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陕西渭南·校考模拟预测)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陈独秀“此次实验”的矛头直指( )
A.军阀混战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专制政体
2.(2022·陕西渭南·校考模拟预测)陈独秀曾说:“国之所以不昌,在于民智未开。”为启发“民智”,陈独秀主张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
C.模仿西方政治制度 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3.(2022·陕西西安·高新一中校考模拟预测)“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这是胡适写下的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中的诗句。它直接反映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抨击旧道德 B.提倡民主 C.提倡科学 D.文学革命
4.(2022·陕西西安·统考一模)右图所示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时期的某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
A.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5.(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报刊在中国近代史时期传播了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促使如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1895-1919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
A.洋务运动的要求 B.戊戌变法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促进
6.(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见下图),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C.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比较全面客观
D.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7.(2022·陕西西安·统考二模)“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为此,知识分子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这说明( )
A.民族危机影响时代主题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D.马克思主义已传入中国
9.(2022·陕西西安·高新一中校考一模)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 )
A.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B.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反对专制
C.追求民主与科学、公平与正义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合
10.(2022·陕西西安·统考一模)九(1)班同学围绕“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展开了讨论。正确的一项是( )
A.学生是运动的主力 B.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提倡民主、科学的进步思想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1.(2022·陕西渭南·统考二模)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从上海开始并向全国发展 B.该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D.青年学生始终是这场运动的主力
12.(2022·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C.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13.(2022·陕西宝鸡·统考三模)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4.(2022·陕西宝鸡·统考二模)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由此可见,当时党的中心工作是( )
A.发展党的组织 B.领导工人运动 C.解决农民问题 D.开展军事斗争
15.(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创办刊物《机器工人》, 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反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A.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 B.注重发动工人阶级力量
C.明确了中国革命任务 D.掀起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16.(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下列关于中共二大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7.(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写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D.北伐军进军长江流域
18.(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
A.五四爱国运动 B.南昌起义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新中国的成立
19.(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初心使命”的确立是在(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八”
二、填空题
20.(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其口号是“(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三、综合题
21.(2022·陕西渭南·统考模拟预测)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是什么 图B会议于1954年召开,被毛泽东评价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结合所学,说说你对此的理解。指出图C中"1956年中国发生了质变"的标志性事件以及它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2020 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 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新年贺词》
(2)我国在哪次会议上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依据材料二指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什么任务
(3)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综合上述问题,从历史角度分析我们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有利因素。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题干“三年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体之痛苦。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共和体制已确立三年,时间上应该是1915年。1915年,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此次实验”是指新文化运动。因为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企图复辟帝制,在文化领域又推行尊孔复古,遭到国人的普遍唾弃,故新文化运动的矛头直指专制政体,D正确;新文化运势兴起时,军阀混战还没开始,排除A;根据材料“自经此次实验……珍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可知,矛头指的不是民主共和,排除B;戊戌变法的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但结果失败了,排除C。故选D。
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启发“民智”,陈独秀主张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掀起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D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A排除;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B排除;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模仿西方政治制度,C排除。故选择D。
3.D
【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出自胡适写下的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个蝴蝶》中的诗句,结合所学知识,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提倡文学革命,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的是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内容,没有体现出提倡民主、科学,也没有体现出抨击儒家文化代表的旧道德礼教,排除ABC项。故选D项。
4.A
【详解】根据漫画可知,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民主与科学,这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而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旧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A项正确;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排除B项;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指的是戊戌变法,排除C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由“1919年”结合所学,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积极宣传西方思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学,促使宣传先进文化和知识的报刊大量出现,可知,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排除B项;辛亥革命是1911年,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因此AB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B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不久陷入政治混乱之中,一些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制度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改变国民的思想,为此,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C项正确;洋务运动是由地主阶级中洋务派领导的,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排除B项;五四运动是由爱国学生掀起的,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通过材料“1919年3月”“两个月后”“青岛爱国强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影响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的话题内容,说明历史条件影响时代主题,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排除B项;国民,国家,爱国体现的是民众的民族意识增强,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已传入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9.A
【详解】根据所学,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是以前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A项正确;BC项与新文化运动有关,排除BC项;中共诞生于五四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五四运动提倡民主、科学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C项正确;学生是五四运动的先锋,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是工人阶级,排除A项;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没有体现“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排除B项;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在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B项正确;五四运动从北京开始的,排除A项;五四运动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很少,排除C项;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根据题干中“1919年5月”“ 罢学救亡,罢市救亡”,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五四运动中学生罢课、商人罢市,但是未体现工人阶级,故D符合题意;“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说明五四运动的范围由学生扩大到商人,故A不符合题意;“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反映了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也反映了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故B和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认识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
1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选项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排除;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B排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D排除。故选C。
14.B
【详解】依据“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可见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注重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人进行罢工等斗争,B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党发展党组织的信息,排除A项;罢工斗争与工人运动有关,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注重解决农民问题,排除C项;罢工斗争属于政治斗争而非军事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在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体现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量,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向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B项正确;在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与认清中国社会性质无关,排除A项;成立工会,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不是中国革命任务,排除C项;掀起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C项正确;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等,排除AB项;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D项。故选C项。
17.B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成立”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兴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北伐军进军长江流域均与示意图信息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C
【详解】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排除A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所以党的“初心使命”确立于中共“一大”,A项正确;1935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56年中共“八大”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良好开端,2012年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者均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0. 自强、求富 民主、科学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洋务派中央以奕 为代表,地方以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
21.(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的十八大。脱贫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越的政治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解析】(1)
地位:根据材料一可得出图A是五四运动,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图B是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作用: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图C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目标: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根据材料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得出必须完成脱贫任务。
(3)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们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有利因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越的政治制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