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同学们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新课堂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李白诗歌散失不少,至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彩,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25岁的时候就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离开了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顺江东下,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清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欢迎进入生字拼音对对碰duàn kāi chǔ jiāng gū fān 聪明的小朋友,谁能够来准确地来朗读这首诗呢?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清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正确的读法:记住哦: 朗读这首诗时,一定要感情地读出“磅礴,雄壮,充满阳刚之气。” 本诗描写了天门山的美景,令人回味无穷。古诗词题解: 初步感知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小注释!1.天门山:在安徽省和县与涂县 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凉山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欢迎欣赏长江美景查一查: 1、望----
2、开----
3、至----
4、此----
5、回----
6、孤----
7、帆----
1、望----看,往远处看。
2、开----断开。
3、至----到。
4、此----这里。
5、回----回旋。
6、孤----单独。
7、帆----船。
1、聪明的你找找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碧水 青山? ? 白帆? 红日
2.从这些景物中,你能看出李白大概是在什么时候“望”天门山的呀?
是在早上或者是傍晚。“红日”欢迎进入诗句赏析 想一想:体会断、开、回动词的意境!
1、断、开这两个动词描绘出江水的声势浩大。 2、回字写出了江水回旋湍流而激荡,气势不可阻挡。1、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2、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
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诗歌的思想感情:通过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 2、猜想第三和第四句的诗意! 1、初步了解体会一下,第一和第二句的诗意!小资料袋:
1、2句的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湾,向北流去。
3、4句的诗意: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试一试: 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诗意! 聪明的小朋友们,谁能够准确地背出这首诗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