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教师版和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教师版和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13 11:02:39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通常状况下,臭氧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的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
②化学性质有强氧化性。
③用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2)由氧气转化为臭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基础提升
1.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难溶于水 B.无色气体
C.能燃烧 D.熔点低
【答案】C
【解析】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A.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无色气体是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能燃烧表示物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2.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答案】A
3.在生产、生活及自然界中常发生以下变化:
①水果榨汁 ②酒精挥发 ③葡萄酿酒 ④冰雪融化 ⑤轮胎爆炸 ⑥铁钉生锈
以上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这些变化尽管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这些变化的共同点是 。
【答案】(1)①②④⑤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2)③⑥有其他物质生成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①冰融化 ②煤气燃烧 ③汽油挥发 ④钢铁生锈 ⑤瓷碗破碎 ⑥食物腐烂 ⑦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⑧灯泡发光 ⑨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①③⑤⑧②④⑥⑦⑨
5.分别取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它们都是 色的 (填“固”“液”或“气”)体,这些都是它们的 性质。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观察到在盛氧气的瓶中燃烧得更旺,而在盛二氧化碳的瓶中熄灭,由此可知氧气 ,二氧化碳不能 ,这些性质是物质的 性质。你还可以用 来区分它们。
【答案】无气物理用手扇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支持燃烧支持燃烧化学澄清石灰水
6.根据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别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
(1)铜片和铁片: 。
(2)蔗糖和食盐: 。
(3)汽油和清水: 。
(4)银块和铝块: 。
(5)金刚石和玻璃: 。
(6)水银和白银: 。
【答案】(1)颜色(2)味道(3)气味(4)密度(5)硬度(6)状态
7.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
【答案】C
8.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答案】C
9.“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摩擦产生高温,其外表材料在高温时会发生下列变化带走热量,从而降低飞船温度,保证飞行员的安全。这些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化 B.蒸发
C.升华 D.分解
【答案】D
10.下列能量的转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
【答案】C
11.阅读下面的短文,从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句子填空(填序号):
①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
②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③氯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34.6℃时变成了液态氯
④继续冷却到一101℃时,变成了固态氯
⑤把氯气通人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
⑥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
⑦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以上句子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化学变化的是 ,物理性质的是 ,化学性质的是 。
【答案】③④⑤①②⑥⑦
12.亚硝酸钠外貌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俗称工业盐,亚硝酸钠有毒,有人误当作食盐使用而造成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化学性质。
① ;
② 。
(2)请写出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
【答案】(1)①320℃亚硝酸钠会分解②亚硝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
(2)只需答以下1点即可(现象与结论顺序不可对调)
13.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的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出3点)。
(1) 。
(2) 。
(3) 。
【答案】(1)不均一、不稳定(2)有毒(3)易挥发(或可燃)
【解析】使用前要摇匀,说明它易沉积即不均一、不稳定;严禁食用说明有毒;用后及时盖上瓶盖,说明易挥发。
14.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硫酸钡说:我皮肤很白
B.金属钠说:我性质活泼
C.金刚石说:我坚硬无比
D.乙醇说:我芳香四溢
【答案】B
15.已知下列变化:A.钢铁生锈; B.食物腐烂; C.电灯通电发光; D.水加热变为水蒸气;E.木材燃烧; F.玻璃破裂; G.咬碎食物; H.消化食物; I.车胎爆炸; J.火药爆炸; K.食盐溶于水; L.加热蔗糖变黑; M.铁铸成锅; N.石蜡燃烧。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答案】CDFGIKM; ABEHJLN
16.请你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绿豆粒大小)钠,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氢气),钠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小球不停地游动,直至消失。
(1)在以上文字中描述了钠的物理性质有质软、 、 、 。
(2)上文中描述了钠的化学性质是 。
【答案】(1)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小;
(2)可以和水反应。
【解析】可以用小刀切说明金属硬度小,在水中能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说明金属的熔点低,颜色是银白色,能浮在水面上说明金属的密度比水小。都没有经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该金属可以和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
17.碳酸氢铵是一种农村常用的肥料。它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当把碳酸氢铵放在试管中加热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试管壁上有水珠。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碳酸氢铵由多变少,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根据上面的叙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 ;
(2)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 ;
(3)氨气的物理性质: ;
(4)碳酸氢铵的用途: 。
【答案】(1)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加热易分解;
(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4)肥料。
18.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石油蒸馏
B.牛奶变酸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食物腐烂
D.光合作用钢铁生锈
【答案】C
19.“做年历”是一些乡村所特有的民俗活动。下列各项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逛花轿,赏心悦目
B.游飘色,惊奇逼真
C.舞醒狮,虎虎生威
D.放烟花,喜庆洋溢
【答案】D
20.下列用途体现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冷却食物
B.二氧化碳气体灭火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酒精擦去油迹
【答案】B
2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火上浇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答案】B
极限挑战
22.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用氯气(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对饮用水消毒,推广使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IO2。CI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
(1)请写出CIO2的化学性质 (写出一点即可)。
