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欣赏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欣赏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12 12:5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以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叙事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概括力,感情容量大,运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体单乐段结构,咏唱了七段歌词,根据词意采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进行艺术演唱,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叙述了一个悲壮感人的小英雄故事:十三岁的放牛娃王二小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把日本侵略军带进我军的埋伏圈,使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歌曲使人百唱不厌,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深入了解二小是一名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抗日小英雄,从而受到触动,发自内心的敬佩、赞美、怀念二小,同时产生不忘历史,珍惜现在和平时代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奋发学习的爱国热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整体欣赏、分段欣赏、对比欣赏、完整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律动、齐唱与领唱、歌表演等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与精神内涵(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叙事歌曲这一声乐体裁。了解歌曲中的不同情绪和音乐形象是运用(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方法表现出来的。初步运用(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方法表现歌曲,有感情的演唱第一段歌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歌曲中的不同情绪是运用(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方法表现出来的。
难点:尝试运用(力度、速度、演唱形式等)方法表现情绪。
【教材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1分)
很高兴在这里,将和大家共同度过美好的音乐时光。你们听说过“二小放牛郎”的故事吗?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就是叙述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歌唱二小放牛郎》。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二小放牛郎”的故事,采用谈话的方式,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陌生距离)
二、整体感知故事情节(6分)
1.师:请安静仔细听一听,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讲述了哪些故事情节?
2.生聆听2—7段后,个别说说,师随机板书:相关的故事情节(4分42秒)
4. 生回答: 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讲述的?(领唱和齐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2—7段,使学生对王二小的英雄事迹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王二小的敬仰之情。初步聆听感受歌曲采用的演唱形式,为后面的听赏体验打下基础,做铺垫。)
三、分段欣赏感受体验(24分)
1.聆听第二段:鬼子扫荡(3分)
师:歌曲共分7段歌词来讲述这个故事,比较长,咱们先分段来欣赏,首先欣赏第二段,听听用了什么演唱形式表现怎样的故事情节?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聆听,交流:领唱+齐唱 、稍慢、稍弱形式来表现鬼子扫荡的?
师:领唱部分叙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敌人要向山沟扫荡,山沟很重要,不但掩护着后方机关,而且还掩护着几千老乡,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会损失惨重。采用领唱+齐唱的对比,突出山沟面临着被扫荡的危险。
2.聆听第三段:敌人迷路,二小被抓。(3分)
1)师:正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快要走到山口,歌曲是如何表现的?速度、力度和情绪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听后,师生交流答案(板书:速度—中速;力度—中强;情绪—紧张地)
师:我们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一乐段表演得更好?
师生交流,教师指导情景表现:
模拟1(前两句)---敌人马蹄声:弹舌或打击乐器(木鱼1人)伴奏
模拟2(后两句)---敌人迷路:晃动身体,眼睛四处张望,不知怎么走啦。抓住二小要他带路:胸前紧握双拳,慢慢前伸。
3.聆听第四段:二小带路。(3分)
1)师:迷路的敌人被二小假装带入了我们八路军的埋伏圈,迎接他们的是什么?我们来听听第四段歌词,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的?歌唱时还有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初听,交流答案(板书:领唱、齐唱;)
再听,师: 领唱和齐唱的形式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更能体现二小的机智勇敢、激烈的枪炮声此起彼伏。)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表现枪炮声此起彼伏的情景?
师生讨论,教师分组指导边唱边表现。(先分练—后合)
一组:拍手(表现机枪扫射:哒哒哒哒)XXXX二组:跺脚(表现炮声:膨 膨) X X
4.聆听第五段:杀害二小。(4分)
师:穷凶极恶的敌子发现受了骗,是怎样对付王二小的?我们来听听第五段歌词,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的?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听后,师生交流答案(板书:齐唱、领唱;更能体现敌人的残酷,二小的英勇,年龄小)
师:二小稚嫩的身躯,被敌人活活挑在了锋利的枪尖上,摔死在坚硬的大石头上,死得太惨了,二小是多么的疼痛难忍啊,让我们一起参照间奏音乐,用表演的方式来演绎二小被杀时所承受的巨大疼痛感!
随音乐:齐唱前两句,谁愿意领唱后两句,共同感受敌人的残忍和二小的痛苦。
5.聆听第六、七段:为民牺牲,歌颂二小(3分)
1)师:在歌曲的第六段和第七段中,都饱含着人民群众对王二小幼小的生命匆匆逝去的惋惜以及对小英雄的崇敬和歌颂,请同学听听,哪个地方的演唱一下子让你感受到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惋惜、对王二小深深的歌颂!
2)聆听感受,交流答案(含着眼泪:突弱;放牛郎:高音区 渐慢 强结束),并模唱。
6. 聆听第一段:牺牲后的山坡(8分)
1)师:想不想去看看二小生长的地方?
(出示图片1):河北涞源县,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这是他的纪念碑,齐读碑文。
(出示图片2):这是二小的石头雕像
(出示图片3):这就是二小带敌人走进的山谷,当地叫西北沟,两山一沟,十分险要。
2)师:我们一起沿着清澈的溪水,顺着二小的足迹,向山谷深处走去,去看看二小牺牲之后山坡上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①聆听歌曲第一段。
②生聆听感受,回答。师:牛儿依旧还在山坡吃草,人们却再也看不到二小放牛的身影了,山坡上冷冷清清,人们更加怀念他。所以,这一段听起来速度力度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3)学唱曲谱
①师:带着怀念的心情用“噜”模唱这优美动人的旋律,随音乐用手画画旋律线,感受:有几个乐句?每一乐句旋律起伏有什么特点?
②生模唱感受后,交流。师:旋律婉转起伏,第1、2句较为平稳,好似把听众带到了连绵起伏的山坡上;第3乐句起伏最大,扶摇直上又突然回落,情绪比较激动;第4乐句旋律则节节下落,结束在低音区,仿佛是人民在心底里怀念他)。
③教师指导:第三乐句末的换气;声音圆润、音准、口型(像竖起的鸭蛋)、较长的气息。
学唱歌词
师:这么打动人心的旋律,能加入歌词来唱唱吗?
全班学生试演唱。
师范唱指导,不准的地方,长音地方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口型、声音连贯圆润。
全班学生练习演唱。
加入歌表演:学生边唱边做表演,教师巡视,全班统一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声势模拟、动作表演、画旋律线聆听、不同形式的演唱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参与音乐体验,充分感受音乐要素表现的故事情节,加深对音乐理解体验。)
四、整体回归感情升华(7分)
过渡:结合板书,师小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后来人们的传扬。像这样,用歌声叙述情节,讲述故事的一种声乐体裁,叫叙事歌曲。
师: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共同合作,用不同的方式把全曲演绎一遍,作为送给小英雄王二小的一份赞礼!
第1段:齐唱;第2段:静听;第三段:聆听模仿敌人;第四段:聆听模仿二小带路、激烈枪炮声;第五段:间奏(模仿二小被杀的痛苦)、齐唱被杀、领唱牺牲;第六、七段:齐唱
五、课堂小结德育渗透(1分)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是无数像王二小这样甘于牺牲的英雄们用鲜血染成的,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现在又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师)现在你们还小,要珍惜幸福时光,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为建设更加强大美丽的祖国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