标准 概念类型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外延数量的不同,可以把概念区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 普遍概念——单独概念——空概念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实体还是属性。 实体概念——属性概念
(人民——英勇)
根据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 正概念——负概念
(有理数——无理数)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是否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集合体 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鲁迅著作)
(二)概念的种类
2019年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以心中之爱,开脚下之路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以心中之爱,开脚下之路”。
风因热爱风景而永不止息,雨因热爱人间而跌落云端,而人类因热爱生活而辛勤劳动,缔造了今日的繁华世界。提起“劳动”二字,可能大家想到的就是“苦”或“累”,但我今天想为劳动正名。《现代汉语词典》对“劳动”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体力劳动;二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这样看来,“劳动”二字虽简短却意蕴丰富,值得我们深思。
由“劳动”词典义开始。
考场佳作
有人不愿意劳动,大多是将之狭隘地理解为体力劳动。的确,在这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易获得较高劳动报酬的脑力劳动深受人们青睐,但就社会而言,二者都必不可少。劳动是耕作,春日播种,秋收冬藏,一畦畦土地既是农民的希望,也是国之根基;劳动是科研,天眼倾听宇宙声音,宇宙飞船探索星球奥秘,一项项突破既是科研工作者的汗水,也是国之动力。
紧承上文,指出应全面理解“劳动”的含义。
点明“劳动”的具体含义:两个整句对应其两层含义。
回眸亘古及今的人类历史,人类是用劳动描绘蓝图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茹毛饮血到民智初开,从沐浴清化到现代文明,中国史乃至人类史都是一部劳动史、一部创造史。从遗迹当中,我们依稀可以窥见人类是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开辟天地”的。“劳动”二字并不仅指一种行为或方式,更是一份开创的勇气与永恒的希望,这贯穿于整个人类发展史,也让中华民族生机永存。
进一步指出“劳动”的深层精神内涵。
热爱劳动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数千年的文化延续中,劳动更内化为中华民族之魂——自强不息,这足以与自然、与强敌、与命运苦苦抗争的绝大勇气,它源于中华儿女心中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体现为无限顽强的生命力。可在新时代,这样的坚守有些风雨飘摇,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虽说劳动形式的蜕变是必要的,但我想“劳动”二字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千年前已有人言明的至理,这也正是我今天要说的——热爱劳动。
深挖“劳动”的深层意义。
同学们,无论生活的模样如何,我们都应心存希望与理想,脚踏实地,自强不息,以心中之爱,开脚下之路。我相信,这是“劳动”在当代最有益的警示与继承,也希望大家能做到“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找到更好的自己,为实现中国梦尽一份力。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的聆听!
返 回
亮点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的优胜之处不只是“用语动情,引发共鸣:作者巧用排比、短句增强文章气势及语句表现力,引发共鸣”(阅卷组评语),更在于能够围绕核心概念——劳动展开思路、具体分析:
①条分缕析,层层推进。文章由劳动的含义入手,讲到它之于人类进而之于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脉络分明,条理清晰。
②视野开阔,见识独到。作者不将劳动的意义局限于个人与民族,而是放在整个人类发展历程中去探讨劳动的重大价值,视野开阔。同时,作者把“劳动”的意义诠释为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之魂,见解独到。
(三)概念间的外延
1.全同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叫同一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全同关系时,则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例如,“中国的首都”和“北京”、“成年人”和“年满18周岁的人”。全同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概念间的外延
2.属种关系
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属种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关系时,则所有的b都是a,并且有的a不是b。例如,“学生”和“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科学”。
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个概念的外延是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概念间的关系就是属种关系。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叫属种概念。
如:工人与纺织工人;法律与刑法;信息与经济信息;笑与微笑;动物与熊猫等。
其中,外延大的概念叫属概念;
外延小的概念叫种概念。
属种关系可分为两类: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
A
B
高考链接
“下定义”——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
注意: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
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
