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第一课时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部编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朗读名言,说说下面名言的共同点。
朗读名言
劝 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字词、成语。
2.朗读课文,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大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人物介绍
孙权(182~252),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人物介绍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他出身贫苦,少年时未曾受教育,依孙策部将邓当,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人物介绍
鲁肃(172~217),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他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移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作者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司马光登进士第。宋神宗时,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主理国政,尽废新法。司马光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传世。
司马光(1019-1086)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本书按时间先后叙述史实,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作品简介
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通史
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 。《国语》相传是左丘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以历史事件为主记叙史实。将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写,可补编年、纪传体之不足。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史书体例
史书体例: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断代体、通史
编年体
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国别体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朗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ɡ]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猎[shè liè],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shú]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jí 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朗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ɡ]/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猎[shè liè],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shú]/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jí 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疏通文意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五字翻译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疏通文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过去的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对……说,告诉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当道,当权
推托
用
事务
古代王侯自称“孤”
难道
研究儒家经典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只
粗略地阅读
了解
历史
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谁,哪一个
比得上
认为
于是,就
从事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疏通文意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到,等到
讨论议事
非常,十分
如今,者,现在,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读书人
重新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长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于是,就
连词,表顺承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总结归纳
当涂掌事
一词多义
但当涉猎
当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
与蒙论议,大惊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
掌管,主持
应当
了解
知晓
十分,非常
敬辞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总结归纳
古义:
今义:
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卿今当涂掌事
博士
往事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的最高一级
历史
过去的事情
通假字
“涂”通“途”,道路,仕途。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总结归纳
卿: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孤: 古代王侯自称“孤”。
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三个称谓
三个语气词
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限止语气 “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感叹语气 “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课后作业
1.读熟课文,理解文意。
2.背诵重点文言字词的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第二课时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吴下阿蒙:
成语释义
刮目相待:
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比喻人学识尚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人物关系
孙权
吕蒙
鲁肃
朋友
君臣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孙权劝说的艺术。
3.理解文章主旨,学习人物精神,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感知情节明特色
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理清情节
孙权( )学
吕蒙( )学
吕蒙( )学
鲁肃( )学
鲁肃( )友
劝
拒
就
赞
结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感知情节明特色
★以上各部分情节是如何安排详略的呢?
体会特色
孙权劝学(详)
吕蒙拒学(略)
吕蒙就学(略)
鲁肃赞学(详)
鲁肃结友(略)
★文章为什么要详写“鲁肃赞学”?
侧面烘托吕蒙才干增长,学习后变化之大。
特色1:详略得当
特色2:侧面烘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感知情节明特色
★鲁肃为什么赞学?
吕蒙才干增长,学习后变化之大。
★鲁肃如何知道吕蒙才干增长的?
“与蒙论议”
★议论的内容是什么呢?
体会特色
特色3:留白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感知情节明特色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陈寿《三国志 吕蒙传》节选)
体会特色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感知情节明特色
译文:鲁肃取代周瑜(为水军都督),当陆口驻屯,经过吕蒙所在的屯下。鲁肃(当时)对吕蒙还比较轻视。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的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您应当去拜访他。”(鲁肃)就去拜访吕蒙。酒过三巡,吕蒙问鲁肃:“您受到重任,与蜀汉的关羽为邻对峙,您将用什么办法来防止不测的发生。”鲁肃轻率地回答:“事到临时怎么适宜就怎么办吧。”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指西蜀和东吴)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方案呢 ”就这个时机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个应急方案,鲁肃就站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来到吕蒙身边,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己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体会特色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朗读对话析人物
场景一: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原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改句:“卿今当涂掌事,必须学。”
双重否定,加强需要学习的语气,加之感叹号,感情更强烈,有不容拒绝的意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表达了孙权对吕蒙的厚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朗读对话析人物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用感叹号而不用问号,是因为孙权想要表达的不是单纯的反问意思,而是反问中的强烈肯定。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降低难度,可以打消吕蒙的畏难情绪。
“卿言多务,孰若孤?”以身示范,从感叹号到问号,让吕蒙不得不接受。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给鲁肃现身说法,易于接受。
体会劝说艺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朗读对话析人物
场景二: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无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表现出鲁肃当时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的长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朗读对话析人物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写出了什么?
这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说明了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也表现出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什么?
这句话表现了吕蒙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而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呢”。吕蒙与鲁肃的对话有一种调侃的意味。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的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之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朗读对话析人物
★比较:上面两个场景,有什么异同?
场景一多采用人物的语言描写,场景二不仅有语言描写,有动作描写、神态,还有背景的交代,更加详尽。
场景一中只有孙权的语言,而没有吕蒙的语言,而场景二中虽有吕蒙语言但都较为简略。
比较场景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朗读对话析人物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孙权坐在龙椅上,微皱眉头。
孙权:(自言自语) 。(设计独白)
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跪下)大王,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
孙权:(语重心长地) 。(设计独白)
吕蒙:(面有难色推辞) 。(设计独白)
孙权: (说话语气) 。(设计独白)
吕蒙:(不住地点头):听您这么一说,我应该抽出时间读书啊,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和关怀。
补充剧本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朗读对话析人物
孙权(善劝):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吕蒙(勇学):知过就改、勤奋好学
鲁肃(深交):爱才敬才,坦诚豪爽
归纳人物形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转换角度谈启示
★说说本文给你的一点启示。提示:注意从不同角度解读。
孙权角度:劝导别人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
吕蒙角度:知错就改,年长好学,勤于学习,学有所成。
鲁肃角度: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会欣赏他人。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转换角度谈启示
★陈寿:“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擒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
★毛泽东: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
★孙权: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周瑜字),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鲁肃字)。”
★鲁肃:“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名家评吕蒙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总结归纳
上联:孙权现身说法,劝学有方
下联:
横批:
对对联,写横批
吕蒙听劝就学,长进惊人
开卷有益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课后作业
1.请发挥合理想象,将本文改编成小小课本剧。
2.拓展阅读《伤仲永》。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