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资产阶级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陕西·模拟预测)下图反映了晚清时期翻译各类西方书籍的比例状况,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性质的变化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3.“他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材料中的“他”是( )
A.林则徐 B.孙中山 C.胡适 D.叶挺
4.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该会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该纲领的基本精神概括为三大主义。下列不属于这“三大主义”的是( )
A.“民主” B.“民权” C.“民族” D.“民生”
5.(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后来起义军成立了湖北军政府,这次起义是(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萍浏醴起义
6.有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材料中的“革命”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国民革命 D.二次革命
7.(2022·陕西渭南·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①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文件限制袁世凯独裁 ④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使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主张
C.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9.(2022·陕西渭南·统考模拟预测)如图为中华民国开国银质纪念币。该币反映的历史事件(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扭转了中国任人宰割的局面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0.(2022·陕西西安·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②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③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④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图为民国五年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金质样币,为了实现称帝梦,袁世凯( )
①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②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
③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④修改总统选举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军阀割据混战 B.护国战争爆发 C.“二十一条”影响 D.列强侵华
13.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写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他强调的是( )
A.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B.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C.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二、填空题
14.1906年爆发的______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______,袭取镇南关。
15.(2022·陕西西安·统考一模)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_________》。
16.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___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为了实现皇帝梦,袁世凯下令以___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7.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8.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大会决定创办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19.(2022·陕西宝鸡·统考模拟预测)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____________制度;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__,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0.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 ______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主要派系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______为首的奉系军阀,等等。
21.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爆发。
三、简答题
22.指出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确定的政治纲领。简述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列举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三次起义。
四、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不断追逐同一个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他们以为由一个封建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封建主义的束缚就会解脱,这只能是一种幻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稿》
材料三 在1840年-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1901年-1920年期间……是为上升积聚力量的时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的特点,并根据材料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目的。
(2)材料二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当时“封建皇帝”是谁?这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三,中国开始“沉沦”和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1901年-1920年期间中华民族不同阶级阶层为挽救民族危机积聚力量做了哪些努力?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经历了怎样的近代化历程?
参考答案:
1.B
【详解】依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晚晴所翻译的书籍在1860年到1899年翻译的最多的是应用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容,但是在20世纪初其变成了社会科学为主,结合所学可知,1860年到1899年主要处于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是1895年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华民族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促使国人学习西方的重点由技术层面转移到制度等层面,进一步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B项正确;晚清时期中国始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题干中所列举的社会科学书籍也并不一定都是宣传民主共和观念,排除C项;1895年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理念的破产,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因此是中国同盟会,B项正确;兴中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排除A项;华兴会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团体,排除C项;光复会是清朝末年的反清革命组织,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根据所学可知,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B项正确;林则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维护清朝统治,排除A项;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而清朝1912年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叶挺不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纲领的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不属于这“三大主义”的是“民主”,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属于三民主义中的三大主义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1911年……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后来起义军成立了湖北军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在起义计划泄露的情况下,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B项正确;南昌起义爆发于1927年8月1日,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秋收起义爆发于1927年秋,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萍浏醴起义是在1906年中国同盟会领导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题干中“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可知,题干材料中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B项正确;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其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排除A项;国民革命一般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排除C项;二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同盟会会员宋教仁被刺身亡,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限制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这就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即三权分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由此可知,①②③④均正确,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8.C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主权在民的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实际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C。
9.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国开国银质纪念币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A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扭转中国任人宰割的局面,也没有动摇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排除BC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在辛亥革命之前,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辛亥革命后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为了实现皇帝梦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①《中华民国约法》,③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因此①③④正确,B项正确;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是国民党右派的反动措施,不属于袁世凯采取的措施,②错误,排除含有②的组合A、C、D三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据材料“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可知,此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是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A项正确;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1915年日本与袁世凯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但与军阀割据混战无关,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此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其主要原因是争夺地盘和势力范围,列强侵华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之后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历史进入到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列强侵略加剧、军阀混战不已、民不聊生。C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排除A项;1916年袁世凯已经去世,排除B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是在1912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4. 萍浏醴起义 广西起义
【详解】结合所学“同盟会的史实”可知,1906年爆发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
15. 1842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详解】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16. 1912 1916
【详解】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故 ① 1912;为了实现皇帝梦,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故 ② 1916.
17. 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统一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依据课本所学,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故此题的填空分别是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 《民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民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前身为宋教仁在东京创办的《二十世纪之支那》。同盟会成立后,将其改为《民报》作为会刊。报刊介绍《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在南京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故①《民报》、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 中央集权制度 清王朝
【详解】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成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 中华帝国 张作霖
【详解】1915年末,袁世凯公然复辟帝制,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四分五裂,主要派系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等等。
21. 中国同盟会 护国战争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故中国同盟会、护国战争。
22.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历史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义:萍浏醴起义;广西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
【详解】政治纲领:1905年,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历史意义: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起义:1、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2、1907 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3、1911 年 4 月,黄兴领导了广州黄花岗起义。
23.(1)虽有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入市场,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2)戊戌变法,光绪帝,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鸦片战争。《辛丑条约》签订;孙中山宣传革命思想,创办革命团体兴中会,组建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来为了维护共和政体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4)从学习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可知,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的特点是虽有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入市场。根据材料可知,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目的是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2)
材料二中“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在政治舞台上初露头角”是指戊戌变法,当时皇帝是光绪帝,这场“由一个封建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
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三可知,中国开始“沉沦”是鸦片战争;完全沦为“谷底”是《辛丑条约》签订。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01-1920年中华民族不同阶层为挽救民族危机做出努力,其中孙中山宣传革命思想,创办革命团体兴中会,组建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来为了维护共和政体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分析题干所有信息,近代中国经历的近代化历程从学习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