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第1课时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学习内容: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习十一第1—4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复习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2.回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读作 ,“1”是 ,“4”是 ,“—”是 。
二、预习课本第60—61页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1.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平均可以分( )个。
2.如果现在要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平均可以分( )个。
3.如果现在要把1包饼干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平均可以分( )包。
4.在进行 、 或者 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候我们就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个结果,而这种新的数的名字就叫做 。
5.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 ,把这个整体 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 来表示。
6. ,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三、我的小问题:
。
课中(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习十一第1—4题。
三、过关检测
1.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
(1)把单位“1”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用来表示。 ( )
(2)五(1)班,男生占全班的,则女生占全班的。 ( )
2.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每人分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
3.“一箱桔子吃去了。”这是把( )看做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 )份,吃去的桔子有这样的( )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箱桔子的( )。
4.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把这盒巧克力平均分给4位同学,每人分得( ) 块,每人分到的是这盒巧克力的( )。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 ☆ ☆ ☆ ☆ ☆
第2课时 认识分数单位
学习内容:课本第62、64页内容,练习十一第5—9题。
学习目标:
1.我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并能正确应用。
2.我能用自己的话正确表述一个具体分数的具体含义。
学习重点:我能理解分数单位。
学习难点:我能理解分数的具体含义。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复习
1.填空:在分数 中,分母是( ),分子是( ),它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 ,取这样的( )份。
2.观察下图,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是( ),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空白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3.(1)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这里把( )看作单位“1”。其中1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 ),3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 )。
(2)一筐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筐苹果的( );平均分成5份,3份是这筐苹果的 ( )。
独立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
1.思考:什么是分数单位?
2.预习64页练习十一第5—9题。(疑难问题留在课上小组内合作完成。)
三、我的小问题:
。
课中(合作探究)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小组内探讨:什么是分数单位?
3.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
我发现:把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 叫做分数单位。
4.小组内检查课本第64页5—9题。
(1)小组内展示讨论
(2)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5.总结升华
三、过关检测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
(2)是2个, 4个 是,3个是 。
(3)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取这样的( )份。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添(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用分数表示数轴上的点。
0 1
( ) ( )( )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 ☆ ☆ ☆ ☆ ☆
第3课时 分数与除法
学习内容:课本第65—66页例题1、例2,“做一做”第1题。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我会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习重点: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习难点: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复习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 )。
(2)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铅笔数是( )枝,每位同学得到铅笔总数的。m是把1m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二、预习课本第65、66页例1、例2。
例1:用分数的意义来理解 :
用除法计算:
例2:用分数的意义来理解 :
用除法计算:
思考: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被除数÷除数=
我发现: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除数相当于分数的( ),分数线相当于( )。
用字母表示即:a÷b= (b≠0) 思考为什么b≠0?
我的想法:
三、我的小问题:
。
课中(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汇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情况,质疑探讨。
2.小组合作讨论:(1)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分母为什么不能为“0”?
我的想法:
(2)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的想法: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6页:“做一做”第1题。
三、过关检测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5÷8= 24÷25= 16÷49=
7÷13= 57÷97= 23÷78=
2.填空: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的数,
1÷21表示两个数( ),还可以表示( )。
3.填入适当的分数:
9cm= dm 79dm= m 30cm= m
56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33立方分米= 立方米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 ☆ ☆ ☆ ☆ ☆
第4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
学习内容:
课本第66页例3,“做一做”第2题,练习十二。
学习目标:
1.我能进一步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我会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习过程:
课前(独学)
一、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的第1、2、3题。
二、预习课本第66页例3。
(1)找准单位“1”。
例3的单位“1”是:( )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 )列式计算。
三、我的小问题:
。
课中(合作探究)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例3。
例3:用分数的意义来理解 :
用除法计算: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我能行:
(1)完成“做一做”第2题。
(2)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第4—9题。
(2)集体展示评价。
5.总结升华
三、过关检测
1.用分数表示各题的商。
1÷8= 9÷4= 5÷17=
23÷15= 31÷9= 47÷91=
2.在( )里填上分数。
7厘米=( )米 43秒=( )分
19分=( )时 8时=( )日
3.先列出算式,再用分数表示商。
(1)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是9小时,占全天的几分之几?
(2)一本小画册共56页,小花已经看了50页,她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6分米,高是8分米,底是高的几分之几?高是底的几分之几?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 。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
总体表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