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微课七下4.3地球的绕日运动(1)
1.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一年
B.半年
C.一天
D.24小时
2.南半球的夏季是-…(
A.3、4、5三个月B.6、7、8三个月C.9、10、11三个月
D.12、1、2三个月
3这是“胜哥”的汽车经常停放的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两分两至日(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的正午太阳光线。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最长的是(
)
A.春分②
B.夏至①
C.秋分②
D.冬至③
汽车停车场
①②
第3题图
第7题图
649357
4.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A.春分到秋分
B.秋分到次年春分
C.冬至到次年夏至
D.夏至到冬至
5.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时间为北半球的-()
A.春分到秋分
B.秋分到次年春分C.冬至到次年夏至
D.夏至到冬至
6.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胜哥”的生日是4月18号,那么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生日时地球运行在AB之间
B.金华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金华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大
D此时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南回归线
7.从北半球的春分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运动过程是-(
A.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B.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
C.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
D.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
90
北寒
、有极昼极夜
无阳光直射
23.5°N
极
有阳光直射
23.59
无阳光直射
6.3
有极昼极夜
23.5°S
90
第8题图
第10题图
8.如图为太阳光照图,四图中我们的首都北京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N
①
2
③
④
A.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9.如图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A.昼夜等分B.南极圈出现极昼C.南半球昼长夜短D.金华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10.杆影的长度和
有关,一天中时候杆影最短,此时杆影朝
方向。
1
21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15268649357(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
1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
北半球各地白昼比黑夜,在北极地区出
现现象。
12.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
;我们放暑假的时候,正是南半球的
(季节)。
13“立竿见影是大家熟悉的一句成语,就字面意思解释则是在阳光下竖立起一根杆子,就
能看见影子,引申为一件事做了就能立刻见到成效。小科产生了一个疑问:“在阳光下立了
杆就一定能见到影吗?”为什么?
14.某科幻小说的场景,“胜哥”驾驶飞碟到到达某地,使用延迟摄像技术每隔两小时拍摄的
太阳高度变化照片,如图甲。图乙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胜哥”到达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2)照片拍摄的时间是6月15日12时开始至次日12时,那么地球处于图乙中公转轨道的
0
6634'N
12时1时0时时
12时
地平线
2326'N
太阳平行光线
2326'S
6634'S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5.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
①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度)上,时间为月日前后,北半球节气为一。
②图中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哪个大?
③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为
④此图反映南半球正值季。
16.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
成功着陆于火星。请根据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上A、B、C、D四个位置时地球正处于春分、
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填空:
(1)当日地球位置接近一(填序号).(2)当天首都北京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3)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
(填字母)。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7.读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球位于
(填字母)处时,北极圈以北到处有极昼现象。
(2)地球由D处运行到B处,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
(3)地球公转至
处时,我国的白昼最长。
(4)当南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时,地球的位置可能在
(填字母)处。
(5)由图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平面是倾斜的,它指向
(6)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
2
21世纪教育“胜哥课程”(版权属于“胜哥课程”侵权必究!)(共34张PPT)
第一课时 地球的公转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古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它不仅能读时还能读出季节。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判认时刻与季节,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之久。
日晷的作用与原理
科普:
请认真观察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并思考
一天之内,影子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呢?一天中人影长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吗?一年四季人影长度有变化吗?
引起人影一天中长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引起人影一年四季长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地球的公转
1.概念:
地球不断地绕着太阳运行的运动
2.地球的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西
东
3.地球公转的姿态:
呈倾斜状态
地轴倾斜角度66.5°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轴的倾斜角度与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一致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公转的周期:
公转一周需要时间约为365.2422天。
即通常所说的一年。
5.地球公转的效应:
(一)四季变化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均是对北半球而言。
四季变化的原因:
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太阳直射点变化,从而接受的太阳光热发生变化,导致了四季变化。
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长短,每天在变化吗?正午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变化吗?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杆影的长度和 有关。
答:杆影的长短每天在变化,正午杆影长度也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短,冬季长。
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大小
思考:
(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定义: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大小,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地平面
H1
H2
杆影的长度和太阳高度角有关。
2.与杆影长度关系:
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
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3.日变化规律:
一天中杆影最短是什么时候?此时的杆影朝什么方向呢?