按照逻辑学的要求,定义方法是“种差加属”,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项=种差+属。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概念。邻近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解题步骤
第二步:寻找种差(属性)
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整合成单句
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被定义者=种差(属性)+邻近属概念”的公式。要注意这些属性组成的种差是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确定陈述语序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所给种差的材料,寻找其中的陈述线索,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形式:被定义概念 = 种差(属性) + 种属(邻近的属概念)
“概念”是……的 “邻近属概念”
例如:人是会说话、有思想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高等动物。
分析:
(1)“人”——被定义概念;
(2)“会说话、有思想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自然” ——种差(特征)
(3) “高等动物”——邻近的属概念
【2013年山东】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创造”下定义,不超过30字。(4分)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答案】创造是人(1分)的一种首次(1分)获得精神性或物质性(1分)成果的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1分)。
(三)概念间的外延
3.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当a与b两个概念具有交叉关系时,则有一部分a是b,有一部分a不是b,并且有一部分b不是a。例如,“青年”和“作家”、“畅销商品”和“高档商品”。交叉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概念间的外延
4.全异关系
①矛盾关系: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当a与b具有矛盾关系时,则所有a都不是b,并且a与b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c的外延。例如,“有彩色”和“无彩色”、“男人”和“女人”。
②反对关系: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大学生”和“小学生”、“红色”和“蓝色”。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同一律
煮竹席
 从前有个北方人到南方去,南方人请他吃笋。北方人没有吃过,觉得味道很鲜美,问:“这是什么 ”南方人回答:“是笋,长起来就是竹子。”北方人回到家里看见了竹席,忽然想到竹子既然是笋长起来的,竹席大概也能吃,就把竹席切碎了煮,煮来煮去不得熟。他恼了,跟妻子说; “南方人真滑头,专门戏弄人!”
尽管竹是由笋长成的,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质的不同,是两个概念。
北方人在这里所犯的思考上的错误是将竹、笋两个概念搞混淆了。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同一律
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
概念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
命题同一: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
A是A
亚里士多德:“同一事物不能在同一时间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或者容许有其他类似的相反两端。”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同一律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同一律: 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位巨人——马克思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不)矛盾律
①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要不是雨下得太大我就赶去排练了。
②一位小伙子在给他女朋友的信中写道:“爱你爱得如此之深,以至甘愿为你赴汤蹈火。星期六若不下雨,我一定来。”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不)矛盾律
互相矛盾:在相互矛盾的命题里,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互相反对:两个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A不是非A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不)矛盾律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不)矛盾律
古代有位国王,抓到一个反对他的人,准备处死,但又装出仁慈说:“允许你讲一句话,讲对了,我就放了你,讲错了,你受极刑。”国王的如意算盘是,无论你说什么,我都说讲错了,还是可以处决对方。最终的结果是,犯人说出了一句话,国王无可奈何,只好放了犯人。
试问这个犯人说了什么?
国王要么放了犯人,要么不放。
如果不放,犯人就讲对了,那么按约定,国王只能放了他。也就是说不放会导致国王的自相矛盾,如果他信守承诺的话,就必须放人。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不)矛盾律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排中律
①甲:火星上有火星人。
乙:火星上没有火星人。
丙:甲乙两人说的都错。
②在讨论是否应该禁烟时,甲说:“我不赞成禁烟,烟草可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产业。可是,毕竟吸烟危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也不赞成不禁烟的意见。”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A或者非A
例1:他是这次车祸十多位遇难者中唯一幸免的人。
不能同真——违反矛盾律(两可)
例2: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不全面
不能同假——违反排中律(两不可)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充足理由律
①没撞,你为什么要扶?
