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两首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3-17 22:3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班级: 组名: 姓名:
29 古诗两首
知识链接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有《李义山诗集》。
课前独学
一、我要默读古诗两遍,熟读三遍。
二、放声朗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哦!加油!
三、我根据注释理解诗句。
四、我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或诗句有:
课中导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过程】
一、小组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二、独学检测:
1.以“我要抢话筒”的形式,展示独学部分的题目。
2.两人小对子互批独学部分的题目,并互评星。
三、晒晒我的朗读:我能想象画面,把古诗朗读得韵味十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难点】
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学习过程】
一、 合作探究
(一)两人对子检查朗读课文情况。互相评价。
(二)三人小对子讨论后展示:
1.《乞巧》中哪句诗写出了乞巧节的盛况?用“——”画出来。
2.《嫦娥》中的“夜夜心“改为”此夜心“好吗?为什么?
二、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三、我要当小诗人:有节奏地吟诵古诗。
四、达标检测
1.拼一拼,写一写。
qǐ qiú qiǎo miào yún xiāo píng fēng là zhú cháng é
( ) ( ) ( ) ( ) ( ) ( )
2.加偏旁,将下面的字变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肖 ( )( ) 度( )( )
尧 ( )( ) 俞( )( )
3.补充诗句。
云海屏风( ),
长河( )沉。
嫦娥应悔( )。
( )夜夜心。
4.默写《乞巧》
学文图解
七夕看碧霄
天上传说 美好愿望
牛郎织女渡河桥
乞巧 乞巧望月
人间企盼 幸福追求
穿尽红丝
景凄美——寂寞
嫦娥
人孤寂——感叹
课后反思
第八组学习材料·神话故事、传说
导学之音
你知道“七夕”节的来历吗?听说过神仙也会娶媳妇吗?想知道女娲是怎么补天的吗……《乞巧》《西门豹》《女娲补天》等古老的故事将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引起我们更美好的遐想。
除了书本中的故事外,相信你会去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和传说,陪伴你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