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高频考点测试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四道算式,乘积最接近2000的是( )。
A.40×59 B.49×40 C.39×49 D.49×50
2.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D.4
3.在25×34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
A.4个25的和 B.3个25的和 C.40个25的和 D.30个25的和
4.□4×26是四位数,方框里最小填( )。
A.3 B.4 C.5 D.6
5.下面的算式中,( )的计算一定有错误。
A.□2×□9=□□8 B.9□×8□=7□□□
C.□0×□4=□□0 D.4□×5□=2□□
6.如图,“铺地锦”是我国明朝《算法统宗》里讲述的一种乘法计算方法,空着的两格该填( )。
A. B. C. D.
二、填空题
7.小明用图中的积木测量了桌面的长(如图)。已知桌面的宽是长的一半,桌面的宽是( )厘米,桌面的周长是( )分米。
8.45乘62的积是( )位数,的积的末尾有( )个0。
9.第20届江苏省运会将于今年8月在泰州举行,去年下半年就面向社会招募11类社会志愿者,按每类需要88人估算,一共大约需要( )名社会志愿者,我是这样估算的:( )。
10.在乘法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下面的乘法中就有一些有趣的现象,请仔细观察并填空:
6×99=600-6=594
23×99=2300-23=2277
46×99=4600-46=4554
78×99=( )-( )=( )
( )×99=8500-85=8415
11.某社区购进6箱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每箱10盒,每盒够25人检测一次。这次购进的试剂盒够( )人检测一次。25×10表示( )。
12.李大叔把收获的土豆装在同样大的袋子里,一共装了80袋。为了估算总产量,他从中任意抽出5袋称一称,结果分别是51千克、48千克、49千克、52千克、51千克,李大叔大约一共收获土豆( )千克。
三、判断题
1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末尾有0,则至少有一个乘数的末尾是0。( )
14.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 )
15.38×31=38×30+1。( )
16.果农一共收了800千克苹果,每箱装19千克,准备39个箱子不够。( )
17.41×59的积在2000到2400之间。(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5×45= 45+65= 16×4= 96÷6= 90÷15=
40×30= 91÷7= 4×19= 400-247= 24×5=
19.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五、解答题
20.小明特别喜欢看《少儿百科全书》,他6天看了120页,照这样的速度,又看了28天才把这套书看完,这套书一共有多少页?
21.荔枝原产于中国,是岭南地区有名的佳果。广东的李叔叔把采摘的荔枝装到保鲜箱里,一共装了56箱,他随机称了其中6箱,结果如表。
第1箱 第2箱 第3箱 第4箱 第5箱 第6箱
请你为李叔叔估算一下这批荔枝约有多少?
22.图书室里有6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每一层可以放40本书,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23.李大爷有高血压,医生在他的药方中注明服药要求:每日3次,每次4片,12天为一个疗程。下面这瓶药够服一个疗程吗?
24.李明从家出发,每分钟走45米,走26分钟。
(1)如果他去学校,是朝着什么方向走?这时他到学校了吗?如果没到,还差多少米?
(2)如果他去书店,这时他大概在什么位置?(用●在图中标出来)
25.学校买来50个书包奖励优秀学生,付了3000元,找回一些,估计一下学校最有可能买的是哪种书包?实际用了多少元,找回多少元?
42元 59元 63元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把这两个整十数相乘;据此先估算四道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看哪些算式需要计算出准确的积;哪个积与2000相差最小,则那个算式的乘积最接近2000。
【详解】A.40×59≈40×60=2400
B.49×40≈50×40=2000
C.39×49≈40×50=2000
D.49×50≈50×50=2500
先排除选项A、D,再计算出选项B、C的积;
B.49×40=1960,2000-1960=40
C.39×49=1911,2000-1911=89
40<89
乘积最接近2000的是49×4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的掌握与运用。
2.D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直接计算出125×80的积,然后再选择即可。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接着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
【详解】
125×80=10000,即125×80的积的末尾有4个0。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D
【分析】计算25×34时,先算25×4=100,表示4个25的和;再算25×30=750,表示30个25的和;最后算100+750=850,表示34个25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30个25的和。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B
【分析】根据题意,把每个选项的数字代入□4×26中,计算出结果,选择方框里最小填的数字,并且结果是四位数。
【详解】A.34×26=884
B.44×26=1144
C.54×26=1404
D.64×26=1664
1144<1404<1664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D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每个选项取可能的数字,代入式子中,计算出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A.12×29=348,则□2×□9=□□8可能成立;
B.92×82=7544,则9□×8□=7□□□可能成立;
C.30×14=420,则□0×□4=□□0可能成立;
D.40×50=2000,则4□×5□=2□□一定不成立。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A
【分析】从图中可知,计算48×52时,依次计算4×5=20,8×5=40,4×2=8,8×2=16;乘积写在所对应的小方框里(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分别写在方框内上、下两个三角形里)。三条斜线把大长方形分成四部分,把每部分里面的数加起来,写在大长方形外面相应的地方。将大长方形左面和下面的数连起来,2496就是所得的积。
【详解】由分析得:
空着的两格该填。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铺地锦”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60 36
【分析】1个积木的长度乘10等于桌面的长,如上图:桌面的长共有10块积木;桌面的长除以2等于桌面的宽,桌面的长加宽的和乘2等于桌面的周长,然后把单位厘米换算成分米,即可解答。
【详解】12×10=120(厘米)
120÷2=60(厘米)
(120+60)×2
=180×2
=360(厘米)
=36分米
桌面的宽是60厘米,桌面的周长是36分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8. 四 2##二##两
【分析】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45与62的积,再填空;计算出4与25的积,根据所得积填空。
【详解】45×62=2790,45乘62的积是四位数;
4×25=100,4×2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点睛】两位数乘两位数,把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即可。
