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2 14:3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陕西西安·陕西师大附中校考模拟预测)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作战,携手合作共同筑起中华民族血肉长城,赢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下图地点所对应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打破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2022·陕西·统考中考真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2022·陕西·模拟预测)绘制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年代尺中相关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②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③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D.④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向全国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于7月15日递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言宣布:“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材料中“共赴国难”指的是( )
A.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国共两党消除了矛盾
C.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5.(2022·陕西渭南·统考模拟预测)如下图漫画表达的主旨应是
A.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勃勃,妄图控制中国 B.英美等国态度暧昧,按兵不动
C.中国奋起反抗,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沿 D.中日战争一触即发
6.(2022·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抗日战争以来,以下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
A.血染卢沟桥 B.火烧圆明园 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
7.(2022·陕西西安·统考一模)1937年,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
A.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B.意味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 D.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8.(2022·陕西铜川·统考一模)有人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正面战场取得了军事胜利 B.推动全国抗战局面形成
C.迫使日军调整了侵华策略 D.战略反攻阶段已经到来
9.(2022·陕西榆林·统考模拟预测)绘制和解读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图是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年代尺,据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③“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④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2022·陕西宝鸡·统考三模)抗日名将续范亭说:“……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使日寇……不敢如以前那样长驱直入。”他评价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11.(2022·陕西渭南·校考模拟预测)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
A.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 B.体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C.借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
12.(2022·陕西渭南·校考模拟预测)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下列图片反映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13.(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地方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 )
A.延安 B.北京 C.上海 D.瑞金
14.(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所示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对这次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
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A.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D.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这次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5.(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下面是抗日战争时期邵恒秋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上图的桑叶是中国,蚕是日本;下图的鸡是中国,毛虫是日本),该漫画的寓意主要是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C.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D.地大物博,中国必胜
16.(2022·陕西·模拟预测)按历史的前因后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 ②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③“九一八事变” ④日本投降
A.③④①②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17.(2022·陕西西安·校考模拟预测)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领导抗战的统治集团是北洋军阀政府 B.中华民族觉醒,全民族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将士爱国 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二、填空题
18.(2022·陕西西安·校联考二模)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为,并举行示威游行,该事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19.(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年,日军为了占领卢沟桥继续南下发动七·七事变标志日军全面侵华开始。
20.(2022·陕西·模拟预测)为了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________________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
21.(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____战役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斗志;全民族抗战以来,____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三、综合题
22.(2022·陕西西安·陕西师大附中校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南京条约》签订 图B圆明园遗迹
图C
材料二
北伐战争示意图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居民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1)图A条约损害了中国的哪些主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图B“残迹”记录的侵华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根据图C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
(2)材料二图片事件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解决自身面临的危机的?依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烧死日本这匹野牛”的思想是什么?用抗战期间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得到的认识。
23.(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中图A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关系及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确定的奋斗目标。材料一中的“敌人”指的是谁?材料一框中的内容反映了毛泽东怎样的革命思想?
(2)指出材料二中图B所示事件的名称及其影响。列举这一事件后,中国共产党推动“统一战线”建立的史实。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B项;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排除C项;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项正确;中共三大的召开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是正式建立的标志,排除B项;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B项正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局部抗战的开始,排除A项;1938年6月到10月的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C项;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场的神话,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共赴国难"指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D项正确;国民革命期间,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A项;国共两党阶级利益不同,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B项;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也标志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首先我们要看到时间是在1937年10月,这个时期中国刚刚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因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与法西斯顽强斗争的一幕,C项正确;A项不能反映出中国的态度,排除A项;漫画中旁边的人表示的就是英美等国,反映出当时英美等国的绥靖政策,但这不是材料主旨,排除B项:1937年10月,中日战争已经爆发了,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开始的南京大屠杀,日军屠杀中国军民达30多万,骇人听闻,故D项符合题意;卢沟桥事变,中国军人死亡一万六千多,由于中国军人的奋勇抵抗,日军也有伤亡,故A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暴行,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在九一八事变中,中日双方都有伤亡,故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
7.D
【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1937年”和地点“上海”等信息,明显可以看出是日本对上海的侵略,这应该是指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D项正确;揭开中华民族全民族共抗战的序幕是七七事变,排除A项;武汉会战意味着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标志着中国军队取得抗日战争以来的最大胜利,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处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日本的作战方针是速战速决,从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了侵华策略,对国民党以军事打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对中共全力进行军事打击,因此材料中的“新气象”主要是指迫使日军调整了侵华策略,C项正确;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正面战场总体上没有取得军事胜利,排除A项;全民族抗战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时就已经形成,排除B项;抗战的战略反攻阶段到来是在1945年,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台儿庄战役共歼敌 1 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①③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②错误,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的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根据材料“……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使日寇……不敢如以前那样长驱直入。”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名将范续亭评价的史实是平型关大捷,D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排除A项;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B项;百团大战是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了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形式不仅多样并且重视实效,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建设,不能体现国共合作抗日,排除B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等,材料不能体现相关内容,排除C项;从题干“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可知,题干材料所处的时间为抗战时期,不可能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根据图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会议上海会址”可知反映的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是1921年。图②“遵义会议会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图③“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会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根据图④“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综上所述时间先后顺序是①④②③,A项正确;BCD的顺序不正确,排除。故选A项。
