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D
B
A
D
D
B
D
C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B
D
B
D
B
C
D
C
A
二、
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
26.(8分,第(2)小题第3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捕食
稻虫、背蛙、蛇(答全给分)分解者
(2)富营养化/溶解氧降低
正反馈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和数量少,食物网简单,营
养结构不复杂(1分),自我调节能力差(1分)
(3)物质循环利用和资源的多层次利用,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
部分(物质角度或能量角度任何一点正确都给分)
27.(10分,每空1分)
(1)细胞分裂萦
生长索
(2)促进细胞伸长、细胞分裂(答出任一点均给分)
促进果实生长
(3)抑制
拮抗
丙
气孔关闭
(4)叶片
卷化作州
28.(8分,第(3)小题第2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次生演替
速度
(2)不是
丰高度
水平结构
(3)生态位分化
既能充分利用整个群落的资源(1分),又能减少相互竞争(】分)
29.(12分,第(1)小题第4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T3和T4
酪氨酸
甲状腺(细胞)
过多的甲状腺激素(1分)反馈抑制垂体合成分泌T$H(1分)
(2)ABD
(3)Na*
反极化收缩(不自主战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分级
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30.(12分,第(1)小题第4空2分,第(2)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
(1)②
第针
第二针
第三针
甲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乙
丙
A
戊
B
③注射等量的新冠病毒株感染小鼠
④测定抗体滴度并计算各组平均值(1分),统计肺炎发病率(1分)
(2)预测实验结果(以柱状图形式表示)(共3分。标题不计分;标注1分;抗体滴度1分,
要求:戊>丁>乙≈丙,甲=0;发病率1分,要求:甲>乙≈丙>丁>戊)
抗体滴度
↑发病事
甲乙丙丁戊
甲乙丙丁戊组别
疫苗接种顺序与免疫效果预测图
(3)①体液免疫
记忆细胞和抗体效应细胞和忆细胞、抗体
②疫曲被体内留存的抗体大量结合
体内部分记忆细胞己经调亡/记忆细胞被刺微的概率下降/疫苗不能刺激相应的记忆细胞台州市糊高二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生物
2023.01
本卷满分100分.涮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环境问题中,与人类过排放到大气中的化学物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A.温室效应
B.臭氧诚少
C.土壤酸化
D.土地花漠化
2.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该信息传递类型属于
A.物理信息
B.生物信息
C.化学信息
D.行为信息
3.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不需要依靠
A.语言中枢
B.视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4.下列物质不可能出现在正常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乙酰胆碱
B.生长激素
C.血红蛋白
D.溶菌酶
5.人们食用了被有机汞污染的鱼贝类,导致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受损,会引发一些症状,下
列症状中能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意识紊乱
B.行动困难
C.语言障碍
D.视野模糊
6.在开阔海洋的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之间的生物量金字塔会呈现倒金字塔形,
原因不包括
A.浮游植物含纤维素多,能量转化效率高
B.浮游植物世代周期短,只能积累较少的有机物
C.浮游植物个体小,可以被浮游动物整个吞食
D.浮游植物易消化,能迅速转化为浮游动物的生物量
7.给正常成年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后,人体内最先发生的变化是
A,红细胞出现皱缩
B.胰岛素分泌增加
C.肝糖原的合成增加
D.血浆渗透压升高
8.某同学在重复温特实验时设登了部分对照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幼苗a将表现为直立生长
B.幼苗b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萦作用的两重性
琼脂
a
C.该实验能证明凿尖端中存在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D.该实验能证明苗尖端含有影响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琼
9.手指不小心被针刺破皮肤会引发缩手反射,但在取指血进行化验时,也可以不将手缩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针刺后产生痛觉属于条件反射
C.缩手反射受大脑皮层挖制
D.缩手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具有单向性
10.右图表示蛙离体神经纤维经过某种处理前后膜电位的变化,该处理方式最可能是
A.加入阻断飞*通道开放的药物
50
正常
B.加入阻断Na通道开放的药物
0叶处理点
-50
处里后
C.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
-100
D.加入促进C内流通道开放的药物
时间
11.HV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受体进人细胞,并在细胞内增殖。HIV携带者一
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8~10年)才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体内的HV浓度比携带者更低
B.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在感染初期就开始持续减少
C.细胞内形成前病毒DNA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碱基A-T配对
D.HTV细胞膜上存在能识别轴助性T细胞表面受体的糖蛋白
12.科研小组使用不同浓度2,4-D处理插枝的生根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0
0.1
0.2
0.3
0.42.4-D浓度(g/L)
A.2,4-D浓度大于0.3mg/L时,对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2,4-D促进插枝生根的最适浓度在0.2~0.4mg/L之间
C.使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的插枝,生根状况一定不同
D.使用相同浓度的2,4-D处理的插枝,生根状况一定相同
13.在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的某种野免种群密度时,发现调在结果比实际值偏小,可
能的原因是
A.样本醒目的标志吸引了捕食者
B.在标记野兔密集区进行重捕
C.标志物在凋查期间脱落或消失
D.被捕获-一次后不易再次被捕
14,甲、乙、丙、丁是处于某条捕食食物链不同营养级上的四种生物,其体内重金属的相对
浓度如右图所示。则形成的取食关系最可能是
A.丁→乙、丙→甲
B.丙→甲、乙+丁
重金属相
C.丁+乙+甲+丙
浓
D.甲+乙→丙-→丁
甲乙丙丁生物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