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堂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堂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3 09:2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堂训练(含答案)
选择题
1.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2.“他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创制文字……”根据描述,你能判断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吗?(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忽必烈 D.元昊
3.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好几个,其中位于北边的是(  )
A.大理 B.吐蕃 C.辽 D.西夏
4.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最早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到了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和城邑。这一史实说明(  )
A.契丹族迁人中原,适应了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B.契丹族的居住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C.契丹族与汉族的杂居相处,学会了汉族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D.汉族政权灭掉了契丹,强行将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广到契丹社会
5.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好奇。请问,统一契丹族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耶律阿保机 D.赵匡胤
6.图中的货币分别为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
A. 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 B. 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 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D. 都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
7.右图中的回銮碑又叫契丹出境碑,坐落于河南濮阳县城,是记载澶渊之盟的唯一实物。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宋辽关系史上由战到和的转折点 ②北宋政府牺牲人民利益换取苟安局面的产物 ③客观上维持了长久和平 ④暴露了北宋统治的腐败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这一三字经所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A. 耶律阿保机 B. 耶律大石 C. 耶律楚材 D. 阿骨打
9.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B. 盟约中有辽宋撤军的内容
C. 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10.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
元昊 B.耶律阿保机 C.寇准 D.石守信
11.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着白马沿辽河东行,来到上游的木叶山,遇见一个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两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妻。传说他们就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契丹族的祖先。公元10世纪初,统一了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
A.成吉思汗 B.耶律阿保机 C.元昊 D.完颜阿骨打
12.由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作家党益民十年精心打造之力作《石羊里的西夏》(右图),是第一部全程演绎西夏历史、解密西夏覆灭的长篇小说。西夏政权的都城是(  )
A.兴庆 B.汴京 C.会宁 D.临安
13.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
B.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C.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
D.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
14.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  )
A.盛世危机 B.短暂繁荣 C.帝国中兴 D.政权并立
15.对澶渊之盟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B.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有利于双方开展贸易
D.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16、与如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①宋辽之间发生澶州之战 ②此战之后双方长期休战 ③此战后双方又战数十年 ④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曹利用与韩杞至辽军帐,辽复以关南故地为言,利用辄诅之且谓曰:“北朝既兴师寻盟,若岁希南朝金帛之资以助军旅,则犹可议也。”…辽主及萧太后闻之,意稍怠,但欲岁取金币,利用许遗绢20万匹,银10万两,议始定。
——《续资治通鉴》卷25
(1)材料中的“北朝”“南朝”分别指哪两个王朝?
(2)历史上把这次议和称作什么?
(3)议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它有什么积极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送至雄州交割。
——(宋)庄绰《鸡肋编》
材料二 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宋)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协定(澶渊之盟)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
(2)材料一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 这一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对澶渊之盟的评价。
19、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的焦点话题之一,而加强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则更是事关国家统一、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下面是对我国唐宋时期与少数民族关系进行的探讨,请你参与进来。
【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
(1)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与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史实。
【宋朝——先战后和的民族关系】
(2)请举出宋朝与少数民族“战与和”的事例各一项。
(3)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维持和平关系有什么意义?
【深入探究】
(4)通过对唐宋时期民族关系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答案
1-5BACCC, 6-10CBAAA 11-16BABDAC
17、(1)辽;北宋。
(2)澶渊之盟。
(3)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
(4)此后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18、 (1)宋真宗。
(2)岁币。澶渊之盟。
(3)材料二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宋辽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4)提示: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19、(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②唐肃宗时,唐蕃会盟,并建立会盟碑。 
(2)①战:辽与北宋的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的战争);②和:澶渊之盟(宋夏议和)。
(3)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贸易往来频繁,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虽然民族间有过冲突和战争,但和平友好是民族交往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