(2)目前通常采用氯酸钠(NaCI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IO2(Kestiog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4HCl==2CIO2+Cl2↑+2H2O+2NaCl;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I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此法与Kestiog法相比,其优点是 。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1-1所示装置探究用潮湿的KCIO3与草酸在60℃时反应制取CIO2获得成功。在装置中,A为CIO2的发生装置,B为CIO2收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分析回答:
为了收集到液态CIO2,装置A、装置B应控制的温度分别是 , 。
【答案】(1)易与碱反应,见光易分解,有漂白性;
(2)无有害气体产生,产品易分离;
(3)60.0℃;低于11.0℃。
【解析】(1)见光易分解,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则化学性质为易与碱反应,见光易分解,有漂白性等;
(2)两个反应对比,该反应无有害气体氯气产生,且生成气体和固体产品易分离;
(3)因在60℃时,用稍加潮湿的KClO3与草酸能反应,则A应控制温度在60.0℃,可利用水浴加热的方法来控制,又因为ClO2在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为了分离使之变为液体,则B应低于温度11.0℃,可利用冰水来降低温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通常状况下,臭氧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的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
②化学性质有强氧化性。
③用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2)由氧气转化为臭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基础提升
1.下列H2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难溶于水 B.无色气体
C.能燃烧 D.熔点低
2.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3.在生产、生活及自然界中常发生以下变化:
①水果榨汁 ②酒精挥发 ③葡萄酿酒 ④冰雪融化 ⑤轮胎爆炸 ⑥铁钉生锈
以上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这些变化尽管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 。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这些变化的共同点是 。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①冰融化 ②煤气燃烧 ③汽油挥发 ④钢铁生锈 ⑤瓷碗破碎 ⑥食物腐烂 ⑦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⑧灯泡发光 ⑨植物的光合作用
5.分别取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它们都是 色的 (填“固”“液”或“气”)体,这些都是它们的 性质。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观察到在盛氧气的瓶中燃烧得更旺,而在盛二氧化碳的瓶中熄灭,由此可知氧气 ,二氧化碳不能 ,这些性质是物质的 性质。你还可以用 来区分它们。
6.根据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别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
(1)铜片和铁片: 。
(2)蔗糖和食盐: 。
(3)汽油和清水: 。
(4)银块和铝块: 。
(5)金刚石和玻璃: 。
(6)水银和白银: 。
7.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
8.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9.“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会摩擦产生高温,其外表材料在高温时会发生下列变化带走热量,从而降低飞船温度,保证飞行员的安全。这些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化 B.蒸发
C.升华 D.分解
10.下列能量的转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取暖器取暖
11.阅读下面的短文,从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句子填空(填序号):
①在通常状况下,氯气呈黄绿色
②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③氯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冷却到-34.6℃时变成了液态氯
④继续冷却到一101℃时,变成了固态氯
⑤把氯气通人水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
⑥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会燃烧
⑦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以上句子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化学变化的是 ,物理性质的是 ,化学性质的是 。
延伸探究
亚硝酸钠外貌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俗称工业盐,亚硝酸钠有毒,有人误当作食盐使用而造成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化学性质。
① ;
② 。
(2)请写出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方法。
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的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出3点)。
(1) 。
(2) 。
(3) 。
14.下列为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硫酸钡说:我皮肤很白
B.金属钠说:我性质活泼
C.金刚石说:我坚硬无比
D.乙醇说:我芳香四溢
15.已知下列变化:A.钢铁生锈; B.食物腐烂; C.电灯通电发光; D.水加热变为水蒸气;E.木材燃烧; F.玻璃破裂; G.咬碎食物; H.消化食物; I.车胎爆炸; J.火药爆炸; K.食盐溶于水; L.加热蔗糖变黑; M.铁铸成锅; N.石蜡燃烧。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16.请你阅读下列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绿豆粒大小)钠,放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氢气),钠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小球不停地游动,直至消失。
(1)在以上文字中描述了钠的物理性质有质软、 、 、 。
(2)上文中描述了钠的化学性质是 。
17.碳酸氢铵是一种农村常用的肥料。它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当把碳酸氢铵放在试管中加热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试管壁上有水珠。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碳酸氢铵由多变少,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根据上面的叙述,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 ;
(2)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 ;
(3)氨气的物理性质: ;
(4)碳酸氢铵的用途: 。
18.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石油蒸馏
B.牛奶变酸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食物腐烂
D.光合作用钢铁生锈
19.“做年历”是一些乡村所特有的民俗活动。下列各项活动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逛花轿,赏心悦目
B.游飘色,惊奇逼真
C.舞醒狮,虎虎生威
D.放烟花,喜庆洋溢
20.下列用途体现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冷却食物
B.二氧化碳气体灭火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酒精擦去油迹
21.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火上浇油
C.量体裁衣
D.滴水成冰
极限挑战
22.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用氯气(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对饮用水消毒,推广使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CIO2。CI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冷却至11.0℃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氯气。
(1)请写出CIO2的化学性质 (写出一点即可)。
(2)目前通常采用氯酸钠(NaCI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IO2(Kestiog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4HCl==2CIO2+Cl2↑+2H2O+2NaCl;我国最近研究成功用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取CI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此法与Kestiog法相比,其优点是 。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1-1所示装置探究用潮湿的KCIO3与草酸在60℃时反应制取CIO2获得成功。在装置中,A为CIO2的发生装置,B为CIO2收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分析回答:
为了收集到液态CIO2,装置A、装置B应控制的温度分别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