9. 900 11×88≈10×90=900
【分析】用11乘88,即可算出需要志愿者的数量,因为是要估算,所以要根据整数乘法估算方法进行计算,估算出计算的结果。
【详解】11×88≈10×90=900(名)
【点睛】整数乘法的估算往往把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
10. 7800 78 7722 85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一个数乘99,结果等于这个数乘100再减去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78×99=7800-78=7722
85×99=8500-85=8415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填出这一类算式的结果。
11. 1500 每箱试剂检测一次的人数
【分析】每盒试剂检测一次的人数乘每箱的盒数等于一箱试剂检测一次的人数,再乘购进的箱数即等于这次购进的试剂盒检测一次的人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5×10×6
=250×6
=1500(人)
25×10表示每箱试剂检测一次的人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乘法意义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2.4000
【分析】51千克、48千克、49千克、52千克、51千克,这些数都接近50,故可以将每袋的质量看作50千克,用50乘80即可解答。
【详解】50×80=4000(千克)
【点睛】此题采用估算,所以先看每袋的质量比较接近哪个整十数,就用这个数乘80即可。
13.×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两位数分别是12与15,10与20,分别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假设两位数分别是12与15,10与20;12×15=180,180的末尾有0,而两个因数12与15的末尾没有0;10×20=200,200的末尾有0,两个因数10与20的末尾有0;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末尾有0,两个数可能末尾有0,也可能没有0。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减低难度的关键是用赋值法解决此类问题。
14.×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据此举例解答。
【详解】如:10×11=110,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三位数,
80×90=7200,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
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两位数乘两位数有没有进位是判断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的关键。
15.×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数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根据两位数相乘的方法计算可判断。
【详解】38×31=1178
38×30+1
=1140+1
=1141
【点睛】根据乘法的意义也可判断。左边有31个38,右边有30个38,再加1。显然是不相等的。
16.√
【分析】要判断箱子够不够,就要看这些箱子能装下多少苹果。估算一下,19看作20,39看作40,因为两个数都估大了,积也变大。就是说,估算出来的数比实际能装的要大。
据此解答。
【详解】2040=800(千克)
多估算了,也只有800千克,实际是装不下的。
故答案是:正确。
【点睛】估算是有误差的,要知道误差是偏大还是偏小,这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很重要。
17.×
【分析】41×59的积大约是多少,可以先估算一下。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41可看作40,59可看作60。即41×59与4060的结果差不多,但又有点差异。如果单单让41变成40,积少了一个59;如果单单让59变成60,积则多了一个41。两个都变,积总体是变小了。
据此解答。
【详解】4060=2400
4060<41×59
2400<41×59
故答案是: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是判断41×59变成4060积是变大,还是变小了,这才是重点。
18.225;110;64;16;6
1200;13;76;153;120
【详解】略
19.1118;4366;4230;612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个位对齐;接着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验算时:可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求积。
【详解】43×26=1118 59×74=4366
验算:
90×47=4230 72×85=6120
验算:
20.680页
【分析】“照这样的速度”,说明每天看的页数相同,先用120页除以6天,求出每天看的页数,再乘28天,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把已经看的120页和剩下的页数相加,就是这套书一共有多少页。
【详解】
(页)
(页)
答:这套书有680页。
【点睛】解决本题先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每天看的页数,再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用加法解决问题。
21.1120kg
【分析】观察箱的质量,大约都接近20千克,然后乘箱数56即可。
【详解】20×56=1120(kg)
答:这批荔枝约有1120kg。
【点睛】解这类题的一般步骤是:
(1)观察图表,获取有效信息;
(2)对已获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理清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3)选择适当的数学解答方法解决问题。
22.960本
【分析】用乘法先计算出书架的总层数,再用乘法计算出总本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4×40
=24×40
=960(本)
答:这些书架一共可以放960本书。
【点睛】先计算出整个书架的总层数是解题的关键。
23.够
【分析】用3乘4求出每天需要的药片数量;再乘12求出12天需要的药片数量;最后与150片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3×4×12
=12×12
=144(片)
144<150
答:这瓶药够服一个疗程。
【点睛】本题还可用12乘3求出吃药的次数,再乘4求出需要的药片数量,进一步解答即可。
24.(1)东;没到;30米
(2)见详解
【分析】(1)李明上学是朝家的右边走即向东走。他每分钟走45米,走26分钟,45乘26可求出李明26分钟所走的路程,再把路程与1200米比较,即可解答。
(2)45乘26可求出李明26分钟所走的路程,再把路程与1900米比较,发现所走的路程比1900米的一半多,即在家与书店的中点偏上一些的位置。
【详解】(1)45×26=1170(米)
1200-1170=30(米)
答:他去学校朝东走,没到学校,还差30米。
(2)45×26=1170(米)
1170<1900
【点睛】路程=速度×时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所走路程。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位。
25.第二种;2950元;50元
【分析】先用每种书包的单价乘50求出每种书包的总价,总价最接近3000元的那种书包即学校最有可能买的书包,最后用3000减去这种书包的总价即可求出找回的钱数。
【详解】42×50=2100(元)
59×50=2950(元)
63×50=3150(元)
2950最接近3000
3000-2950=50(元)
答:学校最有可能买的是第二种书包,实际用了2950元,找回50元。
【点睛】熟练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