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7 18:1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语交际·习作三
一、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实际,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劝说语言的特点,能态度真诚地劝说他人。
3.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1.了解劝说语言的特点,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态度真诚地劝说他人。
2.学会写发言稿,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三、学时
4学时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搜集“节约用水”相关资料,如:水的用途、水的宝贵以及相关故事等。
2.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独学方法:
1.通过图片、报纸、宣传广告等增强“节约用水”意识,并成为自己劝说的有力证据。
2.通过回忆和调查了解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独学检测:
1.水与人类息息相关, (填写一个“水”的用途)。可是
(填写一个水资源短缺知识),我不禁要大声呼吁: (写一句“节约用水”的宣传口号)
2.我在生活中发现了这样一种不好现象: 。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实际,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他人。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揭示话题
1.展示同学们在生活中随意浪费水资源的图片。
2.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打开水龙头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
3.揭示话题——劝说
二、合作、交流、探究
(一)小组交流,探究方法
劝告人最重要的一点——以理服人!进入第一个环节——有理大家说。
1.各学习小组交流独学检测第一题:
水与人类息息相关, (填写一个“水”的用途)。可是 (填写一个水资源短缺知识),我不禁要大声呼吁: (写一句“节约用水”宣传口号。)
2.小组内通过整理后,轮流上台交流
3.教师补充: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做出相应补充。
劝告人还需要——态度诚恳!进入第二个环节——用心来说劝。
1.情景表演
(学生表演第一个片段)
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了)
(学生表演第二个片段)
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在那里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回头把水龙头关了)
2.比一比,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并点拨: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充分的理由是不够的,诚恳地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二)学习方法,促进提高。
1.利用自己独学检测搜集到的资料以及刚刚了解到的劝说方法进行擂台赛。
①推荐代表上台,展示劝说本领。
②评一评。(教师点拨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思路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等)
(三)创设情境,拓展劝说。
1.展示自己独学检测中的第二道题,各学习小组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情况,写在黑板上。
2. 各学习小组选择其余小组的一种情况开始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4.教师小结。
第二——四学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明确发言稿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学写一份发言稿。
2.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进入习作
一次好的发言可以打动人心,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我们的学习中,竞选干部、慰问孤老、发表获奖感言等,都需要我们准备好发言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根据情境,写好发言稿。
二、自主阅读,学习方法
(一)思路指导:
开头: 问候语
介绍自己
说明竞选的原因
竞选﹡﹡发言稿﹛中间:﹛ 介绍自己的优势
当选后的打算(自己的设想和工作蓝图)
结尾: 表决心,希望大家投自己一票
(二)技法放送
写作发言稿,在语言上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1.语言要生动、吸引人。发言稿如果只是思想内容好,而语言干巴巴的,那就算不上是一篇好的演讲稿。我们可以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也可以用名言格言增强说服力,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又有很强的吸引力。
2.语言要通俗易懂。演讲稿中的话语要“上口”,要让听众一听就懂。比如,我们面对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演讲,如果我们也用跟同学们演讲的话语,或许爷爷奶奶就听不“入耳”了。这样的话,我们的精彩演讲还能成功吗?因此,演讲稿写完后,我们要念一念、听一听、想一想,看看自己的演讲语言是不是“上口”“入耳”。
成功写作发言稿的几种方法:
1.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新颖的材料。细心观察生活,选取你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写出你独特的感受和经历,要避免人云亦云,老写别人早就熟悉的事例。
2.新颖开头,引人入胜。发言稿的开头非常重要,要尽量写得新颖生动,而不要落入俗套,让人觉得乏味。
3.精彩结尾,升华主题。参考模式有:照应式结尾,结尾点题,与中心话题相照应;引申式结尾,结尾或联系生活,或由此及彼,再次点明主题或表达愿望等。
(三)阅读后,我对 这样的方法很喜欢(在文中做上批注),用上它一定会为我的文章增色哦!
三、范文赏评,习得精华
竞选“体委”演讲稿
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有幸走上讲台参加班委竞选,我激动、感动但不冲动。瞧我一头简洁的运动短发、一身宽松的运动服、一双高弹力运动鞋,不折不扣的干净利索吧?这模样当班长太风风火火,做学习委员嫌冒冒失失,任文娱委员又未免缺少内涵……但是当你脑海中闪过“体育委员”四个字时,不觉得眼睛为之一亮、胸襟为之一阔吗?咱这“造型”绝对的“标准”,不,简直就是“经典”!