②小李结婚后就离开了公司,一定是他新婚夫人让他辞去这份工作的。
③“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吕氏春秋》)
虚假理由、推不出结论。
任务二: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充足理由律
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要点:
①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
②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
③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
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逻辑规律 公式 要求 (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 同一对象) 逻辑错误
同一律 A是A 如果是真就是真 如果是假就是假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矛盾律 A不是非A 不能同时肯定 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自相矛盾(两可);
悖论;
排中律 A或者非A 不能同时否定 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矛盾关系) 两不可;
充分理由律 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一要有理由 二要理由真 三是必然推导 毫无理由;
虚假理由;
推不出;
①鲁迅的作品
②汝安知鱼乐
③汤不烫
④修门铃
⑤拿破仑的头骨
⑥《红楼梦》
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
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任务二:分析课本P93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同一律
②惠子问的是“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是问原因,庄子回答“是在濠上这个地方知道的”,是答地点,答非所问,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
①鲁迅的作品”在大前提中指鲁迅著作的总称,在小前提中指“各个”作品的通称。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
③偷换论题,违反同一律。卫生状态vs汤的温度
①鲁迅的作品
②汝安知鱼乐
③汤不烫
④修门铃
⑤拿破仑的头骨
⑥《红楼梦》
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
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任务二:分析课本P93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④修门铃意味着门铃坏了,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都“有人来”?——违反矛盾律
①鲁迅的作品
②汝安知鱼乐
③汤不烫
④修门铃
⑤拿破仑的头骨
⑥《红楼梦》
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
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任务二:分析课本P93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⑤“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思是“拿破仑夭折了”,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号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 “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两者必有一假,违反了“不矛盾律”。
同一律
①鲁迅的作品
②汝安知鱼乐
③汤不烫
④修门铃
⑤拿破仑的头骨
⑥《红楼梦》
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
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任务二:分析课本P93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⑥“读”和“不读”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不能同为假,违反了“排中律”。
同一律
矛盾律
①鲁迅的作品
②汝安知鱼乐
③汤不烫
④修门铃
⑤拿破仑的头骨
⑥《红楼梦》
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
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任务二:分析课本P93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⑦“薄”和“厚”、“白”和“黑”有第三种可能状态,并非矛盾,“排中律”使用不当。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①鲁迅的作品
②汝安知鱼乐
③汤不烫
④修门铃
⑤拿破仑的头骨
⑥《红楼梦》
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
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任务二:分析课本P93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⑧“谬种”的理由是死得不是时候,这个理由并不充足,违反“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
①鲁迅的作品
②汝安知鱼乐
③汤不烫
④修门铃
⑤拿破仑的头骨
⑥《红楼梦》
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
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同一律
任务二:分析课本P93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你是否改掉了考试作弊的恶习?
回答“改掉了”,意味着你在以往的考试中经常作弊
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不当预设
课本P93任务2里列举了“划分不当”“自相矛盾”“强加因果”“以偏概全”等逻辑错误,归纳总结违反了哪个逻辑规律才会导致这些逻辑错误?
违反“同一律”就会犯“偷换概念”“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主要表现为“划分不当”“发生歧义”“以偏概全”等;
违反“矛盾律”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
违反“排中律”就会犯“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
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犯“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
谬误类型一:歪曲观点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稻草人理论:把对方的观点A歪曲成观点B,然后攻击观点B。这类谬误有一种形象的称号叫作“稻草人”,其论证的过程就好像制造出一个稻草人,然后再把这个稻草人击倒。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谬误类型一:歪曲观点
【链接学案】
“不敢想象爱因斯坦等先贤有批判性思维。”
“爱因斯坦何止有批判性思维,他还有创新性思维、科学思维、逻辑思维、数学思维……为什么仅仅拿批判性思维说事?”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分析]
质问者一上来就问:“爱因斯坦何止有批判性思维”似乎对方的意思是“爱因斯坦只有批判性思维”,但说话人意思分明是“爱因斯坦有批判性思维”。
可以看出,歪曲对方观点的一个狡猾的做法是不完全改变对方观点的内容,而是将对方观点夸大其词,加深(或减少)程度,放大(或缩小)后果,扩大(或窄化)范围。
谬误类型二:偷换论题
【链接学案】
所谓偷换论题,就是把讨论的焦点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逃避质疑或攻击。
[示例]
“怎么这么迟回家?”
“怎么老挑我毛病?”
[分析]
问话人发起的话题是“迟回家的原因”,答话人并未正面回答,反而发起了另一个话题“为什么老是挑毛病”。如果两人就此开始讨论问话人是不是喜欢挑毛病、挑的是不是毛病、为什么要挑毛病等问题,答话人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
歪曲观点和偷换论题都违反了同一律。歪曲观点往往是放大或者缩小对方观点;偷换论题则更多是发起一个不同的但更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话题。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谬误类型三:假二择一
【链接学案】
明明存在多种可能性,却说成只有两种可能,迫使对方作出自己所希望的选择,这叫作“假二择一”,也可以称作“虚假两难”。
[示例]
20世纪,美国一些人为反对另一些不支持越南战争的人而张贴了这样的标语:
美国:热爱它,要么离开它。
[分析]
首先,这种把爱国和支持越战捆绑起来的做法是一种道德绑架。其次,是否支持越战和是否离开美国,人们可以有多种选择,说话人却只给出两种选择,目的是迫使那些不想离开美国的人支持越战。“热爱它,要么离开它”的完整表述其实是:要么留在美国支持越战,要么离开美国不支持越战。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谬误类型四:两可两不可
【链接学案】
在同一思维过程或表述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如果同时肯定或否定,就犯了“两可”或“两不可”的错误,可以简称为“模棱两可”。
[示例]
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改变。
[分析]
先说“不可逆转”,又说“可能会改变”。这是自相矛盾。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谬误类型五:不当预设
在问题中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
[示例]
以下是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的一段台词:
你(克瑞翁)这人,你来干什么?你的脸皮这样厚?你分明是想谋害我,夺取我的王位,还有脸来我家吗?喂,当着众神,你说吧:你是不是把我看成了懦夫和傻子,才打算这样干?你狡猾地向我爬过来,你以为我不会发觉你的诡计,发觉了也不能提防吗?你的企图岂不是太愚蠢吗?
