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古对今 教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6 古对今 教案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2 14:5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识字二《古对今》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重难点:
《古对今》是一首对韵歌。抓住时空、季节、事物的神奇展开韵文。全文语句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圆、细、杨”3个生字。会写“古、夕、李、香”4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和风细雨、古今”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生字导入,揭示课题
一字多法学习生字——“古、夕”
1.借助拼音说说这个字读音,试着组词。
组词预设:古代古老古人古诗……
师:你可以用其中一个组词说句话吗?
说说这个组词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古”就是时间很久远,指以前。
师:“古”是指以前,那么和“古”意思相对的字是什么呢?
出示:“古——今”齐读课题。
1.理解:“古、今”
师:同学们,时间久远的,以前的事物有很多。比如甲骨文是古时候的文字,甲骨文
中的字的字形是多样的。比如这个字,,它有三种字
形,但是是一个字。你知道这个字是什么吗?(夕)。楷体的“夕”让你想起了哪个字?
(多)。“夕”字的组的词语最常见的就是“夕阳”。你知道什么“夕阳”吗?
出示图片。
说说怎样记住“古、夕”生字。
预设学习方法:加一加(十+口);减一减(“故”去掉反文旁)
2.观察占格,书写“古、夕”。教师评价书写。
【设计意图】从课题中生字学习直接入手,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认识一个生字,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利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字,在识字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文
化的魅力。
3.师:出示“今”,给“今”组词。
预设:“今天”、“如今”
那么“今”什么意思呢?
师:猜猜“古今”什么意思。
二、朗读韵文,随文识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对子歌。读题目。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韵文。
注意“圆、严、寒”的字音,注意“凉、杨”后鼻音发音。
指名读,指导学生韵文中的字的读音。
2.有节奏朗读,随文识字
出示第一小节
认识“圆”。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个字。
预设:画图识字——
对比识字——“圆——园”
有节奏读第一小节,试着打拍子朗读。
注意红色字重读,韵文的节奏感读出来更明显。出示第二小节
学习“细”。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预设:词语识字——仔细
熟字加一加——“田——绞丝旁”。
理解“细雨”
说说自己见到的雨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逐一揭示各种的雨名称。
出示“细雨”,说说细雨是怎样的雨。
出示图片明确词语意思。
读读“和风”,说说怎样的风称为和风?
师:温暖的风和细小的雨,这种景象你知道这常常出现在哪个季节吗?
出示两个词语“朝霞、夕阳”,再出示夕阳图片,猜一猜朝霞是什么?
出示朝霞图片,确定“朝霞”的意思。
有节奏地读韵文。想一想这个小节的停顿。指名读。
再次提升要求,朗读时读出重音。
出示第三小节
节奏地朗读韵文,读出重音。
出示“桃、柳”,说说这两字字形上的相同点。 找出本小节中同样带木字旁的字,说说“杨、李”的意思。
读词:“杨柳、白杨” “李子、桃李” 出示“香”,猜猜它的偏旁。
说说还有哪些字是禾木旁。(秋、和)
4. 有节奏地读文,读出重音。
【设计意图】在读文中识字,在识字中读文,让识字有语言文字环境,在朗读中巩固识字。同时,在识字中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灵活识字,注重利用形声字构字特点积累学生学习的生字。
三、 归类识字、写字
观察“李、香”,说说怎样记住生字。
预设:加一加——“木+子”、“禾+日”
对比——(李——季)(香——杏、季)
组词——李子、香味……
观察占格,书写汉字。
【设计意图】按照字的结构识字,更利于学生从整体入手进行学习,降低识字压力,提高写字效率。
学习单
1. 把下面两个字合成新字,再组词。
日 木 口 禾 子 十
( ) ( )
( ) ( )
2.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圆片杨柳细小朝霞和风细雨
3.写一写木字旁的字。
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形声字构字特点认识“严、晨、酷、凉、暑、寒”等6个生字;会写“细、凉、语”3个左右结构的字。
2.联系生活实际或通过观察图片认识“鸟语花香、古今、酷暑、严寒”4个词语。
3.有节奏地读韵文,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学习过程:
一、复习词语,朗读韵文
1.看图片猜词语
“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师:朝霞是早晨太阳公公在天空画的一幅画,夕阳是太阳快要落山时的样子。这两种景物时间不同。一个在早晨,一个在傍晚。
出示“晨”,留意“日”写在了哪里?太阳升高,“日”在上面表示早晨。猜“暮”,观察“日”的位置,猜猜“暮”什么意思。
拓展积累:出示“昏”(hūn),看看“日”出现的位置,猜猜字义。
读一读“晨对暮”。说说什么意思。
出示第二小节,有节奏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二、朗读韵文,想象画面
(一)学习第一小节,感受时间变换、季节更替。
1.师:指名背诵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向我们呈现了一些美妙的自然现象。对于季节,韵文中又提到什么了呢?
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一读。
出示“暑”。
师:刚刚我们在“晨、暮”中看到了“日”字位置不同,生字表示的意思就不同。这个字的“日”也是高高选在头上。出示图片
师:看图片,大大的太阳烤着,木头都着火了。结合图片想一想,“暑”的意思。
“暑”是热的意思,那么特别热就是“酷暑”。读读词语。说说自己遇到的酷暑的天气是怎么样的感受。
2.说说“暑”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呢?
预设:学生会说“凉”、“寒”、“冷”。
读读三句话,感受三个字的意思的区别。
(1)天凉了,我们穿上了毛衣。
(2)天冷了,我戴上了手套。
(3)天寒了,我穿上了棉衣。
师:看看图片中的“寒”,我们来感受“寒”。
屋子里有一个人踩在一块冰上,周围还有取暖的稻草,但是还是非常冷。
联系生活说说“寒”的感受。
出示“寒冷”、“严寒”。读一读表示很冷的词语。
出示“凉”。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
3.背诵第一小节。
(二)背诵第一、二小节。
(三)出示第三小节
师:走过四季,欣赏过美丽的自然现象,我们会看到自然景物也是迷人的。
有节奏地朗读第三小节。
出示黄莺、燕子图片。读读“莺歌”、“燕舞”,想象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师:黄莺歌唱,燕子飞舞的景象一同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就是“莺歌燕舞”。读读词语。读读“鸟语”、“花香”,说说两个词语的意思。
教师提示:“语”的偏旁是言字旁。
读读“说”、“话”,想一想言字旁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推测“语”的意思。
读读“鸟语花香”,想象画面,说说词语意思。
背诵第三小节
(四)读读“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教师小结:这“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景象多在春天美景中。
读一读句子:
(1)春天到了,处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2)和风细雨中,小草摇摆着身子唱着歌。
三、书写生字
1.读一读“细、凉、语”。
2.给三个字组词。
3.说说三个左右结构的特点,如何占格。
4.书写练习。
学习单
1.读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你也试着说一说这样的词语。
古——今——古今 方——圆——方圆
正——反——正反 男——女——男女
( )——( )——( )
2. 读一读。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