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二课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同步优质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第二课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同步优质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13 10:4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
01
02
03
通过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的比较,培养归纳、比较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通过相关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形成稳态与平衡观。(生命观念)
通过对我国现有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说明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的意义。
(社会责任)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逐个计数法
估算法
适用范围
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黑光灯诱捕法
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
适用范围
有趋光性的昆虫
适用范围
植物或昆虫卵及一些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蚜虫、跳蝻)
适用范围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其他方法
航拍法、红外触发相机、分析粪便、标记声音等
--最准确
温故知新
合作探究一: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仅靠这一特征就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吗?如果不能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哪些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01
04
03
02
种群数量特征
一、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消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二、出生率、死亡率
合作探究二:为什么东北豹、大熊猫等动物在人为保护的措施下,种群数量仍不能迅速增长,而鼠、蝗虫等动物,尽管人们采取各种防除措施,却仍然数量繁多,屡屡为害?
繁殖能力的差别是重要原因。
东北豹每年最多生一胎,通常每胎产仔2~3只,偶尔有产仔1只或4只的情况,幼豹2~3岁后性成熟。
老鼠45天左右可繁殖一次。母鼠生长2个月就可生殖,其怀孕到生产的时间一般在3-4周左右,其一年可生6-8胎,每胎能产仔5-10个。
一般来说,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1.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2.如何计算出生率和死亡率?
3.出生率和死亡率如何影响种群密度?其意义是什么?
4.外界环境对生物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有没有影响呢?出生率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呢?东北豹的繁殖能力和鼠的差别有多大?这对于它们的种群数量有哪些影响?
二、出生率、死亡率
合作探究三:请自主阅读教材P3,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在 内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 的比值即 。
单位时间
新产生(或死亡)
个体总数
出生率(死亡率)
二、出生率、死亡率
1.概念:
【例1】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约为13.7亿,2015年出生1655万人,我国大陆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约为_____‰。
【例2】2015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数约为13.7亿,死亡人口为975万,死亡率约为_____‰。
12‰
7‰
12
7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二、出生率、死亡率
2.意义: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稳定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减少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合作探究四:近十年来,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造成这种种群密度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迁入率、迁出率
1.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有什么关系?其意义是什么?
3.对东北虎、东北豹等濒危动物的保护,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合作探究五:请自主阅读教材P3-4,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三、迁入率、迁出率
1.概念:
在 内 的个体数占 的
即迁入率(迁出率)。
单位时间
迁入(迁出)
该种群个体总数
比值
三、迁入率、迁出率
2.举例:
春运前后珠三角和长三角各大城市的人口变化
如果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3.意义: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稳定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减少
三、迁入率、迁出率
 实战训练 
1.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对蝗虫种群密度下降合理的解释是( )
A. 出生率下降
B. 死亡率上升
C. 迁入率下降
D. 迁出率上升
合作探究六:下面的漫画提到的内容是为了改变种群的哪个数量特征?
1.什么是年龄结构?
2.年龄结构有几种类型?
3.年龄结构怎样影响种群密度?其意义是什么?
四、年龄结构
一个种群中 的个体数目比例。
老年个体数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各年龄期
四、年龄结构
1.概念:
2.类型:
合作探究六: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总结出年龄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
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比较
类型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特征 幼年个体___, 老年个体___ 各年龄期个体数_______ 幼年个体___,
老年个体___
发展趋势 出生率___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 出生率___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 出生率___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
图示


比例相当



增大

相对稳定

减小
四、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通过影响 和 来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
死亡率
分析种群的年龄结构
四、年龄结构
3.意义:
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的变化趋势。
合作探究七: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 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呢?
(1)不一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2)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会越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据统计,1990—2013年的24年间,我国0~14岁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27.69%下降到16.41%;15~64岁人口的比例由66.74%上升到73.92%;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例由5.57%上升到9.67%。
四、年龄结构
合作探究八:以上材料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说明我国少年儿童的人口占比在减少,老龄人口占比在增加。我们应该关注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实战训练 
2.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推测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1.什么是性别比例?
2.性别比例怎样影响种群密度?有何意义?
3.举例说明性别比例在生产实践上有何应用?
四、性别比例
合作探究九:请自主阅读教材P4-5,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指种群中 数目的比例。
雌雄个体
雌雄相当型
雌多雄少型
雌少雄多型
多见于高等动物
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
多见于营社会生活的昆虫
四、性别比例
1.概念:
2.类型:
3.意义: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四、性别比例
4.与实践的联系: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雌 :雄≈1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雌:雄>1)
种群出生率下降
1982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08.5
(以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为结果)
2010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21.2
严重偏离世界人口性别比例的正常值
( 102~107 )
预防
措施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11.3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性的人工流产
启动关爱女孩行动
四、性别比例
5.我国人口性别比例现状及预防措施:
 实战训练 
3.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直接作用是( )
A. 改变昆虫性比率 B. 降低昆虫出生率
C. 增加昆虫死亡率 D. 改变昆虫年龄组成
直接 反映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种群数量
决定种群动态的数量变化
迁入率
出生率
迁出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减少
预测 变化方向
间接 影响
课堂小结
 实战训练 
4.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中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有下降趋势,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为图③所示类型
B.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①所示类型
C.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③所示类型
D. 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②所示类型
 实战训练 
5.如图表示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甲、乙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C.丙为稳定型时种群数量越来越大
D.性引诱剂可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实战训练 
5.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实战训练 
6.下列对种群特征概念图所作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增长型种群的数量增长是由于①>②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通过降低②来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实战训练 
7.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b所示类型B.渔业生产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各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图表述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表述类型D.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现在人口年龄组成为c图表类型
 实战训练 
8.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性比率变大,则出生率变大 B.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不能反映其人口密度 C.人为淘汰某种群生殖后期的个体,可提高种群的出生率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实战训练 
9.红嘴鸥夏季在北方繁殖,冬季迁徙到高原湖泊中越冬。为了给滇池的越冬红嘴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科研人员通过数码相机拍摄取样,调查了滇池越冬红嘴鸥种群幼鸟比例的变化,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科研人员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红嘴鸥幼鸟的比例B.决定滇池冬季红嘴鸥种群数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C.由调查结果可知调查期间红嘴鸥幼鸟的比例不断增加D.种群的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实战训练 
10.如图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