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3 18: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七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新课导入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16世纪的世界地图
对比这两张地图,你有什么发现?
新航路开辟后所引发的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有人称之为“全球物种大交换”也有人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一)人口迁移
材料1: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思考:根据材料1和教材P39,指出15至18世纪人口迁移的背景、概况和特点。
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
2.概况:①欧洲人入侵、大批来到美洲;
②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
③美洲印第安人人口减少;
④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有族群混合现象。  
3.特点: 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
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人口的迁移】
15-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
根据示意图,概括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人口的迁移】
材料2: “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销售。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459页
(1)对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但黑奴贸易客观上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2)对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导致非洲的发展滞后与社会混乱;
(3)对欧洲: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世界:改变世界人口格局;促进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促进族群融合,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示意图
观察两图,欧洲与美洲的物种是怎样交流的
【动植物交换】
【动植物交换】
动植物的交流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P40历史纵横】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
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最初在中国种植不广。直到18世纪中期,玉米才在中国逐渐推广,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甘薯在明朝后期从东南亚传入中国,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到17世纪,甘薯成为百姓的重要食物。
玉米和甘薯传入,大大增加粮食产量,促进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
清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材料三: 他(哥伦布)与他带来的动植物,在过去400年内消灭的生命种类,可能比100万年进化灭绝的物种都多。……旧世界的动植物种类,尤其是新世界的动植物种类,都已经被人类缩减或专门化了。专门化往往意味着未来改变的可能性愈趋窄化:为了眼前方便,我们劫掠了未来。——摘编自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动植物交换】
动植物的交流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南美洲的凤眼莲(俗称水葫芦)
打破当地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当地多种生物物种的灭绝,改变了自然环境状态。
【动植物交换】
阅读课本P40的“历史纵横”,结合前面的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消极影响: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和原住居民大量人口的死亡。
【疾病传播】
表现:天花等疾病带到美洲和大洋洲。
影响: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
英国人把沾染天花病毒的衣物、被子送给印第安人
天花病毒让整个南美州人口减少了75%
北美洲
南美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阿拉伯(中国)商人主要商路
意大利商人主要商路
观察地图思考: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发生的变化?
印度洋贸易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三大贸易齐头并进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大西洋贸易】
北美洲
南美洲
欧洲
亚洲
大洋洲
“三角贸易”一次航行六个月,做三次买卖,获利100%-300%。

西

果阿
澳门
印度洋
生丝、瓷器
白银
里斯本(葡萄牙首都)
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路
墨西哥
澳门
长崎
生丝
太平洋
白银
生丝、绸缎、棉布、瓷器
菲律宾
(马尼拉)
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葡萄牙
西班牙
[葡】澳门
[西】
马尼拉
生丝、瓷器
生丝、绸缎、棉布、瓷器
中国
史料:西班牙帆船到中国来进行贸易,中国史料记载很多。明末时人记载,“其夷佛郎机也,其国有银山,有夷人铸作;银钱独盛。……若贩吕宋,则单得其银钱。”关于明代流入中国白银的估计,我国学者王裕巽通过对国内外史料的分析,认为明代中国从国外贸易中得到了超过3亿两的白银,具体数字为:从西班牙得到 87750000两,从日本得到 200000000两,从葡萄牙得到 42762750两,总计为330512750两。
——韩琦《美洲白银与早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背景:
①明朝中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发达,茶叶、丝绸、瓷器等大量出口;
②商品货币经济活跃,市镇商业繁荣,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
③葡萄牙、西班牙开辟了美洲对中国、印度、日本等地的跨太平洋贸易航线。
影响:
①形成了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②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结合材料、书本p41页内容以及所学知识,思考当时大量白银为何涌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巴西
果阿
马六甲
澳门
非洲
亚 洲
北美洲
墨西哥
秘鲁
菲律宾



【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
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早期殖民扩张】
材料一 非洲的愤怒:2003年在南非德班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反种族歧视大会”上,非洲国家普遍认为,欧洲的殖民主义和奴隶制度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造成非洲贫穷和落后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欧洲国家应向非洲进行道歉并赔偿损失。
材料二 16世纪的修道士卡萨斯关于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记载:西班牙殖民者在登陆的岛屿上屠杀了无数印第安人,制造了巨大的灾难。他们掳掠印第安人的妻小,奴役蹂躏他们。整个岛屿全部被摧毁,一片荒凉。
——摘编自[西]卡萨斯著,孙家堑译《西印度毁灭述略》
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思考:根据材料,谈谈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殖民扩张?
对亚非拉:
消极:(1)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2)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杀,他们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
积极:客观上为亚非拉落后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当地近代化;各地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掀起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北美洲
南美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海外市场扩大
商品种类增加
贸易中心转移




贵金属涌入西欧
金银价格下降
商品价格飞涨
封建领主地位下降
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欧洲
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经济关系变化 阶级关系变化
股份公司、政权交易所、保险公司等纷纷出现
英、法、荷等新商
业帝国---崛起
■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根据本课内容以及所学知识。讨论课本的p43页的思考点
1.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2.思想震撼之路:证明“地圆学说”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学、地理学和气象学资料。
3.殖民掠夺之路:种族灭绝政策、奴隶贸易导致亚非拉地区长期贫穷落后,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4.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5.社会转型之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也是世界格局开始发生了变化
全 球 航 路 开 辟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
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改变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世界人文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
和文明格局
世界
经济格局
人口的迁移与物种交换
商品的
世界性流动
早期
殖民扩张
推 动
推 动
【本课小结】
“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这一变化”()。
A.使东方完全从属于西方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阻断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D.摧毁了亚非拉美的传统
B
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现在
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这一历史现象导致()。
A.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上升
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C.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商品经济的发展面临困境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