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班级: 组名: 姓名:
5 翠鸟
知识链接
1、翠鸟:亦称“钓鱼郎”。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翠鸟常栖息水边树枝或岩石上,发现鱼虾游近水面,便会俯冲啄取。整个捕鱼过程,前后不过几秒钟。翠鸟这种高超的捕鱼本领,来自它独特的身体构造。它的羽毛里,隐藏着许多气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体,借此可在水中迅速潜游而不致弄湿羽毛。翠鸟在入水的瞬间,能够精确调节因光线的折射而造成的视差,仍能保持极佳视力。
2、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世间万物多姿多彩,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种用具,由于制造的不同也会使其有独特的地方。本文对翠鸟的介绍,作者就紧紧抓住了它的外形、动作上的特点,将翠鸟的美丽、敏捷、机警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课前独学
一、给课文标出段序,画出会认、会写的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课文共( )个自然段,我画出的词语是:
二、放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记得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试着背一背。
三、我围绕文中的小泡泡进行了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了“鲜艳”的意思,感受到了翠鸟捕鱼时的敏捷。我用“——”画出了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用“ ”画出了描写翠鸟动作快的句子。
四、课文通过描写翠鸟的 和 ,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教育我们应该 。
五、我的发现或问题: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还会正确读写《词语表》里第五课的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知道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到了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学习重点】
知道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小组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二、独学检测:
1、以“我要抢话筒”的形式,展示独学部分的题目。
2、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部分的题目,并互评星。
三、三人小对子讨论后展示:
1、翠鸟的外形和动作上有哪些特点?
2、翠鸟是怎样捕鱼的?翠鸟捕鱼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表达的?翠鸟捕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特点有什么关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我能从文中的句子里感受到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还明白了人和动物要和谐相处。
3、我体会到了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学习过程】
一、默读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1、文中的哪些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我们”的脸为什么有些发红?
二、晒晒我的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个人展示)
三、我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组内背诵课文,评星)。
四、达标检测: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清脆( )( ) 锐利( )( ) 陡峭( )( )2、小阅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1)上面这句话里有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找出来标上“——”。
(2)这句话中把( )比作了( )。说明翠鸟( )。
(3)请照样子写出一个比喻句。
五、作业布置(1题必做,2、3题任选一题完成,选做第3题可多加1颗星哦!)。
1、抄写《词语表》里第五课的词语,并选一个词语写话。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综合性学习(三天后展示、交流)。
学文图解
5 翠 鸟
颜色鲜艳
外形特点
体态小巧 人与动物
鸣声清脆
活动特点 飞速极快 和谐相处
机灵敏捷
保护翠鸟 我们的朋友
课后反思
第二组学习材料·爱护周围环境
导学之音
《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令人温暖而感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的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引人深深思考……
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望——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可以从课题、词语、句子含义、标点符号、描写表达方法、材料安排等方面去寻找问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