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针灸/熏炙 整饬/敕造 蹊跷/下自成蹊
B.佝偻/龃龉 倜傥/孝悌 绯闻/缠绵悱恻
C.债券/缱绻 创伤/怆然 拘囿/良莠不齐
D.摩挲/窸窣 商贾/蛊惑 冈峦/力能扛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对于自己孩子的毛病,张先生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B.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处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高速扩张的丰田汽车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而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要想使低碳环保新能源汽车风行于世,有关企业必须瞻前顾后。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素质的关键在于民众而非精英,民众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社会的整体素质。
B.陈光标近几年广行善举,受到民众的赞誉,此次穿标准“雷锋”装亮相湖南卫视,也只是一种行为艺术, 目的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来做好事。
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D.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名字对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非常熟悉的,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曾经影响了无数人。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
A.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B.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C.则仆偿前辱之责 D.夙遭闵凶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航母上舰载机下达起飞指令时使用手势的四个原因,每点不超过5个字。(4分)
近日,“辽宁舰”舰载机成功起落,网民纷纷模仿航母弹射指挥官(射手)下达起飞指令的动作,且戏称为“走你”。由于航母甲板上各种情况变化过快,输入的数据常常跟不上变化的速度。航母上设备很多,雷达等就有几百个,使用无线电肯定会产生干扰。语言上同音字的沟通歧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事故,这个时候视觉是最直观而且最没有歧义的。所以航母舰载机的起飞,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也,为郡县吏,避乱南渡。孙权统事,岱诣幕府,出守吴丞。权亲断诸县仓库及囚系,岱处法应问,甚称权意,召署录事,出补余姚长,召募精健,得千余人。
黄龙三年,以南土清定,召岱还屯长沙沤口。会武陵蛮夷蠢动,岱与太常潘浚共讨定之。嘉禾三年,权令岱领士众,屯陆口,后徙蒲圻。四年,庐陵贼李桓、路合、会稽东冶贼随春、南海贼罗厉等一时并起。权复诏岱督刘纂、唐咨等分部讨击,春即时首降,岱拜春偏将军,使领其众,遂为列将,桓、厉等皆见斩获,传首诣都。
权诏岱曰:“厉负险作乱,自致枭首;桓凶狡反复,已降复叛。前后讨伐,历年不禽,非君规略,谁能枭之?。”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出补余姚长 离开都城,到地方任职
B.会武陵蛮夷蠢动 适逢
C.慷慨有才志 不吝啬
D.权闻之叹息,以让群臣曰 责备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吕岱清廉、节俭和智勇的一组是(3分) ( ▲ )
①孙权统事,岱诣幕府,出守吴丞 ②岱拜春偏将军,使领其众,遂为列将
③岱自表辄行,星夜兼路 ④时年已八十,然体素精勤,清身奉公
⑤及原死,岱哭之甚哀 ⑥遣令殡以素棺,疏巾布褠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孙权掌管政事的时候,吕岱外出做吴丞。孙权亲自审断案件,吕岱处理案件、回答孙权的问题,非常合乎孙权的心意,被召回做代理录事。
B.廖式作乱,吕岱会同唐咨等将领攻讨一年多时间,终于斩杀了廖式,平息了诸县,叛军各路党羽逃回武昌。
C.吕岱一生,生活节俭朴素,即使到了八十多岁了,依然能够体素精勤,清身奉公,到了家境贫困的地步。孙权听了都为之感动,主动给吕岱加赐钱米布绢。
D.吕岱知道吴郡的徐原很有才志,知道他可以成事,就赐给衣物,并且和他一起谈论事情。后来就推荐提拔了徐原,徐原官做到了侍御史。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桓、厉等皆见斩获,传首诣都。(3分)
(2) 初在交州,历年不饷家,妻子饥乏。(3分)
(3) 人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月
[宋] 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诗中“白云红叶两悠悠“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赏析(4分)
▲ ▲
(2)有评论者说,全诗无一笔写月,而处处见月,正如司空图所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4分)
▲ ▲
(3)全诗主要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 (庄子《逍遥游》)
(3)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 _______; (《劝学》)
(4) ______▲_______,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中《渔父》)
(5)流言, ▲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 ___ 用之所趋异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7)夕阳古道无人语,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8)君子坦荡荡, 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9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上品生活不着痕迹
雪小禅
我一直不太理解父亲。
我觉得他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真的,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种人?
