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2 10:2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学科教学承担着特殊的育人价值与功能,高中历史学科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大核心素养,这五大素养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落地对于学生成长过程中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基于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是必修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的第一课。 本节内容是世界史部分的开篇,简述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为后文讲述古代世界的大帝国、中古时期的世界等内容奠定相关史实基础。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总体讲述文明的产生的条件与标志,二是讲述了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希腊文明等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相比较初中版,新教材略去了法老的统治和亚历山大帝国,补充了人类文明的产生。教材对古代文明叙述的面比较多,但是对于各个文明的具体叙述又比较浅,都是点到为止,而且还有像古代印度文明等比较新且比较难处理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有必要结合课标和学情进行适当取舍。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有一定基础,但是本课教材内容时代遥远,与学生的距离感较大,且知识点很多,又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所以本课重点在于要通过对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梳理与分析,概括不同文明的各自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不同时空条件,从而强化学习历史所应具备的时空观念,深化对历史的理解,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材料的运用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明多样性,涵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根据课标的这些要求,结合学情和教材叙述,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 (1)知道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各自产生的时间与空间,并能够列举各主要文明发源地的文明成就。 (2)了解早期文明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感受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的深刻影响。 (3)能够通过不同文明区域的对比分析,了解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能够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4)在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感受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创造文明的伟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文明多样性,感受中华文明的辉煌伟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世界各文明古国的不同特点。教材在总体介绍古代文明的产生后,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世界著名的文明区域的文明状况,重点强调古代文明的差异性特点,通过对世界各文明状况的了解,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的政治、经济以及环境等因素决定不同的文明特点,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作为教材重点进行处理。 2.难点:古代文明产生过程中唯物史观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虽然高一 学生在初中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了解,但是这种了解还处于“知道”概念 层面,还没有对这些素养深入了解,更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这些可信学科素 养,因此历史学科素养的渗透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放大:文明初印象 显微:文明再感知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三张图片趣味引入新课 问题设计:同学们,这些图片与哪个文明有关?讲到文明,有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四个?我们如何判断文明的出现,到底什么是文明?今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一课。 以最近热议话题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直观感受古代文明产生的表现。
放大:“文明”初印象 文明的含义 材料:文明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 材料: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展示世界地图 文明起源时期大河流域人们生活的想象图 农耕畜牧的产生极其传播示意图 人类文明产生的过程 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阅读课文第二个子目,完成表格 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简表 文明区域文明主要成果代表古国西亚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东北非 (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南亚 (印度河、恒河流域)古印度东亚 (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青铜器、夏历、《诗经》、长城、都江堰古中国欧洲南部 古雅典
这些古代主要文明产生区域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观察图片,水代表流域对文明的产生和起源提供了哪些便利?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社会分工与城市的形成过程? 问题设计:文明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对文明有初步印象。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的学习聚焦: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以表格来探究世界的古代文明,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
二、显微:“文明”再感知 猖獗的洪水呀, 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 使大地颤抖…… 庄稼成熟了, 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苏美尔诗歌 向你致敬,尼罗河, 你来自大地, 孕育了埃及! 用你神秘的方式, 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使得追随者歌唱! ——古埃及诗歌 探究:自然地理环境(河流、海洋)对文明有何影响? 情景呈现: 材料一:埃及气候干旱,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代埃及农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只有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才能疏导和储积大量的水,而这大量的劳动力还必须进行协调, 赋予纪律和加以领导。……由于治水而产生统一指挥的最高政治权力。 ——德裔美国历史学家 魏特夫 材料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我们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三: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古希腊]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讲话》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朗读这两首诗并谈谈对这两首诗的感受。 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课堂小结 请任选一个早期文明,使用一些词语谈谈你的感觉。 情景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文明无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我们应该秉持平等与尊重,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交流对话。对待世界多元文明,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世界文明的共同前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去面对多样的文明。
教学反思
新教材的内容丰富,知识点很多,讲解起来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生本身听课情绪较高,有很大的学习兴趣,教学预期目标基本达到,但是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过度的不是很自然,对课堂的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等。今后在教育教学中会努力提升自己,强化技能,更好的适应新教材和新课改的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