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一课时)课件(35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一课时)课件(35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12 21: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生物与环境
种群及其动态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
种群的数量特征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
群落及其演替
人与环境
种群数量的变化
群落的主要类型
群落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群落的演替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生态工程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
01
02
03
通过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的比较,培养归纳、比较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通过相关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形成稳态与平衡观。(生命观念)
通过对我国现有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说明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的意义。
(社会责任)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一个水池里的全部鱼
×
一个鱼缸里的全部金鱼

种群是物种繁殖、进化的单位
温故知新:种群定义及判断依据
1.种群:
2.判断依据:
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情景材料一
合作探究二: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对于保护它们有什么意义?
弄清东北豹的数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合作探究三: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
情景材料一
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合作探究三:调查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数目对于预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四: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众多因素中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2015年,我国科学家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查明:在我国东北长白山脉北部地区,共监测到东北豹42只,其中,幼体2只,雄性和雌性的成体分别为21只和17只,未能判断性别的成体2只。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1.种群密度的概念是什么?
2.如何表示(计算)种群密度?
3.是不是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
4.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
5.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
6.不同的调查方法适用的调查对象分别是什么?
合作探究五:自主阅读课本P2-3页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种群在 或 中的个体数。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个体数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单位面积
单位体积
陆地
水体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1.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
(1)计算公式:
合作探究六:是不是种群数量多,种群密度就大?
不是;因为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合作探究七: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经济效益才最好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害虫种群密度达到多少时喷洒农药,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防止虫灾发生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
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害虫的检测和预防、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对点实战训练 
1.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
合作探究八: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1)逐个计数法
适用范围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最准确
“中国鸽子树”珙桐
【说明】数量较少的濒危生物,即使分布范围较大,也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计算种群密度。
合作探究九:在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需要采取什么方法呢?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①黑光灯诱捕法
b.适用范围:
a.原理:
黑光灯是一种发射人眼看不见的、波长在365 nm左右的紫外线的电光源。 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诱虫作用,是杀虫用灯的理想光源。
对于有_______的昆虫,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
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
趋光性
紫外线黑光灯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②样方法
B.适用范围:
A.概念: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 选取 个 ,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
随机
若干
样方
适合调查植物,及 、 ____________的动物。
活动能力弱
活动范围小
蒲公英
昆虫卵
跳蝻
蚜虫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为什么选双子叶草本植物为调查对象而不是单子叶植物?
2.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块?
3.取样的关键在于什么?
4.如果所取样本在样方边界线上,我们应该怎样计数?
5.样方多少及大小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②样方法
合作探究十:自主阅读课本P5页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1.确定调查对象-双子叶植物
“因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难以辨认”而双子叶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
双子叶植物网状脉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②样方法
单子叶植物叶条形或披针形
制定调查方案
实施调查方案
样方
样方大小
样方多少
取样方法
样方内计数
随机取样
根据调查对象的大小和密度适当调整,一般不小于1m2
一般不少于5个,多一些计数结果更准确
边角上的个体,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关键 核心
2.实验流程
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②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步骤:取样→计数→求平均值  
2.估算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密度( )
样方1m2 1 2 3 4 5
株数(株)
密度 4
7
6
4
7
5.6株/m2
10m
10m
实战训练 
 实战训练 
3.科技人员为了检验某新型除草剂对麦田杂草猪殃殃的防治效果,随机选3块麦田,在每块田中做对照实验,施药60天后调查猪殃殃的密度。取样方法为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为1m2。调査结果为对照组411.75株/m2, 实验组35.00株/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样方数量过少,面积适当
样方面积过小,数量适当
C. 杂草株数应为整数,对照组数据有误
D. 实验组数据可信,该除草剂施用效果显著
 实战训练 
4.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hm2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 设置1个1m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 随机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再取平均值
D. 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再取平均值
E. 采用等距取样法,减少样方数量
F. 采用五点取样法,缩小样方面积
G.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在计数
 实战训练 
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合作探究十一:如果调查我国内蒙古大草原上骏马的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吗?如果不能那该用什么方法呢?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③标记重捕法
合作探究十二:自主阅读课本P3页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相关内容。
1.什么是标记重捕法?相关公式?适用范围?
2.标记重捕法的方法步骤。
3.归纳总结标记重捕法应注意的问题。
4.标记重捕法导致种群总数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5.如何选择适合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②标记重捕法
B.适用范围:
A.概念: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M个)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n个)中标记个体数(m个)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种群数量(N)
首捕标记数(M)
重捕总数(n)
重捕中标记数(m)
=
捕获
调查范围为1hm2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③标记重捕法
C.过程:
捕获
标记
调查范围为1hm2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③标记重捕法
放回
C.过程:
捕获
标记、放回
重捕
调查范围为1hm2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③标记重捕法
C.过程:
捕获
标记、放回
重捕
计算
第一次取样 并标记的数 第二次取样的总数 第二次取样 带标记的数 估算
数目
13 14 3
60.6只/hm2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③标记重捕法
3
14
=
13
N
种群数量(N)
首捕标记数(M)
重捕总数(n)
重捕中标记数(m)
=
N=60.6
 实战训练 
6.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60只鼠,标记后放回原地,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个鼠笼,捕获了72只鼠,其中带标记的鼠有18只,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调查草原鼠害时不宜采用样方法
B.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约为240只
C.若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很可能不准确
D.若鼠被捕一次后更难被捕捉,则该区域鼠的实际种群数量
大于调查结果
合作探究十三: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a.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
b.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
c.标志物不易脱落;
d.标志个体需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e.确保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迁入、迁出、出生、死亡;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③标记重捕法
D.注意事项:
合作探究十四:标记重捕法导致种群总数出现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偏大
标记物脱落
被标记个体部分死亡
标记物太醒目,导致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
标记物使动物受惊吓,从而不易被捕到
1
2
3
4
①重捕时间太短,初捕个体未充分融入;
②标记物过于明显,使其第二次捕捉时更易被捕到。
偏小
总标记数
M
重补标记数
m
重补数n
=
种群总数N
m
M
* n
=
N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2)估算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③标记重捕法
E.标记重捕法导致种群总数出现误差的原因:
 实战训练 
7.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种群密度时,一定不会造成估算值显著高于实际值的是(  )
A.使用大网眼渔网捕鱼
B.两次捕获的鲤鱼数量太少
C.放生后部分鲤鱼标志物脱落
D.池塘中存在捕鱼鲤鱼的天敌
“三看法”选择适合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一看
个体数量

直接计数
二看
生物类型
植物
样方法
二看
生物类型
活动能力小
样方法

动物
活动能力大
标记重捕法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3.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合作探究十五:除了以上三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外,大家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
①红外触发相机
②动物的声音
秧鸡

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
4.种群密度调查的其他方法
长臂猿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估算法
适用范围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黑光灯诱捕法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适用范围
有趋光性的昆虫
适用范围
植物或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其他方法
航拍法、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
--最准确
课堂小结
 实战训练 
8.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不合理的一组是( )
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蚂蚁的虫卵的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C.对夜间飞行的飞蛾进行诱捕可采取黑光灯诱捕法
D.标记重捕法适合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