父亲是一个老知青,绝对老三届的。他没有回北京,留在这个小城。小城中有他心爱的女人,然后,有了我和弟弟。
后来,他考取大学,仍然没有回北京,仍旧回到小城,在一个化工厂当技术员。他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一个电脑爱好者,一个音乐发烧友,一个天文发烧友,一个气功爱好者,一个足球迷,一个金庸迷……
我不知道人可以有多少经历,但是他喜欢的东西,都能玩到极致。他喜欢无线电,可以自己制作电视机和收音机,并且和全国各地的无线电发烧友都有联系;他喜欢电脑,在60岁那年,还能自己设计软件,有很多电脑知识,我还要请教他;他喜欢音乐,陶醉在古典音乐中,并且拉得一手好二胡,弹得一手好古筝。有时,我回到家里,看到他正在听一种叫埙的乐器,一边听,一边写毛笔字,他的毛笔字,得过全国的大奖。
当然,有彗星飞过地球,他总说给我打电话,那时,我正为生活奔波,或者和人谈着合同,或者在酒店里吃饭。总之,我觉得自己干的都是正事。谁能像他那么活着,养着十几只猫,每天要去早市买鱼,因为那些鱼比较便宜。有办婚事丧事的人,厨房里扔出鱼肠子,他和妈就去捡,有一次,让我同事看到,他们说:“你爸和你妈在捡破烂呢。”弄得我哭笑不得。
当然,我一次也没有看到彗星,我没有那个心情,没有那个心境。况且,我总是很累,早早地睡去,怎么可能半夜起来看彗星?
父亲每次都要一本正经地看,他的器材很先进,他招了一帮年轻人,在那里看星星。
我对妈说:“我爸爸当年肯定和徐志摩差不多,太浪漫了。这把年纪,还有这种心情,让人佩服。”
每次,我回到家里,父亲都会让我坐在他的电脑前,看他拍的猫和花,他用数码相机认真地记录那些猫的生活,其中,有一张叫“这只猫三个月了,还在吃奶”,笑得我肚皮疼。他的每只猫都有名字,每张照片都有题目,每朵花也都有名字。父亲说:“那都是我的孩子。”
刚开始,我反感父亲的这种生活态度,和他一起出来的人,早就当了处级干部,他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种花养猫,看星星,看足球,玩电脑,他的世界总有不同的精彩在上演。我曾抱怨他说:“如果你官当大点,我和弟弟一定会有更好的工作。”父亲从不这么认为,他说:“指望父母的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就像总在父母身边的鸟,永远也飞不高一样。”
后来的事情,验证了他的话是正确的,我考取了外企白领,弟弟成了有名的工程师。
有一段时间,我被派往美国工作,到了美国,我发现到处都是像我父亲这样的人。他们悠闲地过着日子,没有多少钱,但是,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我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说:“人们挣了钱,想做什么?无非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我们能过这种生活,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和陀螺一样旋转呢?”
每天,父亲给我发邮件,刚开始,我总是嫌烦,无非是他养的猫和兰花,那些猫又生了很多小猫,父亲把那段录像传给我,他说:“非常美妙。”
那些春天里初开的兰花,我开始没有觉得美妙,当我渐渐沉下心来,我发现那些兰花,芬芳迷人,我发现父亲发来的猫的照片生动可爱,甚至我开始想给它们一个个起名字。
能把生活活出一朵叫做美妙的花来,这是一种多么快乐而迷人的心境。父亲60岁了,他从二十多岁开始,就这么活着,闻闻风中花的香,看看小猫咪的可爱,读读金庸小说的侠气,望一下神秘的星空,弹一曲高山流水,和老友下下围棋,和自己的爱人,牵手去捡鱼肠子。这样的生活,是父亲的生活,那曾经是我觉得不求上进的生活,现在,我认为那是一种最美丽的生活。生活的上品,往往是不着痕迹,然后把自己融入自然。
芬芳生活,往往是最朴素的境界,那里就是我们所要的禅意芬芳。
12.第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
13.结合全文,说一说父亲“快乐而迷人”的心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
14.如何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
15.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 “上品生活不着痕迹”为题的用意。(6分)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8分)
文化需有历史责任感
邓安明
近日,电视剧《步步惊心》在各大卫视播出后,迅速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然而,近年随着《寻秦记》、《宫》等穿越题材的影视剧的“亮相”,让人不得不发出深思。
毋庸置疑,历史不是“面团”,不能任人揉捏,不可随意编造,不能滥施斧柯。穿秦、穿清,都是心猿意马,既给观众带不了教益,也无端给“文化因子”注入了添加剂。
在纷繁复杂的年代,当我们面对各种利益和物质的诱惑时,是否还能给历史和文化留一份敬重呢?君不见,某编导为赚取票房,将“红色经典”和“古典名著”进行恶作剧地改编,不负责任地歪曲历史、篡改历史、伪造历史、调侃历史,收到的只能是观众的啼笑皆非,忍俊不禁。
恶搞是当下的“文化病象”,“曲笔”创造出来的产物必会误人子弟。在“文化病象”的背后,折射出作者的浮躁心态和文化理念的错位,折射出一些文化人的物质欲望,以及对历史责任感的缺失。在这里,有的人大肆“炒作”自己,有的人“剑走偏锋”,有的人则不惜任何手段买卖所谓的“文化”。
