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微课七下4.1太阳和月球(2)
1.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的侵蚀形成
B.雨水冲刷形成
C.外来星体撞击形成
D.河流侵蚀形成
2.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
A.没有动物和植物
B.没有空气
C.没有水
D.到处是环形山
3.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的原因是-…(
A.月球上没有大气B.月球的质量较小C.月球的体积较小D.月球距离太阳较近
4.下列物质月球上存在的是…()
A.大气B.冰川C.矿产资源
D.生物
5.月球表面看上去有的地方比较黑暗,有的地方比较明亮,比较明亮的区域一般是月球的
()
A.冰山B.山地C.平原D.海洋
6.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A.气象卫星B.通信卫星C.太阳
D.月球
7.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
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此前,它传回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
径1737646m和极区半径1735843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月球上也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
B.月球形状与地球相似,也是一个正球体
C.“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
D.科技人员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一号”运动的
8.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上的是-(
①昼夜现象②电闪雷鸣③朝霞、晚霞④行走如跳远
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
9.我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是·()
A.杨利伟B.翟志刚C.聂海胜
D.费俊龙
10.下列关于月球和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和水,环形山遍布
B.月球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C.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的地震和火山爆发
D.太阳黑子是太阳表层一些不发光、不发热的黑点
11.“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此前,它传回了大
量的数据和图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径1737646m和极区半径1735843m。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月球上也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
B.月球形状与地球相似,也是一个正球体
C.减少太空垃圾是“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的原因之
D.“嫦娥一号”在月球上会受到月球吸引
12.截止2020年6月,世界上第1辆降落在月球背面的月球车一“玉兔2号”获得了大量有
关月球的珍贵数据。下列关于月球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白天不发光,晚上能发光
B.我们看不到月球的背面,是因为月球不会自转
C.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D.“玉兔2号”在月球上可以利用太阳能工作
1
21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共43张PPT)
第二课时 月 球
1.上节课我们学了太阳的有关知识。月球本身能发光吗? 月球是恒星吗?
2.你对月球知识还了解多少
思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一、月球概况
3476千米
1.月球的直径:
大约是地球的 ,
太阳的 。
约为 千米,
3476
3/11
1/400
一、月球概况
2.月地间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
约为日地距离的 。
1/400
月球直径是太阳直径的 。
1/400
一、月球概况
3.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 ,
月球的质量也小:只有地球的 。
1/49
1/81
假设有一架每小时能飞1000千米的飞行器,从地球飞到月球需要多少小时,合多少天?
思考:
≈384.4小时
≈ 16天
v
s
t
=
1000km/h
384400km
=
答:从地球飞到月球需要384.4小时,合16天
月球可用肉眼看到,有条件的用天文望远镜
观察:月球形状、月球表面明暗状况
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把观测到的现象描绘成一张月貌示意图。
说说你看到的月球是什么样的。
活动:
月球上共有六座环形山,以中国人名字命名,位于月球正面的有一座,是高平子环形山。
高平子是我国现代天文学家,上海金山区人,发表《周髀北极璿玑考》,他以精密的论证推算出周代北极星的正确位置。
位于月球背面的有五座,分别是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和万户环形山。
万户与古代火箭
万户是我国明朝时期的一名能工巧匠,他是世界上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他设计制造了一种“飞龙”火箭。这种火箭用引信点燃后,可飞行约1千米,万户试图用火箭作空中飞行。
一天,他坐在带有两只大风筝的木质“飞船”里,飞船的周围绑上 “飞龙”火箭,打算等火箭升空后就用风筝飞行。“飞龙”将万户带上天空,但不久“飞船”就坠落到山脚,万户为这次飞行献出了生命。1959年,科学家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纪念这位人类利用火箭飞行的先驱者。
二、月球表面结构
1.月陆和月海
大大小小的亮区(月陆)和暗区(月海)交错布满月球表面。
月表亮区,是月球上的高原和山脉。
称为月陆。
月表暗区,是大小不同的平原或盆地等低地。
称为月海。
陆海之间平均高差为2~3千米。
2.月坑——环形山
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
即月坑。
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
月球的正面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有33000个以上。
研究表明,环形山主要是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
频繁撞击月球的产物。
也有一些是由月球上古老的火山爆发形成的。
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
重力是地球上的1/6
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为何会这样呢?
因为月球没有大气;自转慢; 比热小。
三、月球特点
处于一种高度的真空状态,所以在月球上听不到声音。
所以没有云雾雨雪等气象变化
那里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月球上没有水、大气、生命;是个布满环形山的荒凉世界。
月球上看地球
答: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对光没有折射和散射作用,地球周围没有发光体,所以是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背景是黑色的。
1.在月球上看地球时,为什么看到地球的背景是黑色的?
2.为什么在月球表面,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
答:由于月球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导致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
思考:
3.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特别大,白天可达 127℃,夜晚则降至-183℃。
由于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白天太阳光得不到削弱。
月球没有水,表面都是裸岩,比热容比较小,升温和降温都比较快。
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30天,这就造成了白天太阳长时间照射,温度很高,晚上长时间没有太阳照射,温度很低。
思考:
四、人类登月历史
大家知道人类在探月之路上有哪些重大事件吗 知道我国探月工程的一些情况吗?
月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第一站。
我国也在致力于登月技术的研究,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系列卫星。
该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中国探月工程从1994年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中国的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
我国探月工程
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分“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嫦娥一号” 发射升空圆满完成使命。2010年 “嫦娥二号” 超额完成任务。2012年,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完成月面勘测任务。
2020年11月24日,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12月17日,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人类登月大事记
1.1959年9月,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月面硬着陆成功。
2.1968年12月14日,美国“阿波罗”8号载人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绕月飞行。
人类登月大事记
3.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
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人类登月大事记
月球正面
月球背面
探测器拍摄的月球全貌
1969年7月20日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月球车”
我的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美国宣传及公布的资料
2007中国探月计划全程3D动画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2日发射。
“嫦娥四号”于2018年12月8日发射。
“嫦娥五号”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
探月意义
1.登星试验,月球最近,可以提供机会试验,
以便更好的登陆其他星球。
3.能源,因为月球没有空气,所以长期接收
太阳风,所以月球上有很丰富的氘、氚。
2.月球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经发现岩石中
有近60种矿物。
4.月球探测还对认识地球性质、了解太阳系
的演化、开发宇宙资源有着特殊的意义。
五、月球与地球人类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对地球的重要性仅次于太阳。
没有潮汐力,地球因自转过快,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频繁。昼夜长度太短,难以诞生适应的物种。
月球可以作为夜间照明作用。
月相的变化很早就被用来作为计量时间的依据。
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也与月球有关。
钱塘江大潮
一、月球概况
1.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
2.月球的体积很小:约为地球的1/49。
3.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1/81。
4.月地间平均距离约为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的1/400
小结:
二、月球结构
1.月陆和月海
2.月坑——环形山
3.月球是一个没有水、大气、生命,布满环形山的荒凉世界。
月陆是亮区,是高原和山脉。月海是暗区,是平原、盆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