1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A项。
14.D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表述的是抗日战争,它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D项正确;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排除C项。故选D项。
15.B
【详解】漫画中的信息表明,在抗战前日本侵略中国,日本与中国犹如蚕与桑叶,中国人民没有觉醒,任凭日本侵略,如今中日关系犹如鸡与毛虫关系,表明如今由于民族觉醒,抗战必胜,B符合题意;ACD项漫画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16.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西安事变的发生时间是1936年12月;台儿庄战役的发生时间是1938年3月下旬4月1上旬;百团大战的发生时间是1940年下半年;日本投降是1945年9月。结合所学可知,题中的历史事件体现了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日之间的因果关系,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是③①②④,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甲午战争依靠军队抗战,而清政府不支持。抗日战争既有政府、军队、也有人民参与。形成了民族合力的抗战,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B项正确;领导抗战的不是北洋军阀政府,排除A项;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是变化,但不是最大的变化,排除C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8. 五四运动 1935
【详解】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竟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人们的极大愤慨。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为,并举行示威游行,该事件被称为“五四运动”。
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1935年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 九·一八事变 1937年
【详解】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爆发的七七事变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20. 企图迅速灭亡中国 豫湘桂战役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38年6月~10月,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此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结果国民党正面战场出现大溃败。
21.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斗志;全民族抗战以来,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2.(1)损害主权: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贸易主权。
说明: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
民族之痛: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
民族之幸:同时也唤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觉醒,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路,资产阶级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实业救国。
(2)做法:①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充分结合国情,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④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思想: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战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践行: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西安事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日木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全民族抗战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
(3)认识: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复兴;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等;中国革命和建设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依靠群众;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任一点)
【详解】(1)依据材料一可知图A是《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规定协定关税,损害了关税中国的关税自主权;规定中国开放五口通商,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图B“残迹”是圆明园的遗迹,可知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有关,据此分析,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内地,并日益扩展,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根据图C中左面《时局图》可知反映了甲午战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情景,而右面的图片和文字则反映了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民族意识的觉醒,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民族之痛: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民族之幸:同时也唤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觉醒,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因之路,资产阶级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实业救国。
(2)依据材料二示意图可知反映的是北伐战争,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1926年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但是最终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背叛革命,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解决自身面临的危机,采取的措施是:①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充分结合国情,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④召开了遵义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依据材料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概括毛泽东“烧死日本这匹野牛”的思想是团结全民族共同抗战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用抗战期间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践行这一思想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西安事变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日木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全民族抗战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军民以主力部队和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展开人民游击战等。
(3)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屡遭外来侵略,虽然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国家的富强之路,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团结广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赢得了国家的独立自主,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历程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是立足国情,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出了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由此得出: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复兴: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等;中国革命和建设得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依靠群众;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23.(1)关系: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敌人”:国民党反动派。
思想:工农武装割据。
(2)名称:九一八事变。
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史实: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面抗战爆发后,发表声明,加快建立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启示: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复兴;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等。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根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上通过的党的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根据材料可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指的是秋收起义受挫,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秋收起义的敌人指的是国民党反动派;“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体现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
根据所学可知,日军占领沈阳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是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同时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推动“统一战线”建立的主要史实是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面抗战爆发后,发表声明,加快建立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提交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积极抗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复兴,且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反抗外来侵略上的立场说明应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等,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