我们以23.5°N以北的地区为例来探究一下太阳高度角和杆影在一天中的变化
西
东
南
北
(
(
(
(
一天之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由____变 _____,再变____ 。最大在______时候。
小
小
大
正午
一天之中,杆影长度的变化由_____ 变 _____, 再变____ 。最短在_____时候。
长
短
长
正午
杆影的方向变化是怎样的?
西北—正北—东北
引起杆影一天中长短变化
的原因是 。
地球的自转
北半球中纬度金华正午的杆影
1.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 一年中,同一地点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变化?
正午杆影长度也随季节
而变化,夏季短,冬季
长。
夏季大,冬季小。
4.季节变化规律: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南
南
北
北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 ,杆影 。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 ,杆影 。
大
短
小
长
一年中正午杆影的长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地球的公转。
同样长度的杆子,一根在金华直立,一根在漠河
直立,在同一天的正午,它们的杆影会一样长吗?为什么?
不一样,因为漠河和金华两地的纬度不同。
5.太阳直射点变化规律:
C
B
A
太 阳 光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
地表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点。
┐
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 M 的纬度是 _____________ ;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 N 的纬度是 _____________ 。
2.比较 P 点夏至日、冬至日太阳高度的大小。
北回归线23.5°N
南回归线23.5°S
夏至日大,冬至日小。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1)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纬23.5°)
(2)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南纬23.5°)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 0°
(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之间往返移动。
找一找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时太阳高度90°为最大,杆影长为0
太阳高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影子增长。
6.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2)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影子也越来越长。
(1)同一天的正午,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
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
离直射点越远斜射越厉害,太阳高度越小。
地平线
直射点
胜哥家乡金华的纬度约是北纬29°,那么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何时最大,何时最小?
答:北纬29°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约为 84.5°冬至日约为 37.5°
要求太阳高度最大,就是该地离直射点最近的。所以夏至日时金华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上的太阳高度是90度,是北纬23.5 度 与金华相差29-23.5=5.5度,所以高度也减小的5.5度,即84.5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从农村向乡镇、城市汇聚,那么卖房时我们看主卧室和阳台最好朝哪个方向呢?为什么?
答:朝南。因为我们在北半球,能充分接受太阳光,有利于晾晒衣服;
采光好,室内更明亮
,冬天更暖和。
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提出问题:
哪些现象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
建立假设1:
两幢南北分列的高层公寓,前面一幢楼常把后面的部分楼层的正午太阳光遮挡住。被遮挡住阳光的楼层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
探究:
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多少与前面一幢楼的日影长短有关,日影越长,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正午阳光的楼层越多。太阳高度越小,楼的日影越长。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较少甚至没有,说明楼的日影短,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大;冬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楼层较多,说明楼的日影长,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小。
得出结论: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小。
验证假设1:
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太阳,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
冬至日,因为这天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
思考:
建立假设2:
学校旗杆影子一年中有长短的变化。旗杆影子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
验证假设 2:
每个周一在天气晴朗时的正午测量杆影的长度与方向并记录。最后分析数据可得出杆影的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
建立假设3:
阳光从窗口照射到室内地面上的面积大小有变化。面积的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
验证假设3 :
得出结论: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小。
冬天中午
夏天中午
南
南
北
北
小结:
1.地球不断地绕着太阳运行的运动叫做公转。
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姿态: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轴倾斜角度是23°26′ 约为66.5°,地轴的倾斜角度与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一致。
5.地球赤道平面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23.5°。
6.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大小,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离直射点越远斜射越厉害,太阳高度越小。
7. 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