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1.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导致美国“往地狱里冲”的原因是 ( )
A.“一五”计划实施
B.独立战争的开始
C.美国内战打响
D.经济大危机爆发
2.(历史解释)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农产品价格猛跌,“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美元”。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 )
A.政府关注民生,干预经济发展
B.对外交通发达,产品货源充足
C.农业生产发达,产品供过于求
D.经济严重萧条,购买能力低下
3.(教材P59插图改编题)对图中甲—乙段和乙—丙段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B.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
C.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工业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
4.下面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美国 ( )
A.经济萧条已经有所缓解
B.改变经济模式势在必行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
D.国家干预政策初见成效
5.罗斯福上台后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不到两年,联邦最高法院却裁定该法案违宪。由此可见,对该法案的不同处理是基于美国 ( )
A.社会环境发生变化 B.政治体制得到完善
C.权力制衡逐步强化 D.社会性质日渐转变
6.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提供就业机会 B.调节产销矛盾
C.维护生态平衡 D.保障工人权益
7.下面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漫画《罗斯福的花园》。该漫画表明 ( )
A.自由主义推动经济的复兴
B.国家对民众实行财政补贴
C.“以工代赈”促进经济复兴
D.国家为全体国民提供福利
8.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职不干。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 ( )
A.整顿财政金融 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9.(历史解释)罗斯福新政打破了政府不应干预经济生活的迷思。其在社会保障、劳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举措,从政治角度来看,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 )
A.引起垄断资本家不满
B.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
C.造成了巨额政府债务
D.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10.罗斯福新政为了拯救市场,采取的办法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而是用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就是国家。可见,罗斯福新政( )
A.强调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B.使美国国民经济开始缓慢复苏
C.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D.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11.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付经济大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以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B.彻底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推行“以工代赈”,减少失业者就业机会
D.新政降低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状况。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状况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国会通过了……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美国政府采取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增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面对“失败”是如何“改变”的。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的什么举措“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这一举措有什么特点 据此说说在国家发展方面,你得到了哪些经验。
材料四 罗斯福说:“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你能从罗斯福身上感受到哪些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教材P62“课后活动2”变式题)
答案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1.D 据“胡佛”“华尔街”“美国往地狱里冲”这些关键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儿歌反映的是1929年一场巨大的经济危机从华尔街开始,迅速蔓延至全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政局的动荡。故选D。
2.D 题干材料描述的这一现象体现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农业的影响,经济严重萧条,人民的购买能力低下,D项符合题意。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府还没有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排除A项;题干材料所述内容与对外交通无关,排除B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生产过剩的危机,材料现象并非农业生产发达所致,排除C项。
3.A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并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危害巨大。图中甲—乙段反映的是经济大危机期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的状况;1933年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乙—丙段反映的是罗斯福实行新政时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上升的状况,故A符合题意。美国内战发生于1861—1865年,排除B;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1918年,排除C;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1783年,排除D。
4.B
5.A 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不到两年,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该法案违宪。这是因为罗斯福新政实施一段时间后,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
6.B 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的直接目的是调节产销矛盾,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7.C 结合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中兴建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的措施。
8.D 依据题干材料“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职不干”可知,这与社会保障有关,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正确;整顿财政金融有利于恢复银行信用,A不符合题意;加强工业计划指导有利于克服私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B不符合题意;调整农业政策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D 10.A
11.A 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应付经济大危机,他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故A符合题意。它不能彻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推行“以工代赈”,可以增加失业者就业机会;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1)失业率上升(或快速增长)。措施: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2)目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核心措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3)做法: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举措:实施罗斯福新政。特点: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经验:要进行制度创新,创新要适合国情;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4)坚定的信念;改革、创新的勇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