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4 18:4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评卷
语 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试卷得分: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8分)
áo suàn
jiǎo zi qìng hè
tián nì nóng chóu
yàn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彼此(bǐ) 贩卖(fàn) 解释 搅和
B.栖息(qī) 元宵(xiāo) 间断 洽巧
C.肮脏(zàng) 药匙(chí) 染缸 乌鸦
D.腊月(là) 焖饭(mēn) 盈利 哭泣
三、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落下。)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朴素的。)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指春天的京城。)
D.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进行集体活动时我们要遵守纪律,不能随心所欲。
B.这种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
C.与老战友相聚,客厅里不时传来祖父哄堂大笑的声音。
D.春风拂过,草儿抽芽,花朵绽放,蜂蝶飞舞,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
五、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用音序查字法查汉字“肿”和“章”时,应先查音序“ZH”。
B.“勇夺第一”和“拔得头筹”的意思一样,都表示获得冠军。
C.“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这句话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正确。
D.“热闹的除夕、热情地款待、热心的群众”三组词语的搭配全部正确。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2018武汉)“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答应别人的事能不做到吗 B.答应别人的事非做到不可!
C.答应别人的事非做到不可吗 D.答应别人的事不能不做到。
2.(2019深圳)修改下面语段,注意用上准确的修改符号。(4分)
这里景色秀丽,村前是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静,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塘中荷花点点。竹林中山雀、画眉相互对唱,鸣声清脆悦耳,村后是一片青翠的竹林,到过这里的人们都说它真像一副美丽、漂亮的风景画。
七、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1.(2018黄冈)《长歌行》是触景生情之作,诗中的“ , ”是千古名句,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2.《迢迢牵牛星》一诗中,“ , ”两句借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不能交谈的故事,表达了诗人的离愁之苦和相思之情。《十五夜望月》中的“ , ”两句,写出了中秋赏月的习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从《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我知道了老北京在除夕这一天的习俗是 、 (写两个);从《腊八粥》一文中,我感受到了节日时 的家庭氛围;《藏戏》一文让我了解了 的藏戏。
八、综合性学习。(11分)
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练习。
1.根据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2分)
(1)农历正月十五,人们会猜灯谜、吃元宵。 ( )
(2)公历4月5日前后,人们会进行扫墓祭祖和郊游踏青等活动。 ( )
2.根据你的积累或查找资料,写一写下面习俗包含的吉祥寓意。(4分)
过年的压岁钱: 过年的时候吃鱼:
中秋节吃月饼: 建筑上雕刻蝙蝠:
3.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你从熟知的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讲讲与之有关的故事或者传说。(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2018安阳改编)对比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16分)
文段一: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老舍《北京的春节》
文段二: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 ——梁实秋《过年》
1.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用词不仅口语化,而且多样化。请在文段一的第1自然段中找出三个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 、 。(3分)
2.用“ ”画出文段一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2分)
3.从文段一中可以看出元宵节的习俗有 ;从文段二中可以看出除夕的习俗有 。(3分)
4.两位作家对过年有着怎样的感受 请你分别从两个文段中找出一句表达作者是的句子,用“ ”画出来。(4分)
5.老舍和梁实秋都是我国著名作家,阅读这两个文段,从语言和情感表达两方面,谈谈你获得了哪些有关习作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外阅读。(11分)
正月十五棒棒会
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浓。
今年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去逛街。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地东张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摊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我一连逛了两三条街,依然兴致勃勃。
来到新街一带,好一个棍棒的世界呀!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摊内有摊,摊外有摊,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棍棒。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 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搪掂它,估估重不重。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
家乡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1.概括内容:请浏览短文,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分)
2.领悟方法:快速默读短文,然后填空。(4分)
(1)文中主要写“我”和妈妈逛街时看到的景象,其中详写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2分)
(2)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2分)
3.把握情感:短文通过对家乡 (节日)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之情。(3分)
4.拓展实践:在学习本单元时,我通过阅读一些相关文章,开展调查访问,了解了更多的民风民俗,如 、 等,深刻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2分)
十一、习作。(30分)
你的家乡在衣食住行、婚嫁寿诞、节日习俗等方面有哪些风俗 这些风俗引发了你怎样的情思感悟 请以“ ,凝聚故乡情”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选取一个你熟悉的家乡风俗,写出你对它的了解、体验、感受。行文要有真情实感。2.最好写出家乡风俗习惯蕴含的文化内涵。3.450字左右。(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卷参考答案
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1.熬 蒜 2.饺子 庆贺 3.甜腻 浓稠 咽 4.褐色 骆驼 眨
二、A
三、B
四、C【解析】本题考查对四字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做此类题时应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指的是很多人同时笑,而C项中用“哄堂大笑”来形容祖父一人的笑声不恰当。故本题选C。
五、A 六、1. C 2.略
七、1.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3.[示例]吃团圆饭 守岁 其乐融融、温馨和睦 内涵丰富、历史悠久
八、1.(1)元宵节 (2)清明节
2.寓意平平安安 寓意年年有余 寓意团团圆圆 寓意福气盈门
3.[示例]我讲的是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公元前278年,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得知自己的国都被攻破后,抱石投泪罗江自尽。当地百姓为打捞他的尸身,荡舟江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他的身体,就将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九、1.一律 清一色 通通 2.家中也有灯: 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3.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守岁、拜年
4.文段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文段二: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 是一种煎熬。
5.[示例]我明白了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这两个文段朴素自然,流畅通达,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晦涩的语言,却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以后写作时我也要注意这一点。
十、1.家乡正月十五的棒棒会热闹非凡。
2.(1)新街一带的情景 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2)总——分——总 【解析】本题考查对短文结构的分析能力。短文第1自然段总写棒棒会是家乡的传统节日,热闹非凡;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棒棒会上的所见所闻,详细写出了这一天的热闹,属于分述;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写了从家乡的棒棒会可以看出家乡的发展充满活力。因此短文的结构是“总——分——总”。
3.棒棒会 对家乡棒棒会的喜爱 4.[示例]冬至吃饺子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
十一、略



1
.














2
.


















3.我小时候特别喜欢
的食物,尤其是
的蜂蜜,每每闻到那种香
味,就够 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hè sè luò tuo zhǎ
4.这一匹匹长着 绒毛的 着眼睛,好像有什么话想说。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