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Ⅱ卷前的答题卡内,考试结束后只交卷Ⅱ。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 )
A.胸鳍和腹鳍的摆动 B.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
C.尾鳍的摆动 D.所有鱼鳍的协调摆动
2、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出水面,其原因是( )
A.池塘表层水较温暖 B.鱼喜欢阳光的刺激
C.鱼需要到水面觅食 D.池水中含氧量降低
3、为了适应陆地干燥气候,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不属于该类结构的是( )
A.蚯蚓的刚毛 B.蛇的鳞
C.蝗虫外骨骼 D.蜥蜴的细鳞
4、下列有关“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B.蚯蚓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靠近环带的一端是后端
C.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的湿润体壁来完成
D.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触蚯蚓体表
5、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
B.失去雏鸟的红雀一连几个星期给池塘里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黑猩猩把几个木条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6.下列哪一项不是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
A.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B.用气管或肺呼吸
C.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发达
D.有角质鳞片、甲或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7.某同学对解剖好的家鸽进行观察,在其气管中插入玻璃管,并向管中吹气,最明显的变化是( )。
A.气管膨胀 B.气囊膨胀
C.两翼举起 D.嗉囊膨胀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鸟类都善飞翔 B.脊椎动物的体内都有脊柱
C.娃娃鱼属于鱼类 D.爬行动物属于恒温动物
9.下列与鸟类飞翔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特征是( )
A.有发达的胸肌
B.具有坚硬的角质喙
C.身体成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
D.长骨中空,充满空气
10.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11.下列骨、关节、肌肉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小狗在路旁的电线杆或树下撒尿,这是狗用什么留下识途的标志,所以它一般不会迷路( )
A.动作 B.气味 C.声音 D.语言
1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完成动作的
B.骨骼肌有收缩和舒张的特征
C.一个动作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
D.哺乳动物的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项动作。
14.下列与家鸽气囊功能无关的是( )
A.辅助肺进行呼吸 B.能进行气体交换
C.减轻身体比重 D.能散热降温
15.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变态发育,幼体呈蝌蚪形,成体具有四肢
C.两栖动物体温不恒定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营水陆两栖生活。
16.如果用木板捆扎鱼鳍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你认为捆扎的部位应该在( )
A.所有鱼鳍
B.要研究哪个鱼鳍的作用,就捆扎哪个鱼鳍
C.捆扎其他不需要研究的鱼鳍
D.B、C都可以
17.真菌比细菌结构复杂。王明同学认为复杂之处在于( )
A.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B.真菌细胞内含有叶绿体
C.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
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18.下列不属于仿生的是( )
A.雷达的研制 B.飞机的制造 C.荧光灯的制作 D.蛙泳
19.健康的瞪羚能灵活地感知到猎豹的到来,并及时逃避。瞪羚与此相适应的结构包括( )
A.大脑发达 B.四肢发达 C.神经遍布全身 D.以上都是
2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关于诗中所述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 B.鹰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
C.尾鳍能控制鱼的前进方向 D.它们都具有适应各自环境的结构
21.下面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在菜地中喷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的藻类死亡
22.穿过的衣服,如果没有及时清洗而长时间挂在衣柜里,会发现衣服上有许多的白色小点点最可能是( )
A.真菌 B.细菌 C.霉菌 D.灰尘
23.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 )
A.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C.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
24.甲、乙、丙三瓶奶分别加入乳酸菌后,甲乙两瓶密封,丙瓶敞开。甲瓶加热到100℃后再冷却,然后均在室温下放置12小时,可以变成酸奶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25.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鱼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B.青蛙幼体有鳃,便于在水中呼吸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昆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生物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答题卡(每小题1分,共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19分)