什么,对我的性别不满意?很遗憾,那是爹妈给的,这也是我唯一无能为力的地方。但人由自然“制造”,也可在某种意义上超越自然。何况,体育委员一职并非“须眉”的专利,“巾帼”同样能撑起半边天嘛!大家平时不是戏称我为“假小子”吗?不难看出我有一股男生的冲劲、闯进,有一身男生的豪侠之气。至于运动会上我为班级争了多少光,那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在那儿。”用不着我再重复了。
好“汉”不提当年勇,且看今后勇倍增。当然,具有男孩性格的同时,我又不乏女孩子的气质,在男士的粗犷中又糅合着女孩子的细致。如果我有幸担任体育委员,谁的脚扭伤了需要照顾,谁因特殊原因不能上体育课,谁想找异性同学帮助自己训练又羞于启齿……我都将及时体察“民情”,热情周到地为你排忧解难。凡是粗心的“大男子”难以做到的,“小女子”都能为你想到做到!不过,除此之外,我还知道同学们最需要什么。
你想知道世界杯始于何年吗?你想知道世界杯那一年才有正式比赛吉祥物吗?……我是班报编辑,如果我当选为体育委员,将为大家开辟一个“体育大观园”专栏,让你对体育知识“温故而知新”。同学们是否觉得我们的学习生活太单调了呢?“必须增加活动”我听到了大家的心声。如果我当上体育委员,我一定为大家向学校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经常开展各种形式、各个层级的球类、棋类比赛,来丰富我们的生活,强健我们的体魄。
咱班的体育竞技水平目前处于中游偏下的地位。如果我有幸当上体育委员,我将努力使我们跻身于“体育强班”的行列。我将集思广益,在充分分析对手的前提下科学地排兵布阵、巧夺智取。当我们以“黑马”的矫健姿态出现在下届校运会上时,请诸君献我一束“勿忘我”——而这匹“黑马”出现的前提是,此刻你在我的名字下投下庄严的一票!谢谢大家!
(一)范文赏读,边读边想:
1.文章开头第一段写得好,原因是 。
2.我发现“须眉”“巾帼”“假小子”“大男子”“小女子”以及“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在那儿”这些俗语的引用,使得文章 。
(二)交流“边读边想”
1.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胸有成竹,自主习作
学生开始习作,本次习作由学习小组合作完成。
五、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点拨:评议的重点: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是否做到了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发言人的情绪精神是否饱满?)
六、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1.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在小组内发言。
2.学习小组互评,提出修改意见。
3.整理建议,二次习作。
七、教师总结。
学习收获(教后一得):
回顾·拓展三
一、学习目标:
1.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2.读书后要乐于和善于跟别人交流,达到互相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
3.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
4.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5.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
二、重点难点:
1.入情入境地朗读,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
2.初步了解认识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
3.搜集、背诵对联,增加文化积累。
三、学时:
1学时
四、知识链接:
回文联:是我国对联中的一朵奇葩。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清代北京城有一家饭馆叫“天然居”,乾隆皇帝曾就此作过一副有名的回文联: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某种特殊的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等。济南大明湖有一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叠字联:在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杭州西湖中山公园“天下景”亭叠字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顶针联: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尾字重复。如: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感受与体会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2.搜集、背诵对联,增加文化积累。
3.小组编排好一个节目。
独学方法:
1.回顾课文,反复品读。
2.通过网络、书籍或请教他人的方法搜集对联。
3.小组共同交流、讨论节目方案,分配角色,作好排练。
独学检测:
1.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我最喜欢的一句是《 》一文中 说的 。
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我对“日积月累”中的 这一幅对联最感兴趣,知道它属于 联,这种对联我也搜集了一副 ,我会将它们牢牢记下来。
课中导学
一、教师导入:
二、独学展示:
1.大家都来秀一秀:
①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我最喜欢的一句是《 》一文中 说的 。
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我对“日积月累”中的 这一幅对联最感兴趣,知道它属于 联,这种对联我也搜集了一副 。2.两人对子批一批:
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3.教师小结。
三、探究、交流
(一)我们应该如何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怎样说话?
1.组内说说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可以从生活中的例子、见闻或者课外阅读知识等方面谈,在交流中还要有意识地练习用上得体、精当的语言,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二)京剧、剧本你到底了解多少?
1.全班交流
2.教师小结
三、合作展示台
1.各组展示预先排练好的节目。
2.评价。选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节目,并说说原因。
3.教师小结。
学习收获(教后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