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难忘的泼水节 13 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 材 分 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学 情 分 析 本课的最大难点在于周总理生活的时代离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他们大部分连周恩来总理是谁都不知道,更难理解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特殊感情。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为什么使人“难忘”?如何理解“人民的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这个情感重点?我想首先应走进周总理生活的那个年代,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品质,感受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老百姓对他的无限热爱和无比崇敬。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并在课堂上简介周总理生平结合图片向同学们讲了《一束鲜花》、《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故事,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通过实践,我校总结出了符合我校教学特点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
1、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2、以问导读,整体感知;
3、以问导思,品读感悟;
4、知识梳理,单元回归;
5、拓展延伸,达标检测。
教 学 模 式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教学重点难点】1、识记生字,会写生字。2、体会对周总理的热爱之情。泼水狂欢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云南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西双版纳,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那里看看!每年清明节前后,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孩子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以问导读,整体感知看到题目,你有什么样疑问?
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果关系句说说理由。
因为 所以 。 以问导思,品读感悟我问你答——有问必答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人们心里特别高兴?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
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
划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感悟 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挂,咖啡色长裤,
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
地来到人群中。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
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
傣族人民一起跳舞。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
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
为人们祝福。咖啡色长裤对襟白褂水红色头巾端象脚鼓凤凰花蘸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 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
多么令人难忘啊, 1961年的泼水节!体会傣族人们和周总理之间的情谊。 知识梳理,单元回归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通过这组教材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学习这组教材时,可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自主学习,了解家乡,赞美家乡。我想知道……彝族的火把节山西锣鼓苗族服饰鄂伦春篝火节秧歌拓展延伸,达标检测你会填吗?( )的泼水节 ( )的凤凰花
( )的周总理 ( )的地毯
( )的泼水节 ( )的花瓣
( )的头巾 ( )的鼓点 板 书 设 计13、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好的板书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课 堂 评 价1、自我评价
2、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3、老师评价
资 源 开 发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周恩来总理有所了解。
2、体会到周恩来总理的为人。 课堂教学的探寻
永无境,
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