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2课 俄国的改革(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2课 俄国的改革(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2 22:1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时空观念)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年代尺反映的是哪国历史(  )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2.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说明彼得一世改革(  )
A.使用野蛮手段,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C.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D.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3.(历史解释)“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把握这一命脉,彼得一世 (  )
A.重农抑商,鼓励出口
B.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
C.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D.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
4.(历史解释)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18世纪中期,俄国的手工工场大大增加,俄国的贵族开始建立手工工场,但手工工场中仍然广泛使用农奴劳动。这反映了彼得一世改革(  )
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
C.并未从根本上触动旧的社会制度
D.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5.(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推行西方生活 
C.强迫农民服役 D.强制农奴劳动
6.下面是某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  )
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7.(史实说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曾公开宣称:“(1861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其理由是 (  )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份土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8.(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经评价说:“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指的是 (  )
A.使俄国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农奴
C.推翻了沙皇统治
D.没有改变沙皇专制统治
9.下面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 (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俄国沙皇废除农奴制改革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道路
D.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进步
10.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他们警告说俄国会因没跟上西方的脚步而遭到失败……实际上,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1861年农奴制改革前,俄国不同阶级、派别提出的部分改革方案
阶级、派别 方案
地主、贵族 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减少农民的份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
资产阶级、 自由主义者 解放农奴,农奴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
革命民主 主义者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彻底消灭农奴制
——摘编自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哪个阶级、派别的方案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中基本得到实现。写出该阶级、派别的方案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内容的两点相同之处。
材料三 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到1900年,它的工业总产值较前增长了6倍。铁路长度从1860年的1500千米增至1900年的5.2万千米。1866年,俄国的工厂还不到3000个,但到1903年已近9000个。到19世纪80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的又一大工业强国。
材料四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这次改革作出评价。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1.D 2.D
3.C  据题干材料“金钱是战争的命脉”可知,这主要是指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把握这一命脉,彼得一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故选C。
4.C 5.A
6.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解放,不再依附于农奴主或地主,恢复了人身自由,故答案为B项。俄国农奴制改革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残酷的掠夺,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且农奴并没有获得权力和财富,排除A项。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而不是自下而上,排除C项。农奴获得自由受到广大农奴的支持和拥护,“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反对”的表述太过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7.D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赫尔岑说“解放是一种欺骗”。
8.D
9.D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两次改革都促进了社会进步,D符合题意。
10.(1)“旧制度”: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西方的脚步”:西方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农奴获得人身自由;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3)进步性: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俄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俄国的沙皇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4)改革要顺应潮流;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关注民生;等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