文化需有历史责任感,而不是脱离实际,无谓地在吸引观众和读者眼球上“出彩”。秦文化、唐文化、汉文化……凡是种种,都是先哲经过生活抽离出来的文化精品,具有时代特点,经过历史的检验。曹雪芹、蒲松龄、鲁迅、茅盾、沈从文……他们都是呕心沥血,甘做微木,在寂寞中写就影响世人的鸿篇巨制。
文化不能带动GDP,但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矫正价值取向。古老的华夏民族需要文化的兴盛,更需要常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道义,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去创造优质的文化“品牌”,使“软实力”不软,“硬功夫”更硬。
诚然,作为文化的主人,通透历史脉象,关注社会民生,了解当下社情,是提升文化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的益事。马识途的《夜谭十记》,王树增的《长征》,方方的《武昌城》,刘益善的《染血的牛笛》,刘醒龙的《天行者》,阿来的《尘埃落定》,党益民的《一路格桑花》,钟正林的《鹰无泪》等等,都有如上特点,是反对脱离时代和矫揉造作的作品。
倘若我们清心寡欲,坚守学术操守和文化道德,无妨多走出房门,在浮华的当下多接“地气”,多搞调查与研究,深入挖掘出创作的第一手资料。避免文化走进“过度商业化”的误区,避免急功近利的文化传播方式。只有如此,“文化花园”才会花团锦簇,“文化花蕾”才会竞相绽放,才能在时代的呼唤中肩负起历史的责任,收获自信与和谐,实现创新与增殖,积极助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6.为什么作者呼吁“文化需有历史责任感”?(6分)
▲
17.作为文化的主人,让文化“肩负起历史的责任”的正确做法有哪些?(6分)
▲
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能脱离材料蕴含的意义范围作文,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二年级
语 文 试 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 (3分)C (A.jiǔ/zhì chì/chì qī/xī B.gōu/jǔ tì/tì fēi/fěi D.suō/sū gǔ/gǔ gāng/gāng C.quàn/quǎn chuāng/chuàng yòu/yǒu )
2.(3分)D (瞻前顾后:原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现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多义成语,此处可用原意。A.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应该是“不以为意”。B.功败垂成: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C.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
3.(3分)A (B.句式杂糅,除掉“目的”或“为了”。C.逻辑错误,“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D.主客体颠倒,应该是“对于作家史铁生的名字,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是非常熟悉的”)
4.B(3分)
5.(4分)情况变化快、无线电干扰、语言有歧义、视觉直观
(3)(4分)有人把这些情况告诉吕岱,吕岱感叹地说:“这就是我看重徐原的原因呀。”(“或”“所以”“贵”句意各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1)(共4分)借景抒情(1分)写了夜晚看到云的洁白和浮游,枫叶的红艳和飘逸(2分),表现诗人悠闲清静的心境。(1分)
(2)(共4分)同意。前两句写清亮的溪水绕着翠绝的青山,澄碧的天空倒映于水中,二者澄鲜一色。(1分)因有皎洁的月光,诗人才在秋夜中欣赏到水之清,山之碧。(1分)第三、四句写诗人在静观秋光月色之中而产生的超脱世俗,心旷神怡之感。(1分)全诗写景抒情自然,所有景物和感受都受月光的影响,不着一“月”字却“尽得风流”。(1分)
(如果写“不同意”理由充分可酌情给分)
(3)对夜月笼罩下的自然美景的喜爱(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每空1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则其负大舟也无力(3)而 致 千里;(4)举世皆浊我独清(5)尤使我耳不忍闻。(6)或轻于鸿毛 (7)和黍秋风听马嘶 (8)小人长戚戚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9分)
12.(3分)答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欲扬先抑;引起下文;强调“我”对父亲生活的不理解。(每点1分)
