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将相和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7 18: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五 组
【单元导读】
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正等着我们去亲近,去感受,去细细品味。本组的几篇课文,正是从我国的古典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
学法提示:
◆本组课文都是节选或改编的,学习时,要注意由此生发开去,虽然不要求通读原著,但可以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感受名著的魅力。
◆本组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们在学习时在读中悟,悟后读,读悟相辅相成,在兴趣盎然的读、悟中领略人物形象。
◆在学习课文时,除了做到读悟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外,要注意学习作者生动、传神的语言,练习讲述故事。这样在课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中,你才能形成能力,展示水平。
【课外推荐阅读】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中国四大名著中的其中一本阅读。
【课外积累】
关于名著的歇后语。
18 将相和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我能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学习重难点】
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难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时:
2学时
知识链接
读一读“资料袋”。查找历史背景和相关资料。
课前独学
独学任务:
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勾画不懂的生字词
2.了解“将”“相”分别是谁,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
独学方法:
对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争取联系上下文理解或借助工具书、向他人请教。
独学检测:
1.词语补充
( )﹙ ﹚之宝 ( )直( )壮
完( )归( )( )无不( )
负( )请( ) ( )心( )力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将”指的是_________ “相”指的是_________“和”的意思
3.请你给本文的三个小故事列出小标题: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独学一问:
课中导学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是谁,全文共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入:
二、独学展示
1、读一读:
互相读字词、合作读“召集、商议、允诺、隆重、约定、胆怯、推辞、拒绝、能耐、诸位、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2、秀一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批一批: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检测。
三、交流、探究、合作
1、我来概括第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一个小故事是“ ”、 它的故事起因是 ,经过是 ,结
果是 。
2、我来概括第二个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二个小故事是“ ”、 它的故事起因是 ,经过是 ,结
果是 。
3、默读“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交流:思考: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学法提示:1、一边读一边划记描写蔺相如动作或语言的句子;2、品味找到的句子,体会人物特点。)
蔺相如是个 的人。
我找到的句子有:
3、教师小结。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1. 阅读“ 负荆请罪”,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我能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过程:
探究交流
1、我来与同学分角色读故事三:
我感受到廉颇是个 、 的人,因为:
蔺相如是个 的人,因为:
(学法提示:找出描写廉颇或蔺相如动作语言的句子品读体会)
2、我来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二、自我检测
1、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上卿(qīnɡ jī) 渑池(sh nɡ miǎn) 消弱(xuē xiāo)
胆怯(qu qi ) 击缶(ɡānɡ fǒu) 便宜(biàn pián)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改陈述句: 。
(2)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改陈述句: 。
3、 依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课中的“将”指 ,“相”指 “和”指
课题的意思是 。
(2)课文以秦赵两国的 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 、 、 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是
; 将相和好的实际原因是: 。
三、学习收获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
四、拓展欣赏
任务:阅读资料,开阔视野,积累成语。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五、作业布置
我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六、学文图解
18 将 相 和
(廉颇)(蔺相如)
完璧归赵(勇敢机智) 以大局为重 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渑池相会(知己知彼)
负荆请罪(知错能改)
教后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