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3课时 小数的意义(三)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1.借助计数器掌握小数的数位。
2.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能理解数位顺序表上的计数单位及进率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能抽象概括出小数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并能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重点: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难点: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
1.0.4表示( ),写成小数是( )。
2.0.56表示( ),写成小数是( )。
3.0.625表示( ),写成小数是( )。
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
0.3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56份就是0.56
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625份就是0.625
0.66
0.678
1.借助实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2.借助元、角、分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各角度理解小数计数单位和整数一样,具有十进位关系,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3.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并归纳出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4.利用小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小数的改写,感受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
1.读一读下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并用计数器拨出下面的小数,说出其中的“2”分别表示多少。
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约为22.222米/秒。
“22.222”中有5个“2”,这5个“2”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小数点右边第1个“2”在十分位上,它表示,用小数表示是0.1,所以这个“2”可以表示2个0.1。小数点右边第2个“2”在百分位上,它表示2个,可以写成0.01,所以这个“2”表示2个0.01。最后一个“2”在千分位上,表示2个 ,也可以表示2个0.001。
小数点左边的第1个“2”在个位上,它表示2个1。小数点左边的第2个“2”在十位上,它表示2个10。
2.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个位、十位、百位……,那么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 看一看,比一比,数位顺序表上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有何异同 请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小数点右边第四位是万分位,计数单位是万分之一(0.0001);
……
相同点: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不同点: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左边,数位顺序是从右往左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小到大,只有最小的计数单位——1,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而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右边,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大到小,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只有最大的计数单位——0.1。
3.小雨点文具店一本笔记本的标价是 5 元,另一家则是 5.00 元,那你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 为什么
4.完成课本“涂一涂”,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选择哪家都可以,因为价钱是一样的。
0.6和0.60大小相等,但意义不一样。
归纳总结
1.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
2.小数的读写:读小数时,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写小数时,也是从左往右,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点在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满十进“1”。
4.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1.填空。
4分米 =( )米 450克=( ) 千克
52厘米 =( )米 69克=( ) 千克
0.4
0.45
0.52
0.069
2.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1.070,结果是1.7吗 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0.350,结果是35吗 如果不是,错在哪里 ( 综合类作业)
1.070化简后不是1.7,而是1.07;0.350化简后不是35,而是0.35。因为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只能去掉小数末尾的零。
3.用四张数字卡片 和一张小数点卡片 .可以组成不同的小数。(每张卡片都要用上)( 拓展类作业)
(1)组成最小的三位小数。
(2)不改变数的大小,组成的小数能去掉两个“0”。
(3)组成的小数两个“0”都不能去掉。
0.025
0.025、0.052、0.502、0.205、2.005、5.002
2.500、5.200、25.00、52.00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