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2 14: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陕西咸阳·统考三模)中共中央某议决案提到:“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为此,中国共产党( )
A.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
C.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201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广州市开展了“一城一中山”的纪念活动。假如你暑期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B.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D.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3.(2022·陕西西安·高新一中校考一模)下图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发表的文章中涉及“革命”一词所占的比例。出现图3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4.(2022·陕西渭南·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所示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对这次起义表述正确的是( )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全国统一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5.(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会师②南昌起义③北伐战争④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6.(2022·陕西宝鸡·统考三模)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7.(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多次会议。下列表述属于“八七会议”的是( )
A.指出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B.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8.(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受此启发,后来中共领导了(  )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9.(2022·陕西·模拟预测)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说道,“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共产党
A.组织北伐战争 B.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
C.进行万里长征 D.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10.(2022·陕西西安·陕西师大附中校考模拟预测)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受此启发,后来中国共产党( )
A.领导了义和团运动 B.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C.同国民党合作北伐 D.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属于“成熟”的表现是(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2.(2022·陕西·模拟预测)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在这一“新的革命策略”指导下(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C.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D.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胜利进军
13.(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曾有这样的表述:“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是一种历史的进军,在这种进军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革命道路。”表述中的“革命道路”是指(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4.(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铁指轻扳第一枪,寒空响彻醒天狼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2·陕西铜川·统考一模)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不断进行探索。如图是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的会址,按照会议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6.(2022·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历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该老师讲解的主题是
A.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
B.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
C.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
D.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17.(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所示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D.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18.(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长征可以按照遵义会议分为前后两部分,遵义会议前红军遭到严重损失,如经历了湘江之战的重大伤亡,遵义会议后迅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彻底摆脱了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这表明,遵义会议( )
A.建立新领导集体 B.实现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C.挽救了红军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2022·陕西渭南·统考一模)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发展,按其反映历史事件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会师 ②南昌起义 ③三大主力会师 ④遵义会议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20.(2022·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所示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1.(2022·陕西西安·统考二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在如图中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二、综合题
22.(2022·陕西·模拟预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成功开创出两条道路:第一条道路主要是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一大批共产党人,经过创建、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逐步找到了这条道路;第二条道路主要是解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问题。这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
——摘编自《人民网》
(1)材料一中“第一条道路”是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源起于哪一根据地的建立?最初建立该根据地的部队是哪次起义的革命力量?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一中“第二条道路”是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谁明确提出的?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材料二 历史一再证明,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是与一个成熟的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在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重大判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不断推进其中国化…
——摘编自《人民网》
(3)党的“十九大”判断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23.(2022·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的过程,其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人物是谁
(2)“学习西方”——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3)请分别列出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
(4)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 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5)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C
【详解】中共一大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失败后,得到教训是必须联合其他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项正确;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排除A项;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战争,排除B项;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三湾改编,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是在日本东京,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是在武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是在南京,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旧址是在广州黄埔。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3,这一时期处于1924年开始的国民大革命前后,受国民大革命的影响,新青年也宣传革命,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是1915年,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为1949年,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图示是指南昌起义。依据所学可知,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 刘伯承等领导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项正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的是北伐战争,排除A项;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南昌起义之后,排除C项;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古田会议,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井冈山会师发生在1928年;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在1931年。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③②①④,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A项正确;通过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排除B项;古田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排除C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A项。
7.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销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C项正确;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排除A项;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被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由此判断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认真分析中国的形势,当机立断,向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选项D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是清末农民运动;武昌起义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B
【详解】根据材料“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共产党实施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率领军队深入农村广泛开辟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项正确;北伐战争是在1926年至1928年间,排除A项;1934年10月—1936年10月进行万里长征,排除C项;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于1947年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李大钊的言论中强调的是对农民群众的重视,这样就使中共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农民和农村,这样促进了开辟农村根据地的发展道路,后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项正确;1899年义和团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排除A项;1934年开始长征,与重视农民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与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的合作,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可知,本题考查的是1927-1937年的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并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由此可知,B项正确;根据题干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属于“成熟”时期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项排除;三大战役的胜利是解放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依据题干“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B项正确;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排除C项;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1926年北伐胜利进军,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从实际情况出发,毅然改变了原定的进攻并夺取省城长沙的计划,及时率领工农革命军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的道路。根据材料“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是一种历史的进军,在这种进军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革命道路”可知,材料中表述的“革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没有从城市向农村退却,排除B项;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是中共诞生以及井冈山会师; ②铁指轻扳第一枪,寒空响彻醒天狼指的是南昌起义;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指五四运动,当时中共还没有诞生;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①②④B项正确,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古田会议是红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③④①②,C项正确;而ABD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遵义、泸定桥、雪山、草地”,可知,与红军长征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转移路线:江西瑞金—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进军贵州—强渡乌江—攻克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翻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呈起堕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7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选项D符合题意;秋收起义、井冈山的艰苦斗争是从1927年开始的,不符合题意;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的原因,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
1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项正确;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B项;,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排除C项;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排除D项。故选A项。
1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可知材料表明,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C项正确;建立新领导集体,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排除B项;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史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9.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①1928年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 ②1927年南昌起义,是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③1936年三大主力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④1935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正确领导地位。因此题干四幅图片顺序是②①④③,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 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C项正确;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A项;遵义会议中没有提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在八七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1.C
【详解】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①是瑞金;②遵义;③会宁;④是吴起镇。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22.(1)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根据地。秋收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析】(1)
根据“第一条道路主要是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可知,第一条道路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井冈山道路。根据所学可知,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井冈山革命道路。根据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受到挫折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走向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
根据“第二条道路主要是解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问题”可知,第二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根据所学可知,党的“十九大”判断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所学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3.(1)魏源
(2)自强和求富
(3)康有为——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
(4)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走得通;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的过程,地主阶级思想家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起义。起义军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的探索之路艰难曲折,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有: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走得通;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