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欣赏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欣赏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12 12:4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
《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音乐欣赏与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了解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文文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与演奏,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
知识与技能:聆听音乐,让学生掌握曲式结构、音色及音乐基本要素。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演奏,让学生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
2、聆听音乐,让学生掌握曲式结构、音色及音乐基本要素。
课前准备
课件、钢琴、葫芦丝
教学过程
导入
演奏基础练习
师: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带上你身边的葫芦丝,跟着老师一起去音乐之旅吧!听,火车来啦!(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用吐音演奏技巧模仿火车的声音。)
傣族文化介绍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什么地方呢?请你们看大屏幕!(播放西双版纳介绍视频。)
出示课题
师:这么美丽的地方不仅有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色,更有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著名葫芦丝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教师演奏)
新课教学
第一乐段
1)傣族舞蹈教学感受三拍子韵律
师:听到这么优美的音乐,你的脑海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
生:
师:这首曲子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傣族风情画卷,让老师啊都想跳起傣族舞蹈来,请你们一起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傣族舞蹈动作吧!(教师两个傣族舞蹈动作教学。)
第一乐段聆听1
师:你们的舞蹈动作真优美,都赶得上真正的傣族小姑娘与傣族小伙子了。让我们来听听这首曲子的第一乐段,请你告诉我这乐段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呢?(播放第一乐段,教师根据音乐绘画图谱。)
师:这段旋律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生:
师:那你们能根据老师刚刚绘画的图谱判断出这个乐段有几个乐句吗?
生:四个乐句。
第一乐段聆听2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也判断的很准确,这个乐段一共分为四个乐句,请你们再次聆听歌曲,结合图谱,把我们刚才学习的舞蹈动作加入我们的音乐中来吗?(播放第一乐段。)
生:
第一乐段聆听3
师:你们的建议非常的好,因为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的旋律是完全重复的,所以我们可以用同一种舞蹈动作。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是变化重复,前两小节一样,后面的小节不同,也可以叫做同头换尾,所以也可以用同一种舞蹈来表示。那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舞蹈起来吧!(播放第一乐段音频。)
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聆听1
师:这时,竹林深处又传来了一段旋律,你们听,这段旋律与刚才第一乐段的速度、节奏和情绪上又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奏第二乐段旋律。)
生:
第二乐段聆听2
师:看来我们对速度上都有不同的意见,没关系,请你们跟着老师拍打节拍,跟着老师一起再来感受下这一乐段。(学生拍打节拍,教师演奏第一乐段的第四乐句和第二乐段第一乐句。)
师:速度有变化吗?
生:没有。
教师总结
师:第二乐段的速度没有变化,只是节奏更加舒展,旋律出现在高音区,情绪显得更加的激动。
教师指导学生演奏第二乐段主题
师:这么激动的旋律,你们也迫不及待的想拿起你手中的葫芦丝来演奏这乐段旋律了吧!不急不急,我们先一起来学唱这段旋律的曲谱。(出示曲谱,跟教师琴声学唱旋律。)
师:你们的歌声好像从竹林的远处传来,真好听!那我们一起拿起葫芦丝把这段旋律吹吹吧!(教师指导葫芦丝演奏。)
完整欣赏
师:同学们,《月光下的凤尾竹》总共分为了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又分了四个乐句,我们用两个舞蹈动作来表达了这段音乐,你们还记得吗?第二乐段我们用葫芦丝演奏表达了傣族人民的激动情绪。现在请你们根据音乐,用我们独特的方式来与傣族人民过一场不一样的泼水节吧!(播放完整的《月光下的凤尾竹》音频,教师引导表演。)
师:孩子你们的热情感染到了老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傣族小伙子与小姑娘啊!老师也激动的想拿起葫芦丝与你们一起参加这场泼水节。(教师演奏,学生感受曲子。)
拓展
师:同学们,除了葫芦丝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乐器是用竹子制作的呢?
生:笛子、笙等等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竹笛和箫的音乐片段,我们一起来听听,听完后对比下这两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
师:总结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