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九、十单元
中国现代史(1949-现在)复习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现代史)阶段分期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两年徘徊
新中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十一届三中
全会召开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综述:中国现代史核心主题
一、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年)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78年——现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现在)
第九单元 第26课
第九单元 第27课
第九单元 第27课
第十单元
第28-29课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计划体制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四大历史主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细化拓展] 过渡时期:是中国1949-1956年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知识体系构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
成立背景(国际、国内)
筹备:1948年“五一”号召
1949年北平新政协的召开
国际: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立
国内:解放战争尚未取得最后胜利,问题交织
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残留问题)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核心知识理解
2,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
军事 追歼残敌;剿匪镇反;抗美援朝
经济 土地改革;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及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进行“五反运动”;
外交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三大外交政策”;
二、社会主义制度在建立(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53-56年)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
通过1953-56年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
召开一届人大和颁布1954年宪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系
知识体系构建
小结:体现出中共试图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与特点
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是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特点:A.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B.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改造形式
C.对经济制度的改造与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1956-78年)
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理解)
两个问题:阶级斗争问题和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
三项成果:《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四个特点: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发展重工业;重视规模和速度
五条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结合国情,不照搬别国模式;
本部分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知识理解
1,对比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总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道路;
B国民经济体系建立;
C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D外交新突破,国际影响力扩大
阶段特征
探索、发展、曲折
2,认识1978年前2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果,总结阶段历史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1978-现在)
(一)时代背景:
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全球化加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国际竞争加剧等
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知识体系构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与成就
理论体系创新;
综合国力提升;
国际影响力扩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具有高效执政的优势
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优势
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具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优势
具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优势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现代化建设成就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概念:经济体制改革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前提:
②内容:
③目标:
④根本目的:
⑤实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源、目的、目标、实质
核心知识理解
突破核心概念:经济体制改革
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阶段特征
1949
1956
1966
1976
1978
两年徘徊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恢复;变革
曲折发展
动乱、灾难
改革开放,民族振兴
拨乱反正
【专题拓展】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原因 核心内容 意义
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合作化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1,建国初的外交:巩固政权,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确立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提出“三大外交政策”;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
与社会主义国家及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等建立外交关系
2,70年代的外交:实现外交突破,改善中国安全环境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
3,新时期的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扩大国际影响力
以联合国为中心,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专题拓展】2,新中国外交的发展
【深化总结】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1949-78年)
单元知识整合
外交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现在)
单元知识整合
外交
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