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4课时 平均数
第六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1.感受到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需要的,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2.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3.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和他人交流的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有120根小棒。
(1)平均分成3捆,每捆( )根。
(2)平均分成4捆,每捆( )根。
(3)平均分成2捆,每捆( )根。
(4)平均分成6捆,每捆( )根。
40
30
60
20
2.王辉爸爸买了3大盒茶叶,一共付了810元,平均每大盒里有6小盒茶叶,平均每小盒茶叶多少元
810÷3÷6=45(元)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到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数据的总体情况。
任务驱动
1.阅读课本的内容,你从统计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最多一次记住了9个数,最少一次只记住了4个数,5出现了2次,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2.“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就是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同样多,都是6个。那这个数字“6”是怎么得来的 摆一摆,画一画,使5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同样多。
通过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出淘气5次中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
3.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计算平均数
4.平均数是真实存在的数吗
先算总数,再算平均数。
不是。
5.平均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平均数有什么作用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它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归纳总结
我们认识平均数,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掌握了求平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移多补少法”和“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法”,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1.填空。
(1)希望小学四年级有4个班,其中四(1)班和四(2)班各有41名学生,四(3)班和四(4)班各有45名学生,希望小学四年级平均每个班有( )名学生。
(2)( )÷( )=全校平均每班的人数,全班捐款总数÷全班总人数=( )。
43
全校的班级数
全校总人数
平均每人的捐款数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个统计图一格表示( )人。
(2)一共调查了( )人。
(3)最喜欢( )运动的人数最多。
(4)最喜欢( )运动和( )运动的人数同样多。
5
跳绳
乒乓球
足球
175
3.解决问题。( 综合类作业)
(1)小明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刚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小明一定比小刚矮吗 为什么
不一定,因为140厘米和143厘米只是代表两人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而平均数的特点是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2)身高1.7米且不会游泳的人,在平均水深为1.5米的游泳池中,是否会有危险
可能会有危险,因为平均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游泳池水深的最大值有可能比1.7米还大。
4.2022年我国高温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2022年甲市7月20日到7月27日每天最高气温情况如下表。( 实践类作业)
你能计算出甲市这几天的最高气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吗
(37+38+39+39+39+41+41+40)÷8=39.25(℃)
答:甲市这几天的最高气温的平均温度是39.25摄氏度。
日期 20日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最高气温/℃ 37 38 39 39 39 41 41 40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