[分析]
俄狄浦斯问了一连串问题,克瑞翁都无法回答,因为他无论是答“是”还是答“否”,都等于承认了篡夺王位的意图。不当预设在生活很常见。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谬误类型六:轻率归纳
不完全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前提真不能保证结论真,尤其是在考察的数量比较少、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极容易犯轻率归纳的错误。
[示例]
盘点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等世界级富豪,辍学是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正规的国民教育对创业者是否真的必要。
[分析]
盖茨、乔布斯、戴尔、扎克伯格,只是全世界创业者中很少的一部分,而大学教育也只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说话者用少部分大学或预科辍学的例子质疑整个国民教育对所有创业者的必要性,是不妥当的。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谬误类型七:不当类比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似或相同,进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似或相同的推理。基本形式是:
A具有c属性和d属性
B具有c属性
B也具有d属性
若将两类没有可比性,“假相似”的对象进行比对,进而得出结论,这样的做法称为“不当类比”。
[示例]
太阳是被创造出来照亮地球的。人们总是移动火把去照亮房子,而不是移动房子去被火把照亮。因此,只能是太阳绕地球转,而不是地球绕太阳转。
[分析]
这一则类比的前提是“太阳和地球”的关系与“火把与房子”的关系是相似的。然而,这种相似是说话人强加的,火把确实可用于照亮房子,却不能说太阳是用于照亮地球的。因此,犯了“不当类比”的错误。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谬误类型八:强加因果
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任务1中鲁四老爷说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就是强加因果的典型案例。这类错误在生活中大量存在:
[示例]
①送来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怎么到你们医院之后就不行了呢?
②如今不知因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进中举》)
③没撞,你为什么要扶?
④小李结婚后就离开了公司,一定是他新婚夫人让他辞去这份工作的。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谬误类型九:循环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中,否则就是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本质是“因为A,所以A”。
[示例]
我骂(你)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既然我的话是不错的,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鲁迅《论辩的魂灵》)
[分析]
“你是卖国贼”建立在“我是爱国者”的基础上,“我是爱国者”建立在“我骂卖国贼”的基础上,“我骂卖国贼”又建立在“你是卖国贼”的基础上。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尚待证明的结论不能出现或暗含在前提中,否则就是循环论证。
论证环节比较多,在其中一个环节偷偷用到结论,这是比较隐蔽的一种循环论证。另一种比较隐蔽的循环论证,是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述A。例如“商人都唯利是图,因为如果不唯利是图,就不是商人了。”“不唯利是图就不是商人”其实就是“商人都唯利是图”的另一种说法。该论证的本质是——“A,因为A”。
任务三:辨识逻辑错误——
任务四:欣赏文学作品中逻辑谬误的艺术效果
“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Q且看且走的说。
“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
“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
(《阿Q正传》)
偷换论题
任务四:欣赏逻辑谬误的艺术效果
有一次外事活动中,有位外国记者用嘲讽的口吻对周总理说:“你们中国人走路都是弯腰的,而我们却是挺直着胸膛走。周先生,您说是吗?”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违背同一律,偷换论题
任务四:欣赏逻辑谬误的艺术效果
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才数岁时,有客人在一只笼子里装了一只獐和一只鹿来问他:“何者是獐,何者为鹿?”王元泽回答:“獐边是鹿,鹿边是獐。”客大奇之。
循环论证
任务四:欣赏逻辑谬误的艺术效果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违反矛盾律
两可两不可
Logic is ma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