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风俗
风俗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中华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
◎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突出特点。
阅读和习作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
人民艺术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语言通俗易懂
话剧《茶馆》
小说《四世同堂》
《猫》《母鸡》《草原》
北京人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老舍《想北平》
从这段中你感受/体会到了什么?
1 北京的春节
间断 铺户 正月 掺和 分外 万象更新
杂伴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 。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 玩意儿 ——风筝、空竹、口琴等。
杂拌儿
玩意儿
零七八碎儿
腊七腊八开始,正月十九结束,一个多月
时间 风俗习惯 详略安排
时间 风俗习惯 详略安排
腊七腊八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
正月十九
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买杂拌儿 爆竹、各种玩意儿
吃糖 放鞭炮
大扫除 准备年货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吃团圆饭 守岁
拜年 逛庙会
逛灯会 吃元宵 燃放花炮
熬腊八粥
把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放在一起熬。
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杂拌儿是用各种干果和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 高级的没有皮。
泡腊八蒜
杂 拌 儿
除夕晚上不睡觉,守夜。
在初一那天向亲朋好友表达美好的祝愿。
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庙会上有卖东西的小商小贩,以及各种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等。
守岁
拜年
逛庙会
时间 风俗习惯 详略安排
腊七腊八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
正月十九
时间 风俗习惯 详略安排
腊七腊八 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小孩卖杂拌儿 、爆竹、各种玩意儿
腊月二十三 吃糖 放鞭炮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 准备年货
除夕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吃团圆饭 守岁
正月初一 拜年 逛庙会
元宵 逛灯会 吃元宵 小孩燃放花炮
正月十九
详
详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许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或为长方形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呀。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儿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象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地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呢。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