26.第16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乐羊羊,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羊生活在陆地上,它与其他水生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一样,其身体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根据以上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的活动和分布范围远远大于其他动物,这主要是因为昆虫具有 。
(2)羊为 动物(填“植食性”或“肉食性”),牙齿有
的分化。
(3)各种重大活动所放飞的和平鸽的呼吸方式为 。
(4)羊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 动物,它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是 动物。
27.下面是几种常见动物的呼吸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呼吸靠能够分泌粘液而湿润的 完成。从呼吸这一生理过程看,蚯蚓适于 生活。
(2)鱼适应于水中的呼吸器官是 ,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由许多鳃丝构成,内含丰富的 ,当水流出鳃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
(3)鸟的呼吸器官是[ ] 。吸气时,气体进入体内的顺序是
(用图中序号表示)
28.下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6分)
(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动物有 (用代码表示);若根据生殖方式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同在一组的动物是 (用代码表示)。
(2)图中动物适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呼吸方式也有明显区别。如图中适于陆地生活的C能用 呼吸;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A用肺呼吸,但肺不发达,需要借助 辅助呼吸;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E,有与肺相连通的 辅助呼吸。
(3)从运动方式来看,图中C和E都适于空中飞行。试写出它们的翅适于飞行的共同特点: (至少答出两点)
三、识图题(每空1分,共44分)
29、观察下图,回答问题:(7分)
(1)一块骨骼肌包括[①] 和[②] 两部分,它具有 的特性。
(2)图中[③]是 ,[④]是 。
(3)当你伸肘时,[③]处于 状态;当你直臂上提时,容易感觉到累,是因为③和④处于 状态。
30、下图为两类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填空:(12分)
(1)甲图为 模式图,它是一类 细胞生物。图中的[1]是
,[2]是 ,[3]是 ,[4]是 ,[5]是 ,
[6]是 。
(2)乙图为 的结构图,它是一类 细胞生物。[9]是 ,它是一种 细胞。
31.如图是家鸽的骨骼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家鸽的骨骼中最发达的一块是[ ] 。
(2)家鸽的骨有的很 ,比较长的骨都是
的,这说明生物体的结构都是与其 相适应的。
(3)家鸽发达的胸肌附着在[ ] 的两侧。
(4)鸟类具有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这种呼吸方式气体交换效率高,为飞行提供了充足的氧。心脏 ,血液输送氧的能力强。
32、兔有许多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也有许多与植食性有关的特点,它反应灵敏、行动迅速,下面列举了部分内容,请回答:(11分)
(1)根据如图写出有关数字所指部位的名称:家兔的神经系统是由[ ] 、[ ] 和[ ] 组成的。
(2)家兔适于吃植物性食物的特点是: 适于切断植物纤维, 适于磨碎食物,并且有特别发达的 来消化植物纤维。
(3)家兔的心脏和人的心脏结构相似,具有 腔,体内有 和 两条循环路线。输送 的能力很强,有利于体内物质的分解,为身体提供足够的
。
33、观察下图,请回答:(8分)
如图所示的五种生物的细胞内都不含 ,因此过着 生活,它们与细菌本质的区别是细胞内有 ,都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 繁殖后代。每个细胞由 、 、 、 组成。
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2分)
34、某同学通过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桑叶和其他植物叶的选择,探究“家蚕取食桑叶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帮其解决实验中的相关问题:(5分)
(1)该实验要求所选取的其他植物叶子最好和桑叶的颜色、形状相似,原因是
。
(2)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研究小组最好选择第 组家蚕为实验对象。
①租来的体型较大的蚕 ②租来的体型较小的蚕
③用受精卵自己孵化的蚕
(3)实验过程中,应以 为变量设计实验环境,让隔离饲养的家蚕进行选择。
(4)下图是该同学将剪成相同形状的桑叶和芹菜叶以及家蚕在玻璃板上放置方式的设计,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是 。
(5)实验过程中需更换实验对象(家蚕),重复几次上述实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35.(7分)李彬同学为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做了以下实验(如下图):将甲乙装置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都放在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后,得到了肉汤的保鲜方法。请问:
(1)李彬实验中的变量是 ,甲组实验在整个实验中起到 作用。
(2)李彬用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 。
(3)实验后,李彬将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你能否得出另一结论?为什么?
(4)以上说明细菌繁殖的条件是什么?
(5)你认为保存食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