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4.繁星 单元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的描述能够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3.感受作者对星空、繁星的热爱,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的描述能够从视觉、听觉等角度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感受作者对星空、繁星的热爱,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
一、揭示课题,简介巴金 1.读题《繁星》,顾名思义,繁星就是——?有没有注意到课题中的星号,这提示我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就是要求我们同学要能够运用本单元以及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自己来学习。 2.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阅读写景的文章,我们首先要读明白写了——什么景。还要——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课件出示“导语页”)本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中几位同学交流了自己是如何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课件出示“交流平台”)我们来读读。 3.小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自主阅读巴金笔下的《繁星》,去体会繁星之美。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 1.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怀抱 2.相机理解: 摇摇欲坠:半明半昧:读句子,你知道半明半昧的昧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知道的? 你半明半昧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出示句子:就表示星星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3.这些词语都是第三自然段里的词语,第三自然段也最长,能读好吗?谁来试一试。我们一起读一读。 梳理文脉。 (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巴金在文中写了他几次观察繁星?分别是在他人生的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圈画出相应的词语。 (2)交流反馈,并相机板书: 从前 家乡的庭院 三年前 南京的菜园 如今 海上 舱面 三、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自主学习(二): 作者三次写繁星,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观看到的繁星画面有什么不同?默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句。 反馈交流第一、第二幅。 (1)第一幅:从前,在家乡,在庭院里纳凉,作者见到的星天是怎样的? 我听到了一个关键词“密密麻麻”。 (这密密麻麻的星星让你想到了什么?) (2)第二幅:在南京,在菜园,作者见到的星天与家乡的有什么不同?(星群密布 )。 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有哪些星群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星群?谁来给我们描绘一下星群密布的蓝天? 我们一起想象着星群密布的蓝天,读好第二幅繁星图。 第三幅繁星图 第三幅海上看繁星的画面最为丰富,富于变化的。 (1)自主学习:在大海上、躺在舱面上,作者观看到的繁星画面是丰富的、变化的,这里面分为哪几个小画面?你最喜欢哪个呢?自读课文,圈画关键词句,边读边想象。 (2)接下来进行合作学习,指名都合作学习要求:先在小组中读一读你最喜欢的画面,然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3)组际交流 交流最喜欢的画面,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相机点拨。 预设1: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仰望的画面中的关键词: 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星星这样低?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悬”“摇摇欲坠”。悬着的星星摇摇欲坠,给你什么感受? 预设2: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 交流基础上引读课文: 预设3: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引读:师: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睡梦中我仿佛看见 仿佛听见 配乐朗读。 四、迁移阅读,延伸课外。 你在哪儿看过看繁星,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吗? 同样是繁星,同一个人巴金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看到的繁星怎么会有这么大不同呢?同学们想知道吗?除了查阅资料,还要多多关注巴金这个人以及他的作品《家》《春》《秋》,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4 繁星 从前 家乡的庭院 密密麻麻 三年前 南京的菜园 星群密布 悬 摇摇欲坠 如今 海上舱面 围绕 眨眼说话 沉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