13.(6分,至少写出三点,每点2分)父亲不回北京、安身于小城,做普通的工作;不仅爱好广泛,而且都能耗费精力将其一一做到极致;过着一种“不求上进”的生活,甘做普通老百姓;与大多数人的忙碌奔波完全不同,与功利化过重的现实社会“脱节”。
14.(4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强调依赖父母的孩子不会有前途。(2分)表明了父亲的教育观:孩子要独立、自强、自主。(2分)
15.(6分,要结合文义解析题意,意思对即可)①像父亲那样朴素、快乐、悠闲、美妙的生活。(2分)②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一行爱一行,把自己融入自然。(2分)③对当下生活的反思,对父亲美丽生活的理解、赞赏、向往。(2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6.(6分)①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矫正价值取向;②古老的华夏名族需要文化的兴盛;③我们需要常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道义;④需要创造优质的文化“品牌”;⑤使“软实力”不软,“硬功夫”更硬;⑥提升文化价值、推动社会进步。(每点1分)
17.(6分)①通透历史脉象,关注社会民生,了解当下社情;②清心寡欲,坚守学术操守和文化道德;③多接“地气”,多搞调查与研究;④深入挖掘出创作的第一手资料;⑤避免文化走进“过度商业化”的误区,⑥避免急功近利的文化传播方式。(每点1分)
18.(6分)首先从批评当下播放的穿越题材的影视剧“不负责”切入,引出话题;接着分析当下“文化病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然后得出“文化需有历史责任感”的论点;最后提出“肩负历史责任”的正确做法。(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参考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立意提示:1.蜗牛本身:蜗牛开始雄心勃勃,好高骛远,并立下“鸿鹄之志”,既而又自渐形秽,不思进取,最终一事无成,老死荒野。2.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
参考立意:1.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2.正视现实,笑对人生;3.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4.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5.做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立下适当的志向,然后从点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获得成功。
附:译文
吕岱,字定公,东汉广陵郡海陵人,他初为郡县小吏,汉末避乱南渡。当时孙权主持江东政事,吕岱投效孙权帐下,后离开都城担任吴丞。孙权亲自裁决各县仓库以及囚犯等问题,吕岱处治应答,很合乎孙权的心意。于是被征召担任录事一职,后外调补任余姚长。在余姚,他召募了精锐强健的壮士,招得一千多人。
黄龙三年,因为南方国土安定,朝廷召吕岱回来,屯兵在长沙沤口。恰逢武陵一带的少数民族蠢蠢欲动,吕岱与太常潘浚共同商讨平定之计。嘉禾三年,孙权命吕岱率领军队,屯兵于陆口,后又移兵蒲圻。嘉禾四年,庐陵贼寇李桓、路合、会稽东冶贼寇随春、南海贼寇罗厉等同时起兵叛乱。孙权又下诏让吕岱统率刘纂、唐咨等分兵讨伐攻打,随春当时就先投降了,吕岱授予他偏将之职,让他率领他的部下,后来就成为有职位的将军,李桓、罗厉等都被俘获斩首,头颅被送到了京师。
孙权下诏给吕岱说:“罗厉依仗险要的地形作乱,自己招致杀头之罪;李桓凶狠狡诈出尔反尔,已降后又叛乱。前后征讨攻打,多年无法俘获,不是你的谋略,谁能拿下他的头颅?”
潘浚死后,吕岱代替潘浚兼任荆州文书。不久,廖式发动叛乱。攻打包围城池,零陵、苍梧、郁林各郡被骚扰,吕岱自己上表请缨后就出发了,日夜兼程。孙权派使者追赶吕岱授予他交州牧一职,并派遣唐咨等几位将领骆驿不绝地相继支援,征讨一年后镇压了这场叛乱,斩杀了廖式并遣散了不合法的代理临贺太守费杨等人,兼并了他们的各路党羽,郡县全部平定,然后回师武昌。
这时他已是80岁的老人,但他依然精壮勤劳,老当益壮,洁身自好,廉洁奉公。(吕岱)当初在交州任刺史时,多年没有给家中送过饷银,妻子儿女饥饿贫乏。孙权听说这件事感叹之余,拿这件事责备群臣说:“吕岱出征身在万里以外的地方,为国家辛勤工作,家里生活困苦,我却不能早知道。你们作为我重用和亲信的大臣,责任心体现在哪里?”于是另加赏赐了钱财米粮布绢等。
起初,吕岱亲近吴郡人徐原,徐原性格豪爽而且很有才志,吕岱知道他能成事,就赠与他巾帻、单衣等士人穿戴的礼服,并常与他一起交谈,后来就推荐提拔他做官,官至侍御史。徐原性情忠厚耿直,喜好直言,吕岱有时出现失误,徐原常以直言规劝,并公开地评论吕岱。有人把这些情况告诉了吕岱,吕岱感叹地说:“这就是我看重徐原的原因啊。”徐原死时,吕岱哭得十分哀痛,说:“徐原是我吕岱的好友,现在他不幸去世了,我吕岱再从哪里听到自己的过错呢?”人们谈论起这件事,都十分赞赏吕岱。太平元年,九十六岁的吕岱去世,儿子吕凯继承家业。遗嘱要求用简朴的棺材敛葬,粗布单衣,送葬的规格力求节俭。吕凯都遵照去做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