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中国历史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练习: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2 22:1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历史解释)右图为出席巴黎和会的“三巨头”。他们主导的这一分赃会议,可以在下列条款中得到充分体现的是 (  )
A.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B.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C.限制德国军备 D.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2.美国的维拉德在给参议员的信中称,和约是“人类曾经制定的最不公正的媾和文件”,“违背了停战时美国向德国作出的庄严承诺”,“散发着欺骗、复仇和不人道的臭味”。和约“不仅保留了旧的邪恶的世界秩序,而且使这一秩序变得更坏”,“构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潘多拉的盒子”。这个“和约”是 (  )
A.《国际联盟盟约》 B.《凡尔赛条约》
C.《九国公约》 D.“四月提纲”
3.巴黎和会上,美、英、法三国的目的是不相同甚至矛盾的,虽然三国都作出了让步且最终达成了一致,但结果是没有任何一方完全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德国没有被彻底削弱也没有得到安抚。这说明巴黎和会 (  )
A.使美、英、法都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B.使中国的利益遭到损害
C.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D.未能彻底解决各国之间的矛盾
4.(历史解释)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但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是因为 (  )
A.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B.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
C.遏制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
D.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
5.列宁曾经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指的是 (  )
A.英国与美国 B.英国与德国
C.美国与日本 D.法国与德国
6.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这两次会议” (  )
A.使日本成为获益最大的国家
B.直接导致一战爆发
C.维持了长期的世界和平
D.是帝国主义调整、确定关系的会议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 导致这一制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山东问题得到解决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国公约》的签署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
——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了哪一“国际常设机构”。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B  依据题干中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完毕,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对德国的制裁,不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的性质。
2.B 3.D 4.C
5.C  1922年,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针对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这使美国与日本之间的矛盾激化。故选C。
6.D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选D。
7.(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帝国主义国家实力发展不平衡。
(2)原因: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代表团的抗争。影响: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机构:国际联盟。目的: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再度爆发。
(4)“弱国无外交”,要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就必须通过发展变得强大;发展才是硬道理;远离战争